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常会不久前结束了,而会议上对房地产的定调也将是将来一段时间非常重要的方向,而对楼市的表态,也引发了全网的热议,不管你是想买房的还是想卖房的,如果不了解里面的定调和说法,那你大概率将来会吃亏,就像指南针一样,后面几乎所有城市的政策都会按照这个定调去走,谁最先出政策跟上节奏,那就是谁的觉悟更高了,相信体制内的人都懂得。
就在3月22号,国常会正式召开了,其中提到房地产的重点内容有几方面,有一些老说法,也有新的方向。首先就是强调了房地产产业链的重要性,跟老百姓和经济息息相关,给了这个行业肯定。其次,提到了去年各地楼市调控、保交楼等一系列举措,守住了不发生风险的底线;第三,要进一步优化房地产政策,持续抓好三保工作,刺激潜在需求,加大高品质住房供给,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第四,要适应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变化,加快完善市场+保障的住房供应体系,改革商品房相关基础性制度,着力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可能大家都感受到了,去年的救市发文已经是按千次来计算了,一线的老大哥也纷纷下场,虽然现在一线还穿着秋裤,但是很多小弟早就已经脱掉底裤了,因为房地产需要的是软着陆,硬着陆的话大家的财富都会一夜缩水,这肯定不是高层希望看到的,而且涉及到民生和保交楼的底线,也不会让这个事情轻易发生。所以只要楼市还没完全企稳,那接下来的救市政策还会挤牙膏式的出台,因为这个行业是蓄水池,不是说不要就能不要的,上百万亿的资金都沉淀在这里面,这还不算支柱的话,其他行业估计也不敢说自己是柱子了。
根据统计局的数据来看, 2022年,房地产增加值达到了7.38万亿元,占GDP比重上升到6.1%。如果算上建筑行业占比的6.9%,广义房地产行业占比达到了13%,所以可以说是妥妥的经济支柱。而房地产从业人员大约有1300万,建筑业有5800万人,这些都跟房地产的兴衰息息相关。
所以如果你现在还想买房,确实还可以再等等, 政策的福利还没释放完,包括一线的限购解除,也是一个大的趋势而已。因为现在就剩北上深还有限购松绑的吸引力了,广州还保留了120平以下的核心区限购,其实也就是最后一条底裤了。而会议里提到的守住了系统风险的底线,其实也就说明了这轮的救市不是要去刺激房价再度上涨,而是要保住软着陆的底线,减缓下跌的加速度而已,相当于给了一个个降落伞,知道你会降,但是就要缓慢的下降,挤牙膏式的操作就相当于路上又加了一把把降落伞,所以一线才没有一撸到底直接松绑。
而会议中提到的要进一步优化政策的定调,其实咱们也说过很多次了,去年也提到了要做房改2.0的操作,让有钱人可以买很贵的商品房,普通低收入者或者无房人就老老实实住保障房。很明显接下来楼市的政策还是会继续刺激,因为楼市政策要应出尽出,当然很多二三四线城市已经脱掉底裤了,现在就剩四位老大哥和少数的省会城市还穿着裤子了,所以我们的观点一直都是,北京和上海没有完成政策松绑触底之前,这轮楼市就不要谈价格到底部了,因为大家对一线还是有些信仰的,毕竟,过去二十多年的上涨经验,用着三年的时间就打破了那肯定需要一线震撼的东西出现了。
而如果一旦放开,市场销量必然会出现短期回暖,但是还是那个循环,底部和刚需的需求没有办法支撑中长期的销量回暖,而北上深一直在让广州试探市场,其实也是担心底牌都出后传统调控的机制就更少了,那就能挤牙膏一阵子,用时间换空间,先拖住底观察一阵子。因为现在是想刺激刚需和潜在的购房需求,但是不愿意大幅度降低地价和房价,希望大家还能承受过去高房价下的高杠杆操作,当然,这几年观察下来,新的购房者不干了,不愿意为过去溢价出来的房价买单了,加上高利率的负担,反而使老业主也在加速提前还款和卖房了,相当于大家都抛售,新房和二手大家都难卖了。
