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其不意,曹操闪电战取徐州收降关羽,因衣带诏袁绍盛迎刘备

熠彤说历史 2024-11-25 16:08:47

200年正月,衣带诏密谋泄露,在许都的董承、王子服等皆被诛杀,夷三族。(《后汉书·孝献帝纪》)

(许都衣带诏参与者被诛连三族)

不用说,刘备参与衣带诏的事曹操知晓了,必会拿来给徐州自立的刘备,扣上反贼的帽子。

让天下人都知道,以师出有名。

然而事物都有两面性,他没想到,正因为此,使刘备在天下诸侯眼里,成了用来对抗曹操,非常有价值的香饽饽。

我们先来看,曹操此时征刘备,是如何的出其不意。

刘备坚信曹操不会亲征

(刘)备初谓公(曹操)与大敌(袁绍)连,不得东,而候骑卒至,言曹公自来。(刘)备大惊,然犹未信。自将数十骑出望公军,见麾旌,便弃众而走。--裴注《三国志·先主传》引《魏书》

刘备认为曹操要在官渡,备战即将大举南下的袁绍大军,不会亲自东征徐州。

(刘备不亲眼见都不信曹操会亲征)

等到斥候来报曹操亲自带兵杀来了,刘备很惊讶,都还不相信,还自己带了几十骑前往察看,要弄清楚曹操究竟有没亲自来。

这就描写出了,刘备对曹操不会亲征徐州的坚信不疑,完全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正因为曹操没按常理出牌,引发刘备的误判,必然对徐州的布防,没达到能应对曹操亲征的程度。

于是,其行事战略,就会有一些嚣张、冒进。

反正你现在也抽不出时间亲自来打我,我就招惹你难受,你能拿我怎么嘀?

比如劫掠、滋扰曹操地盘的范围就很宽。

初,建安五年(200年),时(夏侯)霸从妹年十三四,在本郡,出行樵采,为张飞所得。--裴注《三国志·夏侯渊传》引《魏略》

由于曹操在200年正月便攻下了徐州,从官渡出征,到返回,前后不到一个月。

故张飞到夏侯渊的家乡谯县,劫得夏侯女的时间,也刚好是在200年正月。

(200年正月局势图)

现在的亳州到沛县,相距260多公里,还是挺远的。

在刘备确认曹操亲征之时,张飞等出掠军团分散在远方,有可能还没返回。或许当时小沛守军不足,也是刘备不战而逃的一个重要原因。

总之,曹操亲征徐州,完全在刘备的预料之外,从而没有相应的准备,达到了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战略效果。

曹操对亲征的当机立断

刘备何许人,对局势的判断是有充分依据的。

鉴于当时袁绍的压力,曹营大佬、谋士也几乎都是反对曹操亲征的。

他和曹操,是那个时代的顶尖高手之间的过招,还是曹操更胜一筹。

官渡,中军大帐。

(曹营召开高级会议)

曹操说出自己打算亲征刘备的想法,诸将都反对,道:

“能与您争天下的人,是袁绍。

现在袁绍大军南下在即,您怎么能去东讨刘备呢?

万一在您攻打刘备的时候,袁绍从后夹击,我们将陷入进退两难的局面,到时该怎么办呢?”

曹操道:

“刘备是人中之杰,如果不早点解决他,必为后患。袁绍虽然想打我,但做事犹豫拖拉,必定不会动。”

(《三国志·武帝纪》)

这个想法太冒险了,涉及到曹营上下所有人的命运,诸将力争,一时没能决定下来,搞得曹操自己也开始拿不定主意了。

(只有郭嘉支持曹操亲征)

等众文武散去,他召来亲吏、司空军师祭酒郭嘉,问问他怎么看。

郭嘉与众不同,支持曹操:

“袁绍做事迟缓多疑,肯定不会那么快打过来。

刘备刚得徐州不久,人心还没来得及都归附,抓紧时间急攻他,一定能成功。

现在是时机转瞬即逝,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千万不能错过了!”

(裴注《三国志·郭嘉传》引《傅子》)

听完郭嘉的话,曹操当机立断,立即出兵。

与袁绍的瞻前顾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刘备不战而逃

高手对招,一出手相互之间便知胜负。

刘备带着几十骑来观察曹军,眼睛揉了又揉,确定看到了曹操的帅旗。

也是当机立断,不回小沛城了,直接北上青州投袁谭。

(刘备果断带几十骑北逃)

但肯定还是派了亲骑,去通知彭城相麋芳、下邳相关羽、在外的张飞,以及小沛城文武诸将北撤的。

所以,张飞、麋芳,小沛城内的孙乾、简雍等,都先后成功抵达河北。

大家都顾着各自逃命,刘备的妻儿就是累赘,留了下来。

泰山附近的嬴郡太守麋竺,也弃官重新跟随了刘备。

正因为做事不犹豫不决,虽刘备辛苦得到的徐州一下子又丢了,但骨干主力保存了下来。

只有下邳的关羽,不知是距离太远,得信时已经来不及走了,还是耻于不战而逃,留了下来。

小沛保卫战

刘备出逃,小沛城依然发生了战斗。

(小沛人仍然对曹军进行了抵抗)

