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中的“只许”和“不许”,充满了唯美和婉约,像极美女的娇嗔

快乐鉴骚词 2025-02-22 05:50:26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感觉,在现代口语中,“不许”和“只许”这两个词,一般女孩用的多,似乎成了她们表达娇羞、微佯的专有名词。这其实是有传统文化传承的,因为在古诗词中,就天生带有女性特质,充满了唯美和婉约。

1. 梦里佳期,秪许庭花与月知

五代十国时期,是“花间派”最为繁荣的时期,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是冯延巳。所以,冯延巳的诗词里出现“只许”这样的词语就很正常不过。比如,这首《上行杯》,写得真的不要太婉约:

落梅著雨消残粉,云重烟深寒食近。

罗幕遮香,柳外鞦韆出画墙。

春山颠倒钗横凤,飞絮入帘春睡重。

梦里佳期,秪许庭花与月知。

梦里佳期,秪许庭花与月知

“落梅著雨消残粉,云重烟深寒食近。罗幕遮香,柳外鞦韆出画墙”,春雨过后,梅花落满地,花瓣在雨中渐渐消残,形色俱损。天空阴云层层,地上烟霭袅袅,寒食节已经临近。罗幕遮挡了香雾,透过柳烟,可以看到秋千少女的欢愉之声从彩色画墙里传出。

“春山颠倒钗横凤,飞絮入帘春睡重”,女子的黛眉如山峰倒立,凤样的金钗横卧发髻间。春天来了,柳絮纷飞入室,人也疲倦困顿。这句用来引出下文,我们接着看。

“梦里佳期,秪许庭花与月知”,俗话说,“哪个少女不怀春”。与心爱之人在梦中相会,只能够让那满庭的花卉与明月知晓。

少女心事,是不足与外人道也。特别是怀春少女的心事,那只能自己知道,还有幽会中的“庭花与明月”知道就够了。

一句,“梦里佳期,秪许庭花与月知”,少女的多情,少女的娇羞,表现得淋漓尽致,还有比这更唯美的画卷吗?

2. 只许梦魂相近,此生枉是相逢,陈克

两宋的文人,是历史上感情最为放纵的时期。著名的大词人,如柳永、秦观、晏几道都是青楼的常客,有关青楼、歌女、舞女的诗词数不胜数。他们和歌女舞女的感情纠葛,也是扑朔迷离。特别是小晏,他的有名诗词,都是写歌女舞女情人的。比如,那句,“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等等。这首宋代词人陈克的《清平乐·怀人》,也是这种类型的题材:

枕边清血。梦好离肠切。

笑倚柳条同挽结。满眼河桥烟月。

莺啼新晓璁珑。罗窗寂寞春空。

只许梦魂相近,此生枉是相逢。

只许梦魂相近,此生枉是相逢

相较于上面《上行杯》的唯美,这首词则称得上是凄美。一句,“枕边清血。梦好离肠切”,枕边沾满了泪水,如同鲜血一般。美好的梦境被离愁打断,令人肝肠寸断。

忆往昔,“笑倚柳条同挽结。满眼河桥烟月”,曾经在柳树下欢笑,共同挽结柳条,如今却只能回忆。眼前是河桥上如烟的月色,一片朦胧。

而现在呢?“罗窗寂寞春空”,罗窗外,春意盎然,但内心却感到无比寂寞。更加悲痛的是?

“只许梦魂相近,此生枉是相逢”,你怎么这么狠心,只允许我在梦中与你相近,现实中却无法相聚。难道你我这一生虽然有过相逢,但最终还是徒劳无功?

一句,“只许梦魂相近,此生枉是相逢”,是一种痛彻心扉的凄美,不是吗?

