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最喜欢的一碗汤!每天一小碗,脾胃好了,生病少了

素问轩分享 2025-04-17 17:28:44

最近的天气就像是过山车,今天有30多度,过几天就要降温了,这时候就很容易生病。

包括我在前几天的文章里也有提到,在门诊碰到一个孩子甚至最近一个月反复呼吸道感染3次。。。

孩子反复生病,说白了就是免疫力低下,也就是中医说的正气不足。

正气从何而来?一部分来自先天之本肾,一部分来自后天之本脾胃。

绝大多数的孩子,病因都是脾胃虚弱,因为脾胃虚弱所以容易生病,容易外感,又因为脾胃虚弱正气不足,所以病邪缠绵不去,留下各种咳嗽、鼻塞等问题。

这里就要讲到很多家长容易陷入的一个误区,那就是觉得虚了就是要补。

我见过不少家长,每天吊着花样做菜,三餐营养均衡搭配。但看起来没什么起色,孩子胃口越来越不好,经常积食便秘,体质差爱感冒,过敏性鼻炎也加重了。

给孩子吃各种增强营养的食物,这没错,但这一切的前提都要脾胃能够消化得了。

本就脾胃功能虚弱的孩子,无力把水谷精微转化为身体可用的气血,反而会变成垃圾毒邪堵在身体里,积而成滞。

而且生病会耗散津液。尤其是在发烧的时候,大量津液被蒸发,阴精也会受到损伤。发了一场大汗后,伤的不仅是津液,还有“气”随津脱。

那么饮食上,兼顾好消化和补津液这两个特点,又平和适合大家经常吃的,小面汤就特别值得推荐了。

第一,小面汤是面粉制作的,原料是小麦。

小麦色黄,味道甘淡,能入脾胃。

《本草备要》也记载,面粉甘温,能补虚养气,助五脏,浓肠胃。

第二,要用全麦面粉,含少量麸皮的最好

麸皮,也叫麦麸,就是小麦精加工后被脱掉的那层皮。因为口感粗糙、没有营养,所以直接被丢掉,或做成饲料喂猪,这简直是“取其糟粕,去其精华”。

在自然界,很多植物的皮和肉是一对阴阳,这两者多是起到互相平衡的作用。

中医认为小麦“面热、皮凉”。《随息居饮食谱》也有记载:面,味甘,性温。补虚乏,实皮肤,厚肠胃,强筋力。

而麦麸则恰恰相反,它是味甘、性凉,有除热、止渴、敛汗、消肿之功的。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北方地势高、气候燥、更寒凉,所以吃面食没什么问题,性温,可以强力气、厚肠胃。

但雨水多,多湿多热的南方,这么吃就有问题了。

因为去掉麸皮的面是性热的,黏滞的,热则壅滞动气,“能助湿热,时感,及疟痢,疳疸肿胀,脚气,痞满痧胀,肝胃痛诸病,并忌之。”

因此在选面粉的时候,一定要选含少量麸皮的全麦面粉,平衡其热性。

第三,过程中面粉需要醒面,进行二次发酵

中医认为,发酵的食物可以更好地促进消化,帮助脾胃运化。

发酵的过程就像一个微生物的小型处理器,去其糟粕增其精华,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率,去掉干扰消化吸收的物质,还能改变性质,把部分淀粉转化为小分子糖,更利于人体吸收。

对于脾胃虚弱,运化津液能力差的人而言,虽然水果、莲藕之类的食物也可以补充津液,但还是需要力量去运化,但小面汤可以直接快速地补充到津液,身体有了足够的津液,原本动不了的脾胃也会开始运化,四肢也会更加温暖有力量。

示例图和成功的小面汤还是有一定差距,成功的小面汤要像把挂面掰断放进锅里煮熟的样子。

小面汤平和,好消化,滋养脾胃,无论是阴虚体质、阳虚体质、痰湿体质,还是气虚体质、血瘀体质的人都是适合喝的。

因此,把它作为生病后的食疗是很适合的;还有长期便秘、羊屎蛋问题的,也可以试试小面汤,能滋润和疏通胃肠道,让身体垃圾被轻松地排出来;有点积食的时候,也可以喝小面汤,能让堵住的胃肠转起来。

有慢性咳嗽、鼻炎的孩子,身体的津液和脾胃的运转能力多少是不足的,这时候可以把小面汤作为一个辅助的饮料,给身体补充一些能量。

但是要注意,有对小麦过敏的,是不能喝的。

建议早上喝。早上7到9点是胃经当令的时候,用小面汤来养脾胃生发胃气,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但如果你一边吃调养脾胃的食物,另一边还是不改变生活习惯,熬夜、暴饮暴食等等,调理好的概率很渺茫。还要注意反馈式喂养,要配合适当的运动。

正所谓“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其实养好脾胃很简单,但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是需要我们一直坚持下去的事。

4 阅读:1320
素问轩分享

素问轩分享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