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唐诗中的地位很是特殊,说他是大诗人吧,只有六首诗作传世,说他不是吧,如果你能背诵十首唐诗,那其中肯定有他的诗,一首《登鹳雀楼》让他名扬千古;再加上那人人耳熟能详的《凉州词》,可以说边塞诗类无人能出其右,史称绝句压卷之章。
鲜有诗作传世,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有“孤篇压全唐”之称的《春江花夜月》作者张若虚,仅存诗两首,虽然现在也依然被称作大诗人,但是,如果要认真排起来,他同王之涣一样,怕也是有些底气不足的。
应该这么说,很多人的作品没能流传后世是一种普遍现象,特别是在毕升活字印刷术未发明之前,一般都是整版的雕刻后来刷印,就如同传统的年画,而能够出版之人毕竟是少之又少,大多是靠着有兴趣者的抄录或亲族后人保存传世。
但你自己看重的东西,视为至宝,却极少能由后人传世,除了奇珍异宝,后人大多是不感兴趣的,也许就当作废纸,三毛钱一斤地卖给收荒匠了,这怕又是一个普遍现象吧。
不管你方才再高,写得再好,作为没钱没地位的人是无法让自己的作品传世的,即使是有能力之人,也架不住时代的变迁和突如其来的变故。
如那被称为南宋四大爱国诗人中,我们只记得陆游、杨万里和范成大,至于那位叫尤袤的有几人能知,因为,他的作品就是家中火灾,全部作品和收藏化为乌有,所以,王之涣的作品少,不是个案,只能说他也是众多不幸人中的一员。
王之涣,字季凌,山西新绛人,曾任冀州衡水主簿,后辞官居家,又复出担任文安县尉,在任内期间去世,年54岁。
在高手如林的盛唐乃至整个诗歌史上,王之涣虽然只留有这区区六首诗,但却难掩其耀眼之光芒;然而,很长一段时间里,他的经历史传极少。
他的生平几无所知,不说正史《新唐书》及《旧唐书》中找不到他的只言片语,就连专门收罗唐代诗人传闻轶事的《唐才子传》,也只是八卦式地记了一个“旗亭画壁”的段子,出现了他的身影,所以,这位写出千古名句的诗人在历史上总是显得很是神秘。
直到上世纪三十年代,一个盗墓贼挖出了一篇墓志铭,是当时王之涣去世后,当时他的同僚靳能为他写的,墓志铭全文叫《唐故文安郡文安县太原王府君墓志铭并序》。王之涣生平这才有了较详细的记叙。
他的简历是再简单不过的了,王家原来也还算是名门望族,祖上也曾有人做过刺史级的高官,不过,到了王之涣出生之时,早已成过眼烟云了。
他自幼聪颖好学,少年时豪侠义气,放荡不羁,常击剑悲歌;后来他一改前习,虚心求教,不到 20岁便能精研文章,有文赞曰“孝闻于家,义闻于友,慷慨有大略,倜傥有异才”。
未及壮,便已穷经典之奥。到了中年,在十余年间,诗名大振,与王昌龄、高适等相唱和。
于仕途实在是乏善可陈,只知道他在30多岁时,担任冀州衡水主簿,这是官僚阶层中最低一级的官,而非一般的吏;但这是要有出身之人才能担任的,如考个进士之类,然而史上又无半点这方面的记载,所以,只能认为,他是靠祖荫,混了个这小官。
至于他为何不参加科举,是屡试不中,还是如后来的李德裕一样,不屑于参加,没人知道原因,但他的诗句在当时却被时人所认可,以至于在35岁时,还迎娶了衡水县令,他的上司李涤的第三女,这小女子年方二九,比王之涣小17岁。
要知道,王之涣在绛州早有妻室子女,那么这李小姐入门就只能是侧室,说白了,就是当个小妾,作为一县令之千金,肯下嫁于一个一文不名的落魄文士为妾,想来这王之涣当时的名望还真是不小。
不过,有一点可以推测,王之涣是否是以妻礼迎娶的这李三小姐,如果是这样的话,可能就有重婚罪之嫌了,古代男人不管你有多少个女人,但正妻只能有一个,在礼数上是有严格区分的,如果是停妻再娶不是不可以,但相关的手续是要办的,至少得回乡写一份休书吧。
