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巡抚丁宝桢,他的兄弟及后裔怎么样了?有一个是现代科学家

小姐姐讲史 2023-12-26 21:20:49

山东巡抚丁宝桢的兄弟及其后裔,就像倪大红老师所饰演的苏大强说得那样——都挺好!他们都爱丁宝桢研发的人间美味——吃宫爆鸡丁(Kung Pao Chicken)!

宫保鸡丁

在明朝,宫保本是对太子太保的尊称,到了清朝宫保则是对太子少保的尊称。为什么太子太保、太子少保被称为宫保呢?

我想,大概是太子住在东宫,太子太保就能称为东宫太保,太子少保也能称为东宫少保吧。无论是太子太保还是太子少保,都能简称为宫保哦。

丁宝桢生前是太子少保,死后追赠太子太保,他既符合明朝的宫保,也符合清朝的宫保。丁宝桢能文能武,竟然还是“食神”。

这点和伊尹有点像,那么我们能不能称他为小伊尹呢?似乎还真能这么说,因为他还发明了一道名菜——宫爆鸡丁!

宫爆鸡丁,准确地叫宫保鸡丁,他是由清朝丁宫保丁宝桢所独创的一道美味佳肴。

丁宝桢

他是贵州人爱吃辣的,祖上是江西人更能吃辣的,在四川总督的任上更是无辣不欢。

他大吉大利,天天吃鸡;他欢欣不已,常爱吃花生米。他将辣椒与鸡肉和花生米一起爆炒,形成了香嫩脆辣的一道美味。

这道美味,人见人爱,为了纪念他的美味,大家称之宫保鸡丁。后来,却以讹传讹变成了宫爆鸡丁。“爆”字也对,强调了制作方法。

有道是兄弟同心其利断金,丁保桢菜做得好,治家育后让人称道,其侄孙丁道衡,更是国之栋梁。

一、丁宝桢的大哥丁恩选及后人

丁宝桢,原名丁琼选,也就是说他的谱名就叫丁琼选。他有兄弟四人,都是选字辈的,分别是恩、卓、琼、魁。丁宝桢的大哥叫丁恩选,限于资料匮乏,丁恩选及其子孙信息不详。

丁宝桢家族世系

1854年(咸丰四年),二月二十七日,杨元保以"顺天成道,打富济贫"口号起事。杨元保贵州独山上司拉旺王龙播让村人,与之起事的还有肖水家、刘中林、王敷国、舒光富、舒明新等人。

咸丰四年(1854)五月十八日,杨元保、王敷国、舒明新失败被杀。舒明新是舒光富的儿子,舒光富假装是卖布的逃到贵州遵义梓潼县。他发动杨凤起事,杨凤原名杨龙喜,杨龙喜本是衙役,因看不惯知县的贪墨腐败,知县向他索贿又不成,要惩罚他。他逃到了外地,一遇舒光富,两人惺惺相惜,杨龙喜奉他为帝,诈称是朱元璋的后代,要恢复大明,自任都督大元帅。

杨龙喜封吴三省为护国军师,率军六万余人围攻遵义府。34岁翰林院庶吉士丁宝桢丁忧在家,他一个书生看到遵义府危急。他与二哥丁卓选、四弟丁魁选商议,决定散尽家资,招募乡勇,护卫牛场镇。

商议这等大事,其大哥没有参与,推测其大哥应不在贵州或者其他什么原因。

二、丁宝桢的二哥丁卓选及后裔

丁宝桢的二哥丁卓选,自平杨龙喜以来,就紧跟弟弟丁宝桢。他们军旅生涯中戎马半生,兄弟同心,肝胆相照。历经大小战役数十起,他都是身先士卒,作战勇猛,立下了赫赫战功,赠振威将军,其事迹后裔不详。

振威将军

单说这振威将军在清朝级别很高,是从一品,赠官一般都是追授,属于荣誉性的加官。由此也可见丁卓选的卓越功勋,勇将的不二人选。

三、丁宝桢的幼弟丁魁选及后裔

丁魁选又名丁梅村,他跟着二哥丁卓选、三哥丁宝桢南征北战,也是一名智勇双全的将领。他因功被授予湖北荆州府知府,其后裔也深受丁文诚公影响,成为了名流,为国家、人民做出了贡献。

其子丁体文,先后在江西、贵州任职,历任候补知县、萍乡矿务局总办,贵州省请镇县代县长。

1、丁体文的次子

丁体文有子至少三人,推断我们所熟知的丁道衡排行老二,而丁道谦为三子。

1944年,父亲受聘到贵州大学中文系任教,全家迁到离贵阳十七公里的花溪镇静晖村。那年冬天,《贵州日报》的社长方梦苇托贵大文学院院长丁道衡的弟弟丁道谦转请父亲为《贵州日报》编辑副刊。——贵州省文史研究馆动静《贵州文化老人 | 微星耿耿 不暗不灭——纪念父亲蹇先艾》

