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学历歧视#
导语:我们的教育“地基”就是建立在“急功近利”之上,如何能寄希望于,随后能发展成为“慢水深存”呢?很无奈的是,用学历进行歧视,是悲哀的最公平的歧视方式。
Ⅰ
全国人大代表潘复生提出建议:
必须要破除研究生招生、就业的唯学校‘出身论’。应该消除学生档案、求职简历“第一学历”的概念,破除对学校出身的显性和隐性限制条件。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郑功成表示:
“学一学历歧视”现象需要尽快纠错。这不仅不符合“不拘一格选人才”的人才观,也会使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更加恶化。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调查显示:
超六成受访者呼吁破除求职中的“第一学历”限制。
《法治日报》报道:
诸多2024届应届毕业生称,在求职过程中遭遇第一学历歧视。一些企业不招录“本科双非”(非985、211院校)毕业的学生。面试时,有HR得知求职者为“本科双非”毕业生后,匆匆结束面试。
“我的自尊心被按在地上摩擦,第一学历似乎成了我的‘污点’。”在就业中因第一学历受挫的学生如是说。
Ⅱ
所谓“第一学历歧视”指的是——
对某人的第一份学历进行歧视的现象,认为其后续的教育和经历无法弥补其初始学历的不足。
“第一学历歧视”主要包括“升学第一学历歧视”和“就业第一学历歧视”两种。
“升学第一学历歧视”主要表现在研究生招生中。
高校把新招学生来自985、211、双一流高校有多少比例,作为评价招生政绩的指标。往往,普通本科院校的毕业生,在考研初试“上岸”后,在复试中,因为自己的“第一学历”不是来自985、211、双一流高校本科,影响面试评分,导致落榜。
“就业第一学历歧视”主要表现在用人单位招聘中。
用人单位不根据应聘者的能力和岗位需求,而是根据应聘者取得的第一学历(即接受高等教育的原始学历,如,是专科还是本科;是全日制还是非全日制;是985、211、双一流还是普通高校),对应聘者进行评价和筛选。
Ⅲ
教育部专门针对所谓的“第一学历”作出答复:“‘学历’通常指的是最高或最后的学历,并没有‘第一学历’的概念。”
也就是说,“第一学历”是一个伪命题,是人为营造的概念。
但,现实中,“第一学历歧视”广泛存在,早已成为约定俗成的招生和招聘潜规则。
“第一学历歧视”造成的社会问题多多——
对“第一学历”的过度关注,加剧就业、升学的“内卷”。
打击高职专科、普通本科学生的就业信心,无形中,“第一学历”成为学业与人生发展的“污点”;
违背“公平就业”的政策取向,加剧就业结构性矛盾;预计2024年,高校毕业生会超过1170万人,“第一学历歧视”无疑会人为造成失业率进一步提高;
可以肯定的是,“第一学历歧视”是错误和落后的“人才观”产物。
Ⅳ
如何解决?
逻辑上是——
由于“第一学历歧视”造成诸多社会问题,必须坚决纠正→而始作俑者是“高校招生评价标准”和“用人单位招聘机制”→那么,焦点集中于“高校”和“用人单位”,治理其招生和就业歧视,就是不二的选择。
专家提出:
制定坚决纠正招生和就业歧视的专项行动方案,争取几年内,创造良好的公平招生和就业环境;
完善招生和就业歧视的申诉途径,接受劳动者的相关申诉,完善和落实招生和就业歧视公益诉讼制度;
修改劳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给予招生和就业歧视现象清晰的法律规则;
督促用人单位和招生部门自查,自行纠正,对不纠正者加以惩戒。
一句话,所有的“锅”是招生单位和用人单位来“背”。
Ⅴ
把“原罪”都推给招生单位和用人单位,是极不公平的。
事实上,在公招中、编制招考中,国企招聘中,就有所谓的“三清”选人标准(本科清华、硕士清华、博士清华),或是将第一学历毕业院校、国外毕业院校、全日制或非全日制的学习方式作为限制性条件。
你怎么能要求其它用人单位,不拘一格降人才呢?
1995年,我国启动“211工程”;1998年,我国提出“985工程”;2017年,我国推进“双一流建设”。是我们的现行教育管理评价体系,给学校贴上了各种标签,把学校分为了三六九等。这就是官方认证的“教育歧视”。
我们自己给学校加了“冕”,却要求,招生单位和用人单位把“冠冕”踩在脚下,这本就是自相矛盾。
哪里都有所谓的重点中小学,并且以“集团化办学”的名义,使其固定化、垄断化;通过“中考分流”,把“成绩好”的学生送上高中,把“成绩差”的学生推向中职;每年高考,烙下“重本”、“一本”、“二本”、“三本”的印记。
说白了,我们的教育地基就是建立在“急功近利”之上,如何能寄希望于,随后能发展成为“慢水深存”呢?
很无奈的是,用学历进行歧视,起码是尊重个人付出的歧视方式;是承认个人付出与回报成正比的歧视方式;是阶层不至于被固化的歧视方式;是悲哀的最公平的歧视方式。
破除“唯分数”、“唯升学”、“唯学历”、“唯论文”、“唯帽子”的教育顽疾,路还很长。“急功近利”的树,却要勉强结出“慢水深存”的果,学历歧视背后的困局,难解!
LJH
难道学历真的比能力重要吗?[好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