王之涣在结婚当年便遭人诽谤而辞去官职,是何原因不得而知,如果猜想与这迎娶之事有关,倒也无不可,想这王之涣才高气盛,受到别人的嫉妒和诽谤当然是受不了,他也不适应这官僚的倾轧中的套路,面对波诡云谲的明争暗斗,他只有退避三舍,于是辞官对他来说,也就成为唯一之选择了。
史载他辞官后,“遂化游青山,灭裂黄绶。夹河数千里,籍其高风;在家十五年,食其旧德。雅谈圭爵,酷嗜闲放。”值得庆幸的是,小夫人在这期间,无怨无悔,安贫持家,不离不弃,跟着王之涣度过过了15年的清贫时光。
可惜的是,后来王之涣再入宦场,生活刚有了转机,却染病身亡,使李三小姐不到40岁而守寡,王之涣死后六年,她也因病而死。因王之涣有前妻,两人竟不能合葬。
正是在此同王之涣共同度过的那15年美好时光中,王之涣创作了流传千古的名篇,《登鹳雀楼》和《凉州词》。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现在如果教幼儿背三首唐诗,此诗必在其中;都说唐诗胜在韵致,宋诗长于理性,其实,我们从这首诗中能够体味出的人生哲理,怕是任何一首宋诗是无法比拟的。
《登鹳雀楼》是王之涣最负盛名的代表作,区区20个字,极写自然壮观之景 ,尽抒志存高远豪情,妙成登高望远警句,激扬自强不息精神,古今无不激赏。
但若结合诗人的写作背景,探幽诗人写作心境,却可见豪放中有悲情,自强中隐激愤,乃是一篇嫉世愤俗之作,且别有隐情。
此诗作于他辞官后不久,可能是当时胸中那愤愤之情尚未褪去,气数已“尽”的落日不必留恋,暗喻辞去卑微官职、远避谣诼小人,而“黄河”则暗喻诗人毅然辞官,甘愿长期过清苦隐居生活,就像黄河义无反顾“流”向自由自在、浩瀚无际的大海。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诗人志趣高远,才情不同凡响,岂能困顿苟且于小城一隅,日日与奸佞之人为伍而受其掣肘、构陷?如今辞官而去,就是为了获得精神上自由的“欲穷千里目”。
而离开这个人言可畏的小城,就是在人生旅程与境界上“更上一层楼”,超凡而脱俗,遗世而独立,追求精神的高洁。
当然,这样的解读也许可惜了这首诗的意境了,诗中所拓展开来的磅礴大气和雄浑高远,一旦局限于个人际遇之中,瞬间便感觉窄了许多,只有把这画面感极强的诗意,放置于天际之中,方不愧此诗给在我们心中带来的震撼和人生之哲理。
这首诗的魅力不在于表面的技巧,而在于诗中那种阔大的人生境界;诗人由外界广阔雄浑的景致进入包容万物的心胸,再提升到开阔进取的人生体悟,这种面对天地万物时阔大的人生境界,才是这首诗千百年在震撼人心的内在力量。
可以说,王之涣一时的个人激愤之作能成为千古绝唱,就是因为诗人写出了自然界的无比壮美,拓展了人们的心胸,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从而激励人们志存高远,自强不息,不断走向更高更远的人生新境界。
但是,这首诗是否是王之涣所作,历史上争议多多,民间多是认为是王之涣所作,这是源自于宋人编撰《文苑英华》,把《登鹳雀楼》作者一刀切地定为王之涣后,后人就以此定论了。
反驳之声历代不绝,这是远在宋人之前,所有的版本皆无王之涣所作一说,最有说服力的当为盛唐人芮挺章)编选的《国秀集》作支撑,这是能见到的唐诗最早选本,而百家讲坛著名主讲人王立群教授直接就断言,此诗非王之涣所作。
