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临床十年后重读《伤寒杂病论》的新心得(7.61~7.65)

梁老的笔记 2024-02-24 01:28:10
7.61汗家重發汗,必恍惚心亂,小便已陰疼,與禹餘糧丸。汗家就是容易自汗、盗汗的人,此类人素体津液不足,此时再发汗,血中水不足,于是就出现心阴阳两虚、虚阳浮越的恍惚心乱,临床一般表现为经常胡思乱想。 “小便已阴疼”是禹余粮丸的主证,意思是有小便之后才出现阴疼的情况,且小便清长,因阳浮气弱,水行气阻,不能随便随通而引起疼痛,需要与炎症引起的小便疼做鉴别,边小便边疼这是尿路感染,并非是禹余粮丸的使用场景。 因为汗家重发汗,所以此证脉像会见于浮取虚大濡缓,沉取滑利而微。 并不是说汗家感冒了就不能用发汗法,必须用汗法的时候可以少量多次的服用桂枝汤,并且及时喝稀粥固护肠胃津液。 【禹餘糧丸方】禹餘糧四兩 人蔘三兩 附子(生)二枚 五味子三合 茯苓三兩 乾薑三兩上六味,蜜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除了《长沙古本》和《桂林古本》有此方,其余版本均缺此方。也没找到有历代医家使用此方的经验。本人也没有用过此方,故且以方论方来阐述一下。 从生附子:干姜=2:1看此方,属于卫阳不足、命门火衰而引起的出汗;禹余粮清浮热以镇纳虚阳,敛减脾阴而交通心肾;附子、干姜温脾固肾、补卫气;五味子巩固心肾二阳,收气生津;茯苓利水,同时导心气下行以温肾阳。 7.62病人有寒,復發汗,胃中冷,必吐蚘。病人有寒,指内有里寒,里寒很盛再发汗散热,消化系统会更冷,胃冷导致蛔虫往上走而吐出来。现代生活环境干净很多,吐蛔者很少,更多的表现为胃气上逆而呕吐。 以上为发汗9禁,也可以说是“麻黄9禁”,概而言之就是津液虚、血液虚、有里寒、组织枯燥都不可发汗,所以临床上病人应该要用汗法的时候,一定要去考量有没有不可发汗的情况,如果有就不能冒然用汗法,需要改用其他治疗方案。 7.63傷寒,未發汗,而復下之,此為逆也;若先發汗,治不為逆。本先下之,而反汗之為逆。若下之,治不為逆。此段前半句很好理解,伤寒应该发汗后再用下法,如果先用下法则为逆治,这个整个《伤寒杂病论》的大原则。 后半句就不怎么好理解了,参考上半句,既然先下后汗为逆,这里为什么先汗后下又为逆呢?其实二者的前提条件不一样,前半句以伤寒为前提,后半句以杂病为前提。举个例子就容易明白了,小孩子疳积引起发烧,如果用汗法是没办法退烧的,反而会导致肠道更干发烧更厉害,此时应该根据阳明病的原则解经热或者腑热,病则愈,此时则不为逆治。当然,不以阳明病论治,以后世方治疗疳积也能起到同样的作用。针对疳积,本人觉得后世方来得更加安全,对于现在普遍阳虚的孩子来讲,在某些场合经方还是太猛。 7.64傷寒,醫下之,續得下利,圊穀不止,身疼痛者,急當救裏;後身疼痛,圊便自調者,急當救表。救裏宜四逆湯,救表宜桂枝湯。本条明确了一个治疗原则,如果有里虚严重的情况,即使有表证,也需要先治疗里证,然后再治疗其表证。 因为下利不止,营养流失严重,又完谷不化,肠胃不吸收,二者共同导致肌肉组织缺乏必要的营养,所以肌肉会疼痛,这个时候应该急用四逆汤系列的要救里,如果大便正常了,仍然有身疼痛,说明表证未除,此时就才可以解表。 这段其实暗藏两个意思,第一个是误下之后如果出现下利清谷,下利不止的情况下,需要先救里,把里面的虚寒症状去掉,如果还有身疼痛的表证再治疗表证;第二个,很多情况下,误下也不一定会出现下利清谷的情况,如果误下之后大便仍然能自行调节的话,就能治疗表证。 7.65病發熱頭痛,脈反沉,若不差,身體疼痛,當救其裏,宜四逆湯。《少阴篇》言“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此条实际上是在讲少阴感冒的误治。 “病发热头痛、身体疼痛”确实是表证,但此脉沉并非脉浮,本应用麻黄附子细心汤,医家却忽略了“脉反沉”用了桂枝汤之类的发汗药,不仅表证未除,反倒引起发汗而导致里虚。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因为此病内有水饮,《金匮》言“脉得诸沉,当责有水”,前面有强调,内有水饮的情况下不能用发汗的方法,只能利小便,因此这里发汗不仅没好,反倒引起里有虚寒,所以出现身体疼痛,需要用四逆汤治疗里证。
0 阅读:2

梁老的笔记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