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晚间,金地发出公告,董事长凌克因身体原因辞职,董事长职权由黄俊灿代为行使。
任职董事长的这25年,作为金地的灵魂人物,凌克生命中最美好的年华,已经深深烙印在金地的发展史上。
可如今,凌克拂衣而去,把功名是非都抛在身后,任人评说。
壹
金地集团也是中国第一批上市房地产企业的标杆,“招保万金”曾经是房地产行业“四大天王”,是金字招牌。
于1998年创立于深圳的金地集团,在1998年凌克开始担任董事长之后,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
在深圳大本营稳扎稳打之余,凌克不顾当时很多高层的反对,决定挥师北上。于2000年,金地签下北京郎家园地区七万多平方米的土地,开始了在全国的布局。
凌克这一着棋,领粤派房企风气之先。
此后,在金地的发展过程中,虽然也有踏错节奏的事不时发生,但从总体进程来看,金地一直在稳步前进。
在房地产狂飙的那些年,凌克理想中的金地的风格是内敛、稳健和理性,标榜规模并非金地发展的惟一目标,如凌克所言:“我们始终坚持规模和效益平衡,不希望在哪个方面过于激进”。
在金地的企业形象塑造上,“理科生”是金地孜孜以求的标签,金地也以平衡哲学的倡导者和践行者自诩,把稳健看作金地发展的基因。
因而,凌克希望金地的整体气质是温和的,严谨的、务实的,像一个真正的“读书人?
然而,事实却是,在对于规模的追求中,金地的气质大为改变——2016年金地叩开千亿俱乐部的门,此后一路高歌猛进,2019年就破了2000亿。
不过,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金地的负债率稳定在70%左右,与行业均值93%的净负债率比,确实不高。
贰
文科万科,理科金地。
万科有王石,金地有凌克。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贡献。
金地早期跟万科模式有点相似,凌克虽然不像王石那么高调,但在经历和观点上颇有相似之处。
名利场上从来不缺波诡云谲,金地比万科更早经历了“野蛮人”的叩门。
由于和万科同样存在股权分散的问题,2012年安邦保险得以成为金地十大股东之一;2013年,生命人寿持续举牌金地,持股比例最高时接近30%,成为金地第一大股东。2014年,安邦人寿跻身金地第二大股东。
一时之间,金地成为了险资觊觎的猎物,他们的控股让金地的未来变得扑朔迷离,
面临“野蛮人”,王石曾像斗士一样在社交媒体公开喊话,但理工科出身的凌克谨言慎行。据说在最危急的时刻,凌克对下属的指示只是做好本职工作。
不过,王石在宝万之争中被赶下权力的神坛,凌克却通过金地商置给自己筑起了一道护城河,让自己在房地产这个赛道上的职业生涯比王石多了若干年。
由于房地产行业经济支柱的特殊地位,房企大佬向来注重对市场状况的研判,犹记2008年,王石抛出“拐点论”,坊间一片哗然,阴谋论”的说法甚嚣尘上。
金地董事长凌克虽然在当时表态不支持王石的“拐点论”,最终却成为“拐点论”的拥趸。
凌克曾经说过:“2020年到2030年,中国房地产的市场在销量方面将会在一个顶部徘徊一段时间之后,会逐步地下降,即到2030年中国每年的新房销量估计会在7亿平方米左右,即大概回到2008年时。”
凌克当年对于房地产周期的见解,如今看来,犹如先知。
叁
正因为凌克对于房地产周期和经济发展有着更为深入的理解与直接体会,所以在战略判断上,金地能够更好地识别风险。
在“三高”模式盛行之际,金地相对叫好的战略定力,持续把负债规模控制在相对合理范围以内。
如今的房地产行业可谓风雨如晦,相比较,金地算是为数不多的盘面稳健的房企,凌克的执掌功不可没。
不过,受行业整体下滑态势影响,金地也未能独善其身。
今年1-9月金地累计实现签约面积669.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5.29%;累计实现签约金额1219.3亿元,同比下降25.23%。
在刚刚过去的9月,金地的销售进一步下滑:实现签约面积68.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7.99%;实现签约金额131.0亿元,同比下降42.27%。
而且,近来金地负面消息集中爆发,包括区域公司裁员,某项目停工等新闻在业内盛传。
对于凌克的突然离任,金地遭受了股债双杀:17日开盘后,金地股价在低开后快速杀跌,触及跌停,股价创近5年新低;债券方面,“16金地02”“21金地01”“20金地01”先后因跌超25%、21%、21%触发临时停牌。
万丈红尘一杯酒,千秋大业一壶茶。
据说,凌克偏爱网球。他甚至梦想着有一天能当上网球学院的院长。
愿他梦想成真,也希望没有凌克的金地重整河山,走出困境。
谦虚的智者!20年前有幸相遇!冷雨夜工地,一人一皮卡!温暖的话语激励了我留在深圳,也让我真正感受到这座城市的魅力!真心祝福他平安健康!
房地产的雪崩发生了
一眼标题吓一跳,王安石的后尘,仔细一看无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