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发现没,今年农村的中老年人似乎变多了,甚至还出现了一些年轻人的身影。
有的是主动选择回家乡,过上诗与远方,远离尘嚣的生活,但大多数是被动的,在城里实在是找不到工作了。
前一段时间和一位在地铁上班的朋友聊天,他说今年地铁的高峰期客流变少,但是平峰期的人变多了。
高峰期客流少是因为上班的人变少了,而平峰期人变多,一是外出游玩的人变多,二是大家都在找工作的路上。
要是两三个月都没找到工作的话,存款也耗的差不多就会选择回老家先待上一段时间,慢慢地回农村的人就变得多起来了。
2023年我们的城镇常住人口已经高达93267万人,乡村常住人口47700万人,目前我们的城镇化率为66.16%
已经接近70%,对于我们这种发展中大国来说基本上是到尽头了,毕竟农村的老人是不可能来到城里生活的。而随着城里工作逐渐饱和,未来五年内,逆城市化发展将会是一个小趋势。如果说拉动GDP的三大马车是:投资(基建+房地产)、出口、消费。那么最能提供就业的则是前面两项,出口和投资。二十年前,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加入世贸,除了要加入到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之外,扩大就业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外贸行业大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万千青年农民进厂打工,虽然后面又诞生了留守儿童等社会问题,但起码大家都能找到一份谋生工作了。这几年的出口数据虽然有下滑,但其实总体还算稳定,不至于下滑太多,关键问题是什么呢?生产的种类变了,从以前的衣服鞋子这些低端附加值产品,变成以通信、船舶、集成电路等高新科技产品出口。
温铁军老师是比较著名的三农学者,他比较早就看到了这一点,随着城里人口就业饱和,农民总有一天会回到农村。所以他这些年一直在呼吁振兴乡村经济,比如制定相关乡村扶持政策,加大财政补贴等等,包括今年的大会也一直在强调“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随着国家的大力推进,资源的倾斜,乡镇肯定是有一定机会的。但说句现实的,并不是所有乡镇都有机会翻身,也并不是回到农村就一劳永逸了。其实这样的路,不仅我们,当年日本也发生过。在1992年,日本泡沫经济破裂后,由于经济增长停滞,因此曾经吸纳了海量年轻人就业的三大都市迎来了劳动力过剩。日本当时为了分流城市的就业压力,采取一系列手段鼓励年轻人返乡就业,当时也被称作日本乡村振兴计划。1993年后,根据日本农林省统计,整个乡村振兴计划期间,总计有200万人回到乡村就业,东京连续三年人口负增长。但是日本的振兴乡村运动仅维持了7年,人口又开始主动往东京等大城市流动了。2000年的时候,日本的农村人口比例还有21%,而在2021年的时候农村人口占比8%。这就意味在这20年间,日本农村大量年轻人离开农村,涌向了城市。尽管日本的农业收入还挺高的,但日本年轻人仍毫不犹豫地逃离日本农村,说到底还是少子化以及人口老龄化。生育率下跌,农村很多医疗教育资源就很难成规模运营下去,为了教育,年轻人最后不得不再次选择回到大城市,加上老龄化严重,长久下去,农村人口就会越来越少。说到底,城市化就是一个循环的过程,从最初的城市化到郊区城市化,再到逆城市化,最后到再城市化。我最近在网上刷到一个争议很大的帖子:贴主表示,这两年房价跌得厉害,计划把一线房子卖了拿着几百万,回村里盖房子或者在县城买套房,躺平一辈子算了。下面的网友却吵起来了。有人认为:哪怕你现在不选择留到大城市,将来小孩也是会回来的!所以为了小孩也要撑下去,不要回老家躺平。但也有人说:人生就该享受,孩子有孩子的未来,难不成就为了孩子在城市做牛马一辈子?到底是应该回老家过躺平人生?还是继续留在城市做牛马呢?欢迎大家评论区一起讨论。
阿歪
哪有什么家乡。
俺读书少 莫用虚假低端信息植入俺大脑 回复 09-15 13:43
家乡不仅是空间改变,更是时间概念。你好,大槐树 。你好,昆仑山。你好……
用户11xxx64 回复 09-16 02:46
土地,亲戚,祖宗
欢乐谷
胡诌八扯
用户10xxx07
我也准备回乡下捡牛粪了
停止你的呼吸
小编应该是看到我了才写的这篇文章。
大哥
中企与外企一起上,就业、消费会更多,内资与外资一起上,就业、消费会更多
羽诺 回复 08-21 11:08
已经把外资赶出去了
风影
百花齐放
吃咸梅干变超人
百万
王诗武
回农村,种地,种蔬菜,水稻🌾。绝对有活路,真的。你信不。
柴圆滚滚看NBA
从农村来回到农村去,党和国家在哪里需要我,我就去哪里,坚决支持党和国家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