不管这诗是否王之涣所作,其实都不重要,我们欣赏的是这首诗,至于作者是谁,尽管专家们说得很是有道理,我也相信,但是,千百年来人们早已认可是王之涣,想必不是那么容易就能转变固有认识的,也没必要,即使不是王之涣所作,那他的那首《凉州词》,亦是千古绝唱,同这《登鹳雀楼》也在一个层次之上,所以,也无为他拔高和贴金这嫌的。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是否去过玉门关,史无记载,但这个不重要,很多边塞诗歌的作者亦并未亲临其境,真正去过的,如高适和岑参一流,往往是以写实为主,如那“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川碎石大如斗”;而那些没去过的,如杨炯的“宁做百夫长 胜作一书生”,李贺的“黑云压城城欲摧”等等,则更能开拓其思维想象的空间。
玉门古关,大漠孤烟,黄沙一线,驼铃悠悠,马鸣嘶嘶,商队络绎不绝;作者登上古关城楼,举目远眺,只见四周沟壑纵横,城墙蜿蜒盘旋,烽台挺立,胡杨劲拔,与古关雄姿交相辉映。
极目远眺,九曲黄河天上来,那奔腾的黄河之侧,万仞高山峭拔挺立,玉门关孤独地耸峙在那里,暮色四合,关城紧闭,羌笛吹出的哀怨杨柳曲,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大漠孤烟,黄沙漫天,春风不度,杨柳不青,良人远征,春闺遥望,今宵尽享长安月,今夜尽是长安人!
此情此景,使得诗人顿时百感交集,怀古凭吊之情,不禁油然而生!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千古玉门关,历经千百年来的风雨剥蚀,仍然屹立在戈壁黄沙中,向人们诉说着大漠雄关往昔的壮美与繁华。
这被章太炎推为“绝句之最”的《凉州词》,还引出了一个小故事,很是有趣,现叙述如下:
据说有一次,乾隆皇帝把自己的纸扇拿给纪晓岚,让纪晓岚在扇子上面题上一首诗;纪晓拿过扇子,看到上面画着远山、城池和杨柳春风,便不假思索地题上了这首《凉州词》。
题完诗,纪晓岚把扇子还给了乾隆皇帝,乾隆一看书法大气磅礴、苍劲有力,非常高兴,可是再仔细一看,发现诗中竟然漏写了一个字,“黄河远山白云间”写成了“黄河远上白云”,把“间”字给写漏了,乾隆大怒:纪晓岚,你这是欺君,该当何罪!
想那纪晓岚是何等了得之人,当即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对乾隆说到:皇上,我写的不是王之涣的《凉州词》,而是根据他的诗,重新写了一首词。这首词是这么读的:
“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才是名副其实的《凉州词》,”乾隆一听,也不得不佩服纪晓岚的才华,大笑而去。
纪晓岚的这一改,便将一首千古名诗改成了一首千古名词,恐怕王之涣听到了,也要佩服纪晓岚这随机应变的能力;不过,这个怕是后人杜撰,因为也有人将此事落在了慈禧同她的下属之间,从而也有了所谓“慈禧嘉赏”的典故。
在有关王之涣的轶事中,最著名的典故就是“旗亭画壁”了,说的王昌龄、高适、王之涣这三位诗人同去酒楼畅饮,忽然遇见有十几位乐官拥着四位歌女也来此聚会。
那时酒楼里有种风气,就是盛行梨园班子吟唱当世著名诗人的诗作;此时正好是高潮时分,四个妙龄女子摇曳生姿,顾盼而出。于是王之涣、王昌龄和高适这三位便私下约定:“我们这些人都享有诗名,到底谁好谁差,我们无法定高下,今天就看各歌女所唱的诗,被谱作歌词多的就算优胜。”
“大唐好声音”开播,一歌女唱“寒雨连江夜入吴”,王昌龄得意地在壁上画一道,不久,又一歌女唱“开箧泪沾臆”,高适亦在壁上画一道说:“一首绝句。”又一歌女唱“奉帚平明金殿开”,王昌龄又伸手画一道说:“两首绝句了。”
王之涣自觉久有诗名,现在有点坐不住了,就对二人说:“刚才唱的这三个女子,都算不上国色天香,如果最后这位绝世佳人唱的不是我的诗,我便认输,从此金盆洗手,不再写诗!”
过一会儿,那个最漂亮的女子开