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光典,辽宁旅顺人。毕业于北平辅仁大学。
1948年他结识中共地下工作者、东北老乡洪国式。被批准成为中国共产党特别党员。
1949年,为解放台湾、完成祖国统一,刘光典受中央社会部派遣,两次秘密潜入台湾,担任交通员,配合洪国式小组收集传送情报。
1950年2月底,洪国式小组被破获,刘光典遭到追捕。刘光典虽然一度逃入深山躲避追捕,但最终还是未能幸免。
1954年刘光典被国民党抓捕,1958年12月蒋介石亲手签令核准刘光典死刑,1959年2月4日英勇就义。
那么,刘光典为何险些被国民党反间计埋没?

一、洪国式小组被破获,刘光典失联
当时台湾的地下党组织,包括是以华东局领导的蔡孝乾为核心的中共台湾省工委,以及中央社会部派遣的 洪国式小组等。
1949年10月,刘光典第一次前往香港,身份是北方企业公司总经理堂侄,得到国民党上将刘多奎的帮助,顺利进入台湾,与洪国式接头,成为洪国式小组重要成员,负责情报小组与中央社会部的联络。
当时情报小组在台湾的生存的条件无法架设电台,只能依靠刘光典,用最原始的方法传送情报。
1950年国民党在台湾推行“戒严令”。1950年1月29日,中共台湾省工委书记蔡孝乾被捕叛变,出卖中共台湾地下党员1000余人,台湾工委下属组织全部被破坏。
1950年2月28日,洪国式小组被破获,重要成员九人被判处死刑,涉及人员47人被捕。洪国式小组不复存在。唯刘光典除外。
2月28日当天,洪国式和刘光典情报交接后,洪国式去了台北汽车站,随后被捕。刘光典去基隆取离境证,随后失联。
国民党发布通缉令:“重要匪谍刘光典,化名刘先浓,较高身材,大约30余岁,平时爱穿棕色西装和蓝色中山装,一经发现,立即逮捕”
刘光典在基隆取得离境证后,敏锐的发现港口的异常,增加了军警,航班停飞,往来香港的交通中断。
主持审讯的特务从洪国式口中得到的是,刘光典已离开基隆赴香港。洪国式故意为刘光典逃避抓捕赢得时间。
刘光典几经周折找到台湾本地人地下党员王耀东,得知洪国式被捕。刘光典冒险带着所有的情报文件,赶往台南到王耀东亲友家避险。
在王耀东的协助下,刘光典巧妙地更换身份证件。刘光典与王耀东,担心可能暴露身份,离开亲友家。辗转寄居山地农家。然钱财渐尽,二人无奈遁入深山,以避追捕。
就这样二人在台南旗山区域,于山林间挖了两个仅够容身的地穴。
后来,台湾当局专门为刘光典写了一本宣传册《一个匪谍逃亡的故事》,作为当年国民党保安司令部发行的警示材料,里面详细记载了刘光典在台湾4年的逃亡生涯:“匿居山间,掘地为穴,过着长年类似原始人的生活……”。
二、国民党实施“反间计”,试图迫使刘光典 就范

刘光典被捕后 ,台湾国防部保密局侦防组组长谷正文,亲自参与审讯。阅过刘光典的卷宗后,认为刘光典是可塑之才,列为争取对象。
经过威胁利诱,刘光典拒不合作,沉默对抗。于是,国民党特务机关精心布置,实施了“反间计”。
首先,通过在报纸上散布虚假新闻,散布谣言来抹黑刘光典。国民党特务宣称刘光典在被捕后已经变节投降。
1954年1月15日,台湾《联合报》刊登长篇报道,声称刘光典已经"弃暗投明",并在台湾组建新的家庭,过上优渥的生活。报道中还附带了一张据称是刘光典在台北市区散步的照片。
其次,为了使这一消息真实可信,丰富细节。国民党特务费劲功夫,找到一个与刘光典长得极为相似的人冒名顶替,并且招摇过市,公开在香港发表反共言论,“要和共产党“一刀两断”,制造刘光典叛变的假象。
而真实的刘光典,对此一无所知,他在监狱中日复一日地承受着孤独与折磨,却始终未曾动摇信仰。他深知,自己的沉默是一种最强有力的反抗。
历经牢狱四年,保密局机关认为此人顽固不化,已无利用价值。遂请示上级机关处于极刑。
1958年12月蒋介石亲手签令核准刘光典死刑。
三、刘光典被捕后,产生多个疑点,被误解
台湾地下情报系统被国民党摧毁后,个别遗漏的地下党员,中断了与组织的联系。即使为革命而牺牲者也无从知晓。
尤其是刘光典个案,更是扑朔迷离。只有等待历史解密的时间。这期间容易使人造成误解:
误解一,洪国式小组被破获后,情报小组成员都已被执行死刑,而作为小组主要成员刘光典被捕后,并未立即执行死刑。
误解二,1954年刘光典被捕后,在狱中四年,1959年被执行死刑。其中有4年的空档期。这4年的“失联”往往被默认成“叛变”。
误解三、国民党实施的“反间计”,具有绝对欺骗性。在当时历史情况下,真假难辨。若不是历史解密,即使是指当事人也有口难辩,难以说清。
误解四、大陆对情报烈士的认知滞后。
刘光典北京的家人也受到了“牵连”。1955年秋,年仅32岁刘光典的妻子王素莲因病去世。
四、北京西山无名英雄纪念广场”建成,刘光典名字刻在花岗岩墙壁上
1987年,蒋经国决定废止台湾长达38年的全面戒严令。
1988年,地下党员谢汉光(曾是刘光典的同事),在躲了整整38年后,从深山里走出来,由台湾回大陆,把一份能揭露刘光典秘密的重要文件捎回来,确认刘光典的忠诚,打破了长久以来围绕他是否叛变的误解。
1991年,中组部确定刘光典为革命烈士的称号。
2013年秋,“北京西山无名英雄纪念广场”建成。纪念上世纪五十年代牺牲在台湾的八百多名中共隐蔽战线革命烈士。
篆刻在北京西山无名英雄纪念广场纪念碑上的铭文,非常贴切而准确:
“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功勋永垂不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