所以现在来看,一个是限购这种操作肯定还会进一步的铺开,其次是利率还有下降的空间,包括商贷和公积金,这点大家还是可以期待下,当然存款利率会先于贷款利率之前下调,大家想靠存银行赚利息也越来越难了,所以大家最近也发现,保险公司活的更滋润了,很多人不买房不存银行后,都把钱转头给到了保险公司求一份长期保障了,可以说是闷头在赚钱了。而现在的市场确实不缺房子,但是好地段的好房子是永远稀缺的,如果配合更多好的权益,相信有钱人还是会入场的,所以这是后续政策的重点之处。
所以现在大家慢慢会发现,很多地方都在把压箱底的地块拿出来了,因为郊区的地拿出来也没有什么房企来拍了,要拍也就是左手倒收右手的城投或者国央企来拿,但是核心区域压箱底的地块拿出来后,各家房企还是会拼一把去拿地,因为这些未来都是有比较确定的溢价率和预期的,有钱人确实不差钱。拿招行的数据来说,截止2023年底,招行个人客户资产管理总额达到了13.32万亿元,其中总资产超50万元的金葵花个人客户的资产就达到了10.82万亿元,而这些客户只占到招行个人总户数的2.35%,说明剩下的97.65%都是比较穷的人,这已经不是二八定律了,而是二和九十八定律了,前2%的人掌握了超80%的财富,想想还是挺震惊的,如果再细分一下,把个人资产门槛提高到1000万的话,这部分的人群达到了14.88万人,比2019年底还多了82%,有钱人更有钱,穷人还是稳得的穷。
而会议中还提到一个基础性制度改革,其实很明显,会包括大家一直吐槽的预售制度度,当然还有类似土地出让、税收、产权制度等,因为过去楼市高涨的情况下,掩盖了这些制度背后的问题,因为增长大于一切,经济发展大于一切,而当楼市下行后,这些问题弊端就暴露出来并且被放大了,当然,新的时期要有新的制度,不是说过去的制度不好,而是不适应当下的现状了,就像一直在说的保交楼,其实本质还是咱们的预售和监管不够完善,给了房企钻空子的空间,而三高模式只能建立在房价不断上涨的前提下才玩的转,一旦没有预期了,暴雷将是普遍性的,所以头部房企的暴雷不能把原因完全都归咎于房企,所以后续的制度改革已经是箭在弦上了。
所以大家把会议看下来,接下来的政策步伐可能会加快进度,因为政策能拉动房价上涨的可能性已经微无其微了,能提升一些销量已经算是非常不错了,就像北上放开限购,普通人也拿不出大几百万去买一套,还是那些有钱人或者有房人在互相交易提升销量,普通人已经卷不动了,很多中产也鸡不起娃了,因为发现鸡娃后的收益并不高,拿上百万送孩子出去留学,回来还是照样拿七八千一个月的工资,还不如把留学的钱留给孩子,都够孩子十几年不工作了,所以很简单,鸡娃的性价比不高了,那也意味着北上的户口和房子的吸引力其实也打折扣了,上了清华又如何呢,没有家庭背景的资源,多数人在工作的时候还是泯然众人矣,哈佛大学都报考去街道办了,可以看出外部的就业稳定和压力又多么的大。
所以,如果现在还是想买房的,其实就是两种情况,一种是还想卷一卷的,那就只能认准核心城市的核心区域;另一种就不卷了,卷铺盖回老家买个房子安安稳稳的过一辈子;如果是夹在中间的是最尴尬的,核心区域的买不起,老家又不愿意回去的,那只能继续熬时间了,多数人就是这样不上不下的状态,有的买了郊区的房子,但是一直套在手里,卖不出去、住起来又不方便,彻底沦为房产中的鸡肋房子,被套牢的感觉还得持续很长的一段时间,当然,多数人都是普通人,干不了啥惊天动地的大事,也不想干啥大事,保住一份工、拿一份工资,不乱折腾,其实这辈子就过去了。
所以适当提高分配制度和体制外的稳定性是这轮楼市的政策外的重点操作,要刺激普通人买房,得让他们老婆孩子热炕头,再配个相对稳定的工作就行了。而那些富二代,只要不创业、不炒股、不赌博、不吸毒,基本这辈子也就无忧了。当然,未来说不定以后还要加上一条,不乱买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