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当初拉壮丁有多残酷?壮丁铁链捆成串,病了扒了衣服直接埋

梨评历史 2025-02-04 17:16:34

1933年6月17日,南京国民政府颁布了《中华民国兵役法》,一改之前的募兵制。

根据民国的《兵役法》规定,所有20岁-25岁的青年男子,都应当服兵役,三丁抽一,五丁抽二,独子免征,服役期为3年,之所以推出《兵役法》,是原先的募兵制下,兵员成分鱼龙混杂,战斗力很难保证,另一方面也是希望靠征兵来扩大国军规模,通过军事化训练提高国军的战斗力。

国民政府征兵宣传

想法虽好,南京国民政府只是形式上统一,各地军阀还有很大的自主性。

要知道征兵制最起码要有完善的户籍制度,并且建立系统的兵役征集机构,然后通过对户口精确的统计来时实现普遍的征兵,但南京国民政府的手伸不到其他地方,导致征兵工作,一开始就做不下去。

但兵还是要征,怎么征呢?国民政府只能依靠原先封建时代的保长、甲长来办理,这些保长、甲长什么成份大家都知道,基本都是被地主恶霸把持或者控制,平时就依靠保长、甲长身份鱼肉乡里,现在又有了征兵权,原本公平的征兵,成为了中饱私囊和为祸乡里的手段了。

邛崃县保长训练班纪念章

随着抗战的全面爆发,国军急需兵源,征兵工作也不断加强。

但民国的《兵役法》又规定,公职人员、知识分子、技术人员、学生等23类人群可以不服兵役或者缓服兵役,甚至还规定可以出钱代替服兵役,而这些人又大都集中在城市,但是征兵的压力权给到了农村。

而在农村,地主豪强们营私舞弊,不会让自己的子弟服兵役了,也让征兵对象全部落在了贫苦农民身上。

民国保长

而在征兵抽签过程中,这些把持征兵权的官员们丝毫没有公平可言,说好的接兵待遇,也遭到国军层层贪污克扣。

比如征兵完成后要发军服,每天还有24两的糙米饭吃,家里还会给予一定的安家费,但实际,军服和安家费早就被侵吞了,地方甚至借这个机会敲诈勒索,以至于大部分老百姓都痛恨征兵,而为了完成征兵指标,大部分征兵单位靠强迫绑架、陷害欺骗才能征集到,彻底沦为了“抓壮丁”。

但百姓痛恨的“拉壮丁”,却成为不少人揽钱的手段,也让征兵官成为国军掌管的肥差。

渭南团管区司令的李昭良在抗战时期负责在渭南征兵,他也知道,征兵很难征,就在渭南九县拦道设卡,只要路过的青年,一律拉来当壮丁,仅仅两个月,就抓了5000个壮丁。

然后通过克扣征兵费,一个月赚了三千法币,除此之外,他还倒填壮丁抵达日期,以便继续侵吞经费,这也是当时征兵官常用的手段之一。

这些都是壮丁

而通过这种强拉壮丁的方式,整个抗战时期,国民党前前后后征发了1400万壮丁,但只有700万人到达了战场,剩下的要么逃走,要么直接死在路上,好好运个兵,死伤居然这么大?很显然,国民政府就没把这些壮丁当人,连牲口都不如。

首先就是补偿,按理说,征兵后会给家人一些补偿,但国民政府从未有妥善的安置和补偿,而征兵的本来就是青壮年劳动力,不少家庭损失了很多生活来源。

普通人家过不下去,富裕的家庭也会遭到盘剥。

电影《抓壮丁》,就揭露了民国抓壮丁的盘剥

因为《兵役法》规定,可以用钱代替服兵役,这就导致富裕家庭如果不想子孙被拉壮丁,就要向乡长、保长和征兵官员行贿,而且不是一次性的,是每年行贿一次,而且每年行贿的金额也是一年比一年高,家里再有钱,能抵过官员的贪婪?直接导致很多家庭倾家荡产。

牲口一样的壮丁

而被拉的壮丁后,服装和伙食按规定,是由上面下发的。

但国民党贪污成性,从伙食费到服装费,大部分都被贪污克扣了,壮丁们每天吃的,比国军士兵还要少,克扣下,一天仅有10两左右的掺了沙子的糟饭,有时候连水也没有。

当初四川叙泸师管区司令的周建陶也说过:“每日两顿饭,也是常吃不饱的。米里都掺有沙子,大秤称进,小秤称出。团级干部打一个折扣发到连里,连级干部再克扣,壮丁每日只能吃到十几两带沙子的糙米饭。”

一顿饭都要克扣两次,这是人干的事儿?