丁道衡生于1899年11月4日,字仲良,根据伯(孟)仲叔季的排行,他应为二子。他出身书香门第,是典型的学霸考神,1919年他以全省第一佳绩考上北大!先上预科(大致相当于专科)再上本科地质系,1926年毕业因为成绩优秀被留校任教。从1927年5月9日,他参加了“西北科学考察团”,三年的辛苦考察,他一个年轻人独自在包头发现了白云鄂博大铁矿。他后来留学德国,获得博士学位,被聘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在欧洲各国与洋专家们相互学习。

丁道衡

“(七月)三日晨,著者负袋趋往,甫至山麓,即见有铁矿矿砂沿沟处散布甚多,愈近矿砂愈富,仰视山颠,巍然崎立,露出处,黑斑灿然,知为矿床所在。至山腰则矿石层累迭出,愈上矿质愈纯。登高俯瞰,则南半壁皆为矿区。”——丁道衡《绥远白云鄂博铁矿报告》

丁道衡与黄曦光伉俪

1938年12月,回到了最需要他的祖国,成为云南省建设厅总工程师(技正),在今天的普洱这个产茶的地方发现了金矿。新中国成立后,先后贵州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委员(相当于校长)、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贵州省人民政府委员、重庆大学地质系主任、西南行政委员会委员、重庆市第一届人大代表、重庆市人民委员会委员、重庆市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九三学社重庆分社副主任委员等职务。1944年丁道衡与小他13岁的黄曦光成婚,两人育有5个子女。丁道衡的长子成为地地道道的重庆任,他是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教授、华蓝集团顾问丁小中。

丁小中教授

丁小中谈到丁宝桢说,宝桢文化是织金宝贵财富,也是贵州的宝贵财富,跟是全国的宝贵财富。这个宝贵财富,要深挖掘、细研究,探求丁宝桢成功钥匙。

丁道衡56岁时,上级准备调他取地质部,不幸的是,在1955年2月21日晚,丁道衡突然脑溢血,虽经全力抢救,仍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他的去世,是科学界的一大损失,是我国的一大损失。

人民没有忘记,祖国没有忘记,就是全世界也没有忘记。2005年6月2日,国际新矿物命名委员会把在白云鄂博发现的稀土元素被命名为丁道衡矿Ce,以缅怀这位地质科学家所做的科学贡献。

2、丁体文的三子

丁体文的第三个儿子是丁道谦,丁道衡小14岁。与丁道衡这个地质学家不同,他是一名经济学家。他是科班出身,在著名大学——天津南开大学商学院经济系深造。毕业后,回到了贵州的家乡。从基层的公司专员干起,干到烟草专卖局计正,计正大概就是会计师吧。

经历丰富,能力超群,当过贵州大学副教授。贵州大学也许您可能陌生,但网红校长郑强,曾在贵州大学当过校长。历任贵州银行经济研究处处长、贵州省参议会参议员、西南财经大学图书馆馆长、中国民主同盟成都市科技委委员、中国民主同盟西南财经大学主委等职务。

他研究的经济,既不是宏观的也不是微观的,而是地方的。他热爱他的家乡,他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对贵州经济的研究之上,出版了很多专著,比如像《贵州经济研究》、《贵州经济地理》、《贵州地方财政概况》、《贵州的衣食问题》等经典研究成果。

三、丁魁选的女儿

丁魁选有一女儿叫丁体兰,她嫁给了陈夔龙(1857年5月25日—1948年8月17日)。贵州的陈夔龙祖上也是江西抚州的。他是个可怜的孩子,8岁丧父。他是个有志气的孩子,15岁考中秀才,18岁中举第一名——解元。

陈夔龙

29岁中进士,人聪明帅气,口才一流,曾是丁宝桢的幕僚。荣禄很器重他,推荐他担任顺天府尹,后担任河南布政使、河南巡抚、四川总督、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他是支持张勋复辟,只到1935年还不忘“皇家恩典”但他又很清醒,坚决不跟着溥仪做汉奸。在1948年病逝,活了91岁。1910年,作为侄婿的直隶总督陈夔龙亲自为过世的丁体常写墓志铭。

丁宝桢兄弟的子孙后代,秉承着先祖的期望,以丁宝桢为榜样,为国为民做出了贡献。尽管有的名冠华夏,有的默默无闻,但他们一直都在努力!我相信,怀揣梦想,学习榜样,不断努力才能改变命运!丁宝桢这位榜样永远值得我们却学习。

1 阅读:21

小姐姐讲史

简介:讲述精彩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