3. 几多年、江湖浪识,知心只许梅花,奚汉

这首宋代词人奚汉的《长相思慢》,其中的“只许”,又跟通常的女性色彩不太一致。它表达的是一个浪子,经历了无数的“醉入花丛宿”后,却找不到一个真正的知心爱人。最后无奈只能隐居起来,“知心只许梅花”,几许傲娇,颇有些林逋的“梅妻鹤子”的意味:

日折霜檐,寒欺雾幕,晴枝浅弄春华。

惊回绮梦,独拥绫衾,腮痕微印朝霞。

倦起心情,念风移霜换,依旧天涯。

雁影水云斜。算相思、一点愁赊。

问橘楚橙吴,旧香犹在,别后襟袖输他。

琴心知未许,想钿钗、流落谁家。

怕上高楼,归思远、斜阳暮鸦。

几多年、江湖浪识,知心只许梅花。

琴心知未许,想钿钗、流落谁家

“晴枝浅弄春华”,暗示自己当年恣意的青春。“惊回绮梦,独拥绫衾,腮痕微印朝霞”,从绮丽的梦中惊醒,独自拥着绫罗被子,脸颊上还印着如朝霞般唇印的痕迹。真是“春梦了无痕”啊!

“问橘楚橙吴,旧香犹在,别后襟袖输他”,所谓“橘楚橙吴”,当然是词人所经历的形形色色的女子。询问莺莺燕燕,旧日的香气是否还在,别后衣袖间的香气已不如从前了。

“琴心知未许,想钿钗、流落谁家”,所谓“琴心”,当然是指女孩的芳心。“钿钗”,当然是指代女孩。唉,想当年,你的芳心,没有向我做出任何许诺;想现在,不知道你又嫁给了谁呢?

“几多年、江湖浪识,知心只许梅花”,想当年,我身为江湖浪子,识花无数。到现在,我已经隐居了,我的心思,只允许梅花知道罢了。

几多年、江湖浪识,知心只许梅花

一句,“知心只许梅花”,带着男人的傲娇,就是在说,我现在以梅花为妻,以鹤为子,让那些往事随风吧!

4. 苎萝山下花藏路。只许流莺来去,仇远

这首宋末词人仇远的《桃园忆故人》,题目虽说是“故人”,但这里的“故人”不是老朋友,而是“老相好”,是恋人。所以,这里的“只许”,是男女情人之间撒娇的意味很浓,只不过是男人在向女人撒娇:

苎萝山下花藏路。只许流莺来去。

吹落梨花无数。香雪迷官渡。

浣纱溪浅人何许。空对碧云凝暮。

归去春愁如雾。奈五更风雨。

苎萝山下花藏路。只许流莺来去

“苎萝山下花藏路。只许流莺来去”,苎萝山下的小路被花草掩盖,只有流莺可以自由地飞来飞去。

所谓“花藏路”,真的美,就差说“金屋藏娇”了。一句,“只许流莺来去”,这么美的地方,我只允许流莺来去自由外,出了你,任何人都不能出入。

“吹落梨花无数”,风吹落了无数的梨花,又到了暮春时节,人生又有多少个春天呢?而人的一生,又有多少青春年华呢?

“浣纱溪浅人何许”,你当年浣纱的小溪,溪流已经很浅很浅了。只是,你又去了哪里呢?

已经,“浣纱溪浅人何许”,可以很明确的知道,词人怀念的所谓“故人”,就是自己的情人。

5. 枝头只许栖幽鸟,燕子来迟,宋琬

这首明末词人宋琬的《采桑子·梅花》,在众多的“咏梅”诗词中,别出心裁。它是一首“咏物词”,以“仙女”来比拟“梅花”,用“只许”是自然而然的:

试将风格閒评品,谁得相宜。

谁得相宜。

除却湘妃定洛妃。

枝头只许栖幽鸟,燕子来迟。

燕子来迟。

不见云英未嫁时。

谁得相宜。除却湘妃定洛妃

“试将风格閒评品,谁得相宜”,闲来无事,尝试对梅花的风格进行一番品评,看看谁能够真正与梅花的高洁与美丽相匹配。

“谁得相宜。除却湘妃定洛妃”,那么是谁能够真正与梅花的高洁与美丽相匹配呢?除了泪洒斑竹的“湘妃”,那一定是“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洛神”。

“枝头只许栖幽鸟,燕子来迟”,当它盛开的时候,它那清幽和高洁的个性,它的枝头只允许幽静的鸟儿栖息。只可惜燕子来得太迟了。

“燕子来迟。不见云英未嫁时”,“云英未嫁”,典故出自唐代诗人罗隐的《赠妓云英》,中有“我未成名君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这里“云英未嫁时”,指的是人生最美的年华。只可惜燕子来得太迟了,它懊悔啊,没有看到梅花怒放的盛况。