而且临行前,家里给的一些衣物和零钱也被国军长官找个由头没收了。

不少人想要趁机逃跑,问题是想逃也逃不了,因为路上都是绑着绳子甚至铁链走的,而到了晚上的时候,壮丁的衣裤就会被收走,天亮后才会发给。

悲惨的壮丁

至于上厕所怎么办?要提前喊“报告”,允许后才可以上厕所,如果不喊,轻则打耳光,重则捆起来当逃兵处理。

可以说无论壮丁吃饭还是睡觉,甚至上厕所,都不能解开绳子,完全就是牲畜一样的待遇。

吃不饱还要继续走,甚至还要挑着国军长官们趁机走私的货物,来帮助国军掌管发战争财,往往一个背着几十斤货物走。

比如叙泸师管区补充团团长肖子荣,就是利用运壮丁的机会,让壮丁背着一万斤川盐到云南售卖,获利颇丰,这是防制如盗贼,役使如牛马,完全不当人。

《抓壮丁》剧照

很多人本来身体就瘦弱,加上吃不饱,纷纷扛不住,甚至饿晕在路上,这个时候,负责押送的国军就会殴打,逼着走,有些人甚至被打残打晕,甚至都快不行了。

到了这个地步,这个壮丁就不要了,国军长官不可能也没有药进行治疗,更没有人来照料,直接扒开衣服丢在路边,要么活活冻死,要么推到河里淹死,让其自生自灭,尸体任鸟兽捉食,因而壮丁十之八九死在这里。

著名民主人士李公朴先生在《改善士兵生活》一文中,也写了关于这些壮丁和国军士兵生病后的惨剧:

所以士兵生病,只有活活等死,决无诊治之机会。甚有尚未绝气,即剥去其军服,后弃于荒郊,而任其日晒夜露,乌啄狗食,血肉淋漓,肢体离异的现象。据昆明青年会军人服务部调查,,昆明西车站附近,四月份上半月曾发见士兵尸体一百七十余具,多未掩埋

既然拉壮丁惨剧这么多,最高统帅蒋介石看不到吗?其实看的很清楚,1938年7月14日,因四川壮丁出现大量非正常死亡的乱象,直接致电重庆行营主任贺国光,直言征兵过程中的各种惨剧:

行营派赴各地壮丁验编处上下人员及各队长对于壮丁不人道之待遇,使受验者如入地狱。每日只吃二粥,且关闭阴室,不发被服,潮湿满地。壮者不逃则病,病者必死。

死者照相,徒为领报埋葬之费,并将其衣裤脱光,用席包尸,弃遗于沟中,亦不埋葬。所有医药埋葬等费皆被中饱。而每月一兵六元之费何以只能每日二粥?

现在兵役办理的不良,实在是我们军队纪律败坏,作战力量衰退的最大的原因,兵役署主管人员要知道不仅是你们失职无能,而且是我们军委会全部的耻辱。

蒋介石电文

如此惨状,他表示看不下去了,要求日后新兵宿营的时候,至少有两寸厚的席子草垫以及被服,每日要准备三餐米饭及茶水,行军途中要增加稀饭等等。

蒋介石电文

看起来很不错,但实际上没有任何的改善,壮丁们的生活依旧和地狱一般。

比如在四川江津县负责接兵的人,将把七个病兵活埋在城墙根下,被当地百姓发现上报蒋介石,要求严惩,但因为主管官是黄埔军校出身,是蒋介石学生,然后就没有下文了,可见这个现象,在国民党征兵处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抓壮丁版画

当时担任红十字会会长的蒋梦麟在各地视察壮丁征集工作后,在《新潮》一书里,记载了拉壮丁后的这些壮丁的惨剧,更直言,抗战时期未入军队而死亡的壮丁,其数不下一千四百万人,这数字,相当于国民政府公布的征壮丁的总数了:

壮丁骨瘦如柴,或卧病道旁奄奄一息,或状若行尸,踯躅山道,或倒毙路旁,任犬大嚼

韶关解来壮丁三百,至筑只剩二十七人。江西来一千八百人,至筑只剩一百五十余人。龙潭区来一千人,至筑仅余一百余人

我在湘西、广西的路上,屡次看见野狗争食那些因死亡而被丢掉的壮丁尸体,……有的地方,壮丁们被埋起来,但埋得太草率,往往露出一条腿或一只脚在地面上,有的似乎还在那边抽搐着,可能还没有完全死去

在贵阳城外,有一块壮丁经过的地方,因为弃尸太多,空气里充满了浓烈的臭气

这些字组合起来,堪称恐怖小说,也难怪拉了这么多壮丁,仅有一半上战场打鬼子,剩下的都死在了运输途中,如此大的损耗,也让国军一系部队出现严重的缺额,连远征军也无法实现满员,更别说其他部队了,事实上,大部分国军都是不满员的情况下出战的。

而后蒋梦麟将这个事告诉了陈诚,陈诚又告诉蒋介石,但蒋介石也明白,问题已经积重难返,也改变不了,因而陈诚让新的兵役委员就职前再关帝庙上香发誓:不寐良心,不虐待壮丁。

靠发誓来约束,也就国民政府干的出来这件事。

抓壮丁版画

如此残酷的征兵和待遇,谁愿意拥护呢?谁愿意为他卖命呢?明明是打鬼子保家卫国,但国民党这德性,以至于整个民国时期,老百姓都对当兵非常抗拒了,对于他们来说,这哪里是当兵?分明是去当炮灰。

1 阅读:111
梨评历史

梨评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