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5月15日,日本爆发了一次诡异的政变。
和之前政变后权力更迭不同,这次政变规模不仅小,更没有具体的建立政权的计划,仅仅只有十几个人参与,政变后,十几个人甚至乘坐出租车去警察自首,完全一点都没有建立政权的想法。
至于伤亡方面,除了首相犬养毅遭到枪杀之外,几乎无辜百姓的伤亡,政变如同儿戏,看起来相当之诡异,这就是日本近代史上的“五一五事件”。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546e148bdee445c80ecf46366a72c76.jpg)
五一五事件日方报纸
但别看“五一五事件”没啥大的伤亡,但影响可不小,甚至直接影响了日本的历史走向,堪称日本历史上的一次大拐弯。
先看看政变到底有多儿戏。
5月15日当天下午五点,11名20岁出头的年轻海军官兵不顾阻拦,直接硬闯日本总理大臣犬养毅的官邸,犬养毅本想呵斥,但看到对方来着不善,打算好好说理,可话还没说完,肚子和头部就各中一枪,后犬养毅不治身亡。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49a33a26d5c4ba045fab1e8fec07e31.jpg)
犬养毅
除了犬养毅,还有一些暴徒袭击了内大臣牧野伸显、立宪政友会会长西园寺公望、日本警视厅、三菱银行等等,而东京周边变电所都遭到攻击或者投掷手榴弹,东京各处警声不断。
光天化日之下,东京居然爆发如此严重的暴乱事件,甚至连首相都被刺杀了。
日本宪兵队当即出动,没想到这帮人居然搭乘出租车到警察总部,宪兵队很快将他们围起来抓捕。
按照法律,这帮人将会经过审判后行刑,但没想到,审判前,法庭居然收到了一份三十五万人以鲜血署名的请愿书,要求法庭从轻发落这些年轻人。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1861d94cb8a31a5c82dadf71b0776ca.jpg)
要求从轻发落
而在审判期间,这些年轻人又借助法庭,宣扬他们的价值观,认为现在的日本被官僚和财阀控制了,大家现在日子过不下去,就是因为他们勾结起来拼命吮吸日本民众的血汗,为今之计,就是团结起来,反抗他们的暴政,激起了更多人的同情心。
这帮人纷纷上街呼吁政府改革政府和经济,如此声势浩大,一些政客要么噤若寒蝉,要么立场转换,最终这些杀害首相的暴徒不仅得到了从宽发落,甚至关了几年后有直接被放出来。
你以为这就结束了?不不,这件事直接促成了政党内阁时代结束,取而代之的就是海军大将斋藤实为首的军人内阁,此后内阁首相也基本都是从华族、官僚以及军部产生,民选政客组阁的“宪政常道”不再有效,换句话说,日本军国主义的罪恶之花,由此开始,最终在“二二六政变”,彻底走上侵略扩张道路。
可以说“五一五事件”堪比德国魏玛共和国希特勒上台、法兰西第四共和国的突尼斯兵变一样,是日本近代历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
那么问题来了,为何这帮年轻暴徒不顾一切要刺杀首相呢?为什么这么多底层百姓支持他们?甚至上血书请愿呢?
