陈皮和老白茶的跨界组合,是天生绝配,还是隐形大坑?

小陈茶事 2025-03-06 20:54:18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大鱼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俄罗斯方块,相信这个游戏大多数人都尝试过。

游戏一开始,就有各种形状的彩色方块缓缓出现,或长或短,或直或弯。

玩家所要做的,就是控制它们的方向,在最合适的位置落下。

一切变得整整齐齐,方块之间密不透风,是最理想的状态。

只要每一排都没有空缺,落下的方块都能完美嵌合进缺口里,就能完美消除。

于是有些人说,大家都是不同的俄罗斯方块,最重要的目标就是让自己合群。

过于突兀,一时间能提升自己的存在感,但也坚持不了多久,很快就要失败重来。

合群,就意味着要收起锋芒,让自己消失在茫茫人海里吗?

其实也并不尽然,过去的印记虽然在消失,但成长的速度也在变化,有能力提升到更高的等级。

学会适应环境,也不一定要磨灭自己的个性,各有各的发展方向。

想起这些,是因为最近有茶友说,家里人不知从哪买来不少陈皮老白茶,总感觉不放心,但不知要不要直接指出。

陈皮和老白茶的跨界搭配,是茶友多虑,还是品质确实存在问题?接下来便为大家细细解析。

《2》

陈皮和老白茶的结合,是强强联手,还是两败俱伤?

外国人喝茶,大多数时候选择的是经过加工处理的碎茶,茶汤偏浓酽。

因此,他们总要先往里面加糖、加奶,改善风味和口感,让茶汤变得更加顺滑。

而国内传统的喝茶方式就不一样了,干茶保持着相对完整的状态,只要冲泡手法到位,茶汤丝毫不觉苦涩。

这样一来,也没必要往里面加入其它材料。

不知是谁先得出的灵感,将陈皮与老白茶相搭配,竟意外地碰撞出了火花。

如今网上讨论的话题热度愈演愈烈,吸引来一众的美食博主、养生博主、茶学博主……

只要是能沾上边的,一年四季总能找到机会,以不同的方式宣传起陈皮老白茶。

他们提到的多重营养效果,更是让不少路人都为之倾倒,纷纷下单。

陈皮作为一味正经的中药,具有健气理脾的功效,在治疗肠胃问题上有一定的效果。

而各位熟知的老白茶,更是不用多说,在往期的文章里,就已详细介绍过众多保健效果。

这样一看,陈皮和老白茶的组合岂不是强强联手,还有什么值得顾虑的呢?

甚至还有支持的网友,特意将《本草纲目》搬了出来,把它们称为黄金搭档。

可从实际角度出发,喝茶并不是简单做加法,营养价值不同,不一定能相互融合。

盲目搭配之后,作用相互抵消、喝后没有任何感受,还只是小事。

倘若品质存在问题,反而会将缺陷放大数倍,最后受损的,还是自己的身体。

《3》

二者价值皆不低,市面上的实惠组合装,必然有猫腻。

不是所有的橘子皮晒干之后,都能成为众人追捧的陈皮。

也不是所有的白茶都有“越陈越香”的荣幸,被称为货真价实的老白茶。

在产区、工艺和储存上,老白茶和陈皮同样有着严格的要求,尽可能地保持原样的完整性。

总之,新会陈皮和福鼎老白茶,在各自的领域里名声响亮,价值也不低。

本身就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更是不需要和其他东西捆绑销售。

市面上常见的陈皮老白茶,通常都是以紧压茶的形态出现。

除了常见的350克饼茶,也有5克一饼的小份量规格,以及改变形态后,外表圆润的龙珠茶。

其中的陈皮被切成碎丝,茶叶也看不出任何陈化痕迹,几乎完全暗沉发黑。

有收藏陈皮习惯的人都知道,“好皮不切丝”,即便是被不小心碰碎,价格瞬间就变得便宜许多。

而老白茶无论储存多久,绿的基调也不会轻易改变,干燥密封的状态下由绿转黑,显然违背了常理。

这样一来,在座的各位想必也心知肚明。

那些打着“物美价廉”旗号、几乎看不出原样的陈皮老白茶,用的原料究竟有多差劲。

表面上是商家贴心帮大家搭配好,实际上只是做旧茶贩子清库存的一种手段。

把普通的橘子皮切碎,就没人能轻易识破真面目,顺便还能混淆视线,影响对做旧茶外表的准确判断。

倘若这款做旧茶差到极致,本身酸臭味、仓味、闷味等怪味极度突出,还能利用橘子皮的香气掩饰过去。

一分钱一分货,以小换大、以次充好的道理,至少在喝茶这条路上永远行不通。

《4》

好茶提倡清饮,本身滋味层次就已足够丰富。

也有茶友坦言,自己喝茶并不是为了追求营养,纯粹为了品尝不同类型的更多风味。

家中恰好有高品质的老陈皮,这些年也存了不少货真价实的老白茶,可以混搭煮着喝图个新鲜吗?

要以什么样的方式喝茶,茶圈内从来就没有严格的规定和限制,自己的茶自己做主。

但出于对好茶的重视,还是不鼓励大家将二者随意混搭。

陈皮和老白茶的组合,不具备应有的营养价值是一方面,滋味混杂又是另一方面。

曾经在朋友家里喝过一次,虽然两样材料都价值不菲,可混泡之后反而失去了原有的特色。

茶汤充斥着陈皮的强烈气味,但又不完全纯粹,还夹杂着几丝老白茶的药香。

本应在中后调展现的花香、竹叶香等香气,此时也完全被掩盖,口感也变得怪异,完全失去了应有的原汁原味。

偶尔想尝鲜,试试新花样也无可厚非,但对两样材料都属于是浪费,体现不出完整的利用价值。

品质优越的老白茶,用盖碗冲泡最能体现出香气和滋味的变化。

又或是想简单一些,用茶壶以沸水煮制,不用太长时间,也能品尝到深邃醇厚的风味表现。

总之,对老白茶来说,单独品尝的体验最准确,也是更明智的品鉴选择。

《5》

人云亦云,是茶圈里流言四起的根源。

外界的声音太多,干扰性太强,人就容易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

于是,人人都成为了流言的传播者,原本毫无根据的一句话,也能被奉为经典至理。

好茶还需清饮,生活也需要做回自己,掌握好节奏,同样能展现出不一样的精彩。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0 阅读:2
小陈茶事

小陈茶事

小陈姑娘陪你一起分享好茶!分享喝茶带来的种种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