夏侯氏出自鲁国,分布在曲阜、泗水一带。秦末夏侯婴便成长在当时的沛县,汉末的小沛。

这一带才是夏侯氏的根基之地,汉末兴起的谯县夏侯氏,只是夏侯婴后代的一支。

夏侯博应该就是小沛本地豪族,敬重刘备,被招为将领。

城里刘备的嫡系都跑了,夏侯博等小沛人,却没有直接倒戈投降。

与强大的曹军发生了战斗,但终究是以卵击石。

城陷,夏侯博在战斗中被“生擒”。

郭嘉亦劝公,遂东击(刘)备,破之(小沛城),生禽(擒)其将夏侯博。--《三国志·武帝纪》)

曹操收编了小沛兵马,并获取了刘备的妻儿。(《三国志·先主传》)

小沛人对得起刘备。

(刘备曾经很受小沛人爱戴)

刘备在小沛多年积攒的恩德,也到此耗尽。

下邳保卫战

与198年东征吕布一样的线路,曹军接着进彭城,直取关羽的下邳城。

(刘)备将关羽屯下邳,(曹军)复进攻之,(关)羽降。--《三国志·武帝纪》)

双方爆发了战斗。

曹公禽(擒)(关)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三国志·关羽传》

“擒”字,表示关羽也是被曹军抓获的。

没有张辽劝降关羽的桥段,就是敌我兵力悬殊,纯打不赢,被抓投降。

刘备已逃,关羽本就与曹操有交集,其中郎将还是曹操所拜封(《三国志·张飞传》),很清楚这也是位明主,投降没什么心理压力。

而曹操也很欣赏关羽是个人才,晋升他为偏将军,对其很偏爱。

昌豨坚守东海

昌豨叛为(刘)备,(曹军)又攻破之。--《三国志·武帝纪》)

曹军向昌豨的东海国,也发起了进攻,并打败了昌豨。

但因为曹操现在没那么多时间慢慢打,要急着赶回官渡,并没能降服或者消灭昌豨。

昌豨退守到东海郯县的三公山,利用泰山贼擅长的山地战坚守。

(昌豨败而坚守未降)

直到下一年,仍还是与曹操保持着战争状态。

201年九月,张辽与夏侯渊合击昌豨不下,直到张辽只身上三公山,才劝降了昌豨。(《三国志·张辽传》)

现在这战,正是诸葛亮《后出师表》所说“五攻昌霸(昌豨)不下”中的第三次。

但昌豨此战,也已被压制得翻不起大浪。

曹操没在他身上耽误时间,退兵返回了官渡。

袁绍隆重迎接刘备

公还官渡,(袁)绍卒(最终)不出。--《三国志·武帝纪》

果如曹操和郭嘉所料,直到曹操闪电战快速再次平定徐州,返回官渡,袁绍没有趁机出兵南下。

然而又很快于200年二月就出动了。(《三国志·武帝纪》)

袁绍在瞻前顾后什么,以至于错失这样的良机?

至于小儿子生病什么的,就看看好了。如果真这点出息,也能打败公孙瓒,做河北之主,哪成功也太容易了。

他犹豫的是“师出有名”。

袁绍虽强,但曹操毕竟代表的朝廷,打曹操就会被曹操像对袁术一样,扣上逆贼的帽子,“挟天子以令诸侯”群起而攻之。

(瞻前顾后的袁绍)

他也想过称帝,打出改朝换代的旗帜,正式与汉朝抗衡。但试探手下,都反对,只能是杀了提出方案的主簿耿苞,推卸责任。(裴注《三国志·袁绍传》引《典略》)

现在参与过衣带诏的刘备,逃来青州,让袁绍看到了“师出有名”的新办法。

先主走青州。青州刺史袁谭,先主故茂才也,将步骑迎先主。先主随(袁)谭到平原,(袁)谭驰使白(袁)绍。(袁)绍遣将道路奉迎,身去邺二百里,与先主相见。--《三国志·袁绍传》

刘备曾举袁谭为茂才,可以解释袁谭迎他的原因。

但就这样,能让袁绍先派将领,从平原到邺城一路接待,然后又亲自离开邺城,出城两百里相迎?

或是贪图刘备那点兵?和袁绍十几万大军相比,那算啥?

“刘皇叔”?就更扯了。

(刘备成为诸侯对抗曹操的吉祥物)

正是文首提过的,曹操给刘备扣上了“衣带诏”谋反的帽子,天下皆知。换个角度,就是刘备代表了汉献帝诛杀曹操的愿望。

袁绍现在大张旗鼓地,高规格接待刘备,也是做给天下人看。

奉迎刘备,就是承接了献帝的意旨,可以奉诏讨伐曹操了,师出有名。

所以,一迎到刘备,就立即对曹操开启了大规模征讨。

总结

汉末这场经典的闪电战,曹操将善打运动战的优势,发挥到了极致。

我们也可以从曹操、刘备做事的果断,和袁绍瞻前顾后、优柔寡断的对比,学到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

性格决定成败。

0 阅读:14

熠彤说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