这得从日本大藏大臣(财政大臣)井上准之助说起,井上准之助是昭和时期的银行家,在他的第二个任期内,居然在全球经济大萧条时期,以旧汇率恢复金本位,日本人称之为“金解禁”,相当于变相让日元升值。
要知道经济大萧条已经横扫了欧美,全球通货紧缩,人人处于缺钱的状态。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79448ff6e4e220990df7b84818a8245.jpg)
欧美大萧条
至于日本,因为工业品不如欧美等国,对外出口的基本都是农业品,比如生丝,每年出口的货物中,有30%是生丝,而其中95%又是出口美国的,本来大萧条后,美国对生丝的需求量暴跌,现在又因为日元恢复金本位制导致升值,让日本生丝出口暴跌。
本来一年还有3.5亿美元的出口收入,现在直接跌到1亿美元,出口的暴跌导致整个生丝行业崩溃,顺带着让日本农民都过不下去了。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09fcd32c5d940661f2c9c2323d064c6.jpg)
蚕茧抽丝
众所周知,历史上各国的工业化,基本都是玩的工农剪刀差,日本也是如此。
别看明治维新后日本工业快速崛起和发展,但工业化运动中,基本就是靠压榨农民完成的,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农业税非常高,且全部收回国库,不给地方留财政,然后国库出钱扶持财阀工业。
各种税收让农民苦不堪言,甚至不少农民选择负债经营。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f780f4fa66acf298e306fa5bab8db7b.jpg)
劳作的日本农民
当时的农民负担有多重呢?根据一份记载,1932年的农民总负债金额高达60亿日元,而当时日本一年财政收入是多少呢?是15亿日元,有四倍的差距。
此时的日本农业还不是那么发达,一年的米产量不足以维持所有人的吃喝,因而在当时的日本城市,时不时爆发“米骚动”,导致粮价的上涨。
而日本政府为了打击粮价,又从殖民地运来粮食进行打压,让本来就卖不出多少钱农民收入雪上加霜。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7fe3799b4d4bf998d10504c3cc4efe6.jpg)
稻谷脱穗
为了不被饿死,不少农民选择从事养蚕业,通过出口生丝,来换取一份不错的收入。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33495bf1f633f8bb7cc0c9f5fd13749.jpg)
养蚕
只是没想到又碰到了大萧条,这下子,唯一的活路也没了,农民境遇可想而知。
所以,在井上准之助提出恢复金本位的时候,一些人提出,按照现在日元市场的汇率来恢复,如果真的执行,日元的升值要比现在少10%左右。
想法很不错,问题是如果要以新的汇率进行恢复金本位,需要在国会上通过这个法案,但如果用旧汇率恢复,只需要他下令即可,毕竟本质上就是撤销此前的禁令罢了。
一边要和国会打嘴炮,涉及不少银行、财阀和党派之间的利益,一边直接绕过国会自己下令即可,井上准之助很自然的选择了捷径。
事实上,除了日本,其他不少欧美国家纷纷想办法自救,比如英国,就在1931年9月20日当天宣布退出金本位制,导致英镑的大幅度贬值,以此来刺激应该的出口。
有了英国的带头,其他国家如梦初醒,纷纷设置关税壁垒,甚至也退出金本为制,让本国货币贬值以此对冲,可以说在1931年这个时间段,大部分国家都放弃了金本位制。
连英国都带头退出金本位制了,井上准之助也该清醒了放弃金本位制了。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9c3ac1649433121f43f615476bf459f.jpg)
井上准之助
但现在他有苦难言,毕竟日本当时外债很沉重,靠金本位制拉高日本汇率有助于偿还外债,只是甘蔗没有两头甜,外债偿还了,但出口经济崩了。
那如何应对崩盘的出口呢?井上准之助想了一个办法,鼓励日本人的消费,毕竟消费少了,进口也就少了,贸易不就平衡了?
同时为了扩大出口,井上准之助又鼓励企业降低工人的工资、增加工作时间,来减少产品产品成本,以便更好的进行降价促进出口,两相结合,井上准之助算是彻底得罪了大部分底层百姓。
至于上层的财阀呢?自然不肯和井上准之助一条路走到黑,但也没反对,反而带头做空日元。
没错,这些政府扶持的财阀本该在危机时刻帮助政府一把,谁能想到,他们居然干这事?