枝头只许栖幽鸟,燕子来迟

一句,“枝头只许栖幽鸟”,表达了梅花像仙子一样孤傲,一样高洁,一样清幽。只有孤傲的幽鸟可以亲近,不允许有凡鸟俗人靠近。

6. 满城桃李争春色,不许梅花不成雪,陆游

这首大诗人陆游的《庚子正月十八日送梅》,是历代“咏梅”诗词中别出一格的作品。它表达的是对“落梅”的同情和对梅花的珍惜,更是对梅花,“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精神的一种赞扬:

满城桃李争春色,不许梅花不成雪。

世间尤物无盛衰,万点萦风愈奇绝。

我行柯山眠酒家,初见窗前三四花。

恨无壮士挽斗柄,坐令东指催年华。

今朝零落已可惜,明日重寻更无迹。

情之所钟在我曹,莫倚心肠如铁石。

满城桃李争春色,不许梅花不成雪

“满城桃李争春色,不许梅花不成雪”,现在的这个时节,正是满城桃花、李花争相盛开的时候。而老天,却不许梅花继续盛开,而是让它像雪花一样,纷纷落下。

“世间尤物无盛衰,万点萦风愈奇绝”,世间美好的事物都有盛衰,梅花飘落也不足为奇。值得称奇的是梅花迎风飘散,千朵万朵,宏大至极,凄美至极。

“今朝零落已可惜,明日重寻更无迹”,今天梅花的凋零已经令人惋惜,明天再去寻找,可能连痕迹都找不到了。

一句,“不许梅花不成雪”,诗人在质问苍天,为什么对梅花如此不公,到了百花争艳的时候,它却像雪花一样飘零。一个“不许”,刻画了苍天残酷、冷冻的形象,真是入木三分。

7. 晚风不许鉴清漪,却许重帘到地垂,杨万里

这首宋代诗人杨万里的《晚风二首·其二》,以一种拟人的手法来描写“晚风”,从这种“不许”、“却许”的用词,是将“晚风”以一种女性的角度来写,写得特别的唯美和婉约,非常值得一读:

晚风不许鉴清漪,却许重帘到地垂。

平野无山遮落日,西窗红到月来时。

晚风不许鉴清漪

“晚风不许鉴清漪,却许重帘到地垂”,晚风像一个娇嗔的美女,不允许水面平静如镜,照出清晰的倒影,却允许厚重的帘幕垂落到地面。反正,一切都看她的心情。

“平野无山遮落日,西窗红到月来时”,空旷的原野没有山遮挡,夕阳的余晖一直照到西窗,直到月亮升起。

可纵使“晚风”不许这,不许那,可她无可奈何西窗的红日,还有晚上升起的明月。女孩的娇嗔,也只对心爱她的男友有用。

当然了,这首诗的政治意味,暂时不在这里讨论。

8. 美人自古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赵艳雪

悼亡诗,作为一种体裁,历来名篇不少。而这首清代女诗人赵艳雪的《和查为仁悼亡诗》,可以说是一首不可多得的悼亡诗精品。把女性对逝者的痛惜,哀思与怀念,表达了非常唯美和婉约:

逝水韶华去莫留,漫伤林下失风流。

美人自古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

美人自古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

“逝水韶华去莫留,漫伤林下失风流”,“林下失风流”,典故出自“林下风韵”,明代徐渭的《跋书卷尾一》,其中提到“谢道韫,虽是夫人,却有林下风韵,是谓秀中现雅”。指女子态度娴雅、举止大方,也形容人或事物在自然环境中展现的美好风采和独特韵味。

就像时光如流水般逝去,无法挽留一样。我们也不要为逝去的风流才情而伤感。为什么呢?

“美人自古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自古以来,美人和名将都难以长寿,人们难以见到他们能够生活到老,直到头发白了。

一句,“不许人间见白头”,似乎在感叹,也似乎在抱怨,抱怨苍天是何等不公,难道名将美女,就因为他们才华横溢,就必须早逝吗?

一个“不许”,诗人是在暗示,苍天就像小女孩一样幼稚,一样冲动,一样不可理喻。

0 阅读:0
快乐鉴骚词

快乐鉴骚词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