比如三井这些财阀认为,日本日后必然会放弃金本位,不如趁这个时间大肆购买美元,毕竟没有了黄金支撑的日元日后必然贬值,在金本位时期购买美元,然后在金本位退出后卖出美元,这一来一去,利用汇率差,绝对大赚。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a753450a708f47ea8475c6f1f5427e8.jpg)
明治维新后,三井等财阀崛起
三井这些财阀疯狂购买美元引起了井上准之助注意,也意识到他们的想法,既然财阀想要买美元,那我就敞开了供应,直接拿着日本积累多年的黄金去维持日元和美元的汇率,前前后后居然砸了6亿日元。
井上准之助不怕玩崩吗?他还真不怕,毕竟1931年12月15号美元期货就到期了,不管这些财阀买多少美元,通通按照现在的汇率进行交割,肯定不会亏。
想法虽好,但局势可不会等他。
就在当年的12月11日,内政大臣安达谦藏打算和在野的政友会联合组阁以应对这次危机,经过商议,组阁之前,必须要放弃井上准之助现在的一系列经济政策,相当于将井上准之助赶出内阁。
井上准之助自然不愿意,就拼命阻拦,导致这次联合组阁失败。
事后安达谦藏非常生气,直接关门在家,不去上班,也没有辞职,一副摆烂的样子。
既然不上班,直接罢免就好了,问题是日本宪政规定,首相是无权任免阁僚的,换句话,首相没法罢免安达谦藏,除非选择同归于尽,即宣布内阁全体辞职。
事实上,内政大臣不上班,政务没法运转,最终,首相宣布内阁全体辞职,井上准之助这个财政大臣自然也在内,被迫下台,接替新内阁的是首相犬养毅以及财政大臣高桥是清。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55a3f8615e737110f148df60714b742.jpg)
高桥是清
高桥是清一上台,直接宣布退出金本位,日元汇率直接暴跌,等待许久的三井等财阀直接卖了日元,直接获利6000万日元,相当于日本一年财政收入二十五分之一。
财阀赚的盆满钵满,此前井上准之助砸的黄金也打了水漂,属于赔本买卖。
而靠贬值日元,日本出口量增加,然后利用大量的财政赤字来刺激消费,并且促进重工业生产,这也是日后凯恩斯走的方式,也让日本很快走出了大萧条。
然而大规模的借债,让日本政府面临很大的财政赤字,如何维持财政平衡呢?高桥是清也走了前辈的老路,即在苦一苦农民们。
在走出大萧条这段时间内,高桥是清既没有给农民减税,也没有加大对农村的投入,更不愿意给农村伐救济,换句话,农民还是过得苦哈哈的,整个农村也是百业萧条,早就让农民怨声哀悼,并且传递到军中。
毕竟大量农民子弟都参军了,当时日军八成都是来自农村,农村什么样的生活他们比谁清楚,最终农民组织血盟团走上了反抗道路。
1932年2月,井上准之助遭血盟团刺杀;4月,参与买卖日元的三井财阀掌权人团琢磨遭到刺杀,5月,始终不肯给农村发救济的犬养毅被刺杀。
随着犬养毅被刺杀以及更多的人开始支持军队和血盟团,日本政府终于意识到农民们这些年的愤怒,犬养毅被刺杀当月,海军大将斋藤实开始组阁,意味着日本政党内阁时代结束,斋藤实组阁后立即出台一系列法案援助农村经济,前前后后出了8亿日元。
至于财阀们,也意识到,自己在这么压榨,迟早也被刺杀,于是改善吃相,那点钱搞慈善,来帮助弱势群体,挽回自己的名声。
只是不管他们怎么做,军队开始主导权力已经成为事实,只不过军队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而是分为了统制派和皇道派。
皇道派想要天皇亲政,统制派主张军部指导下的举国一致体制,通过军队的间接影响力选择内阁,也就是日后的军国主义。
皇道派想法虽然不错,但就是让天皇在前台直接承担无限的责任,也意味着他所有的决策后果都要自己来承担,这让一直想在幕后掌握实权的裕仁所不容忍的,毕竟搞不好,就像德国和沙俄一样覆灭。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6e0cc0538ee3d14b48fd986c22cbc16.jpg)
二二六事变
至于统制派,虽然依靠军部来影响内阁,但军队也是天皇直辖的存在,军队既然要承担责任,那么他的上司天皇也会因战局变化影响威信,进而动摇天皇制,所以在裕仁眼里,都是挺矛盾的,他既反对皇道派的激进策略,又不满一帮谋求党派政治的稳健派僵化统治,最终在二二六事变中,统制派的军国主义彻底上台,并最终走向了不归路。
当然,统制派能够上台,还是源于“五一五”这个看起来不起眼的小政变。
用户10xxx31
日本这个民族真变态!底层这帮人处于高压环境下了,底层还要求对外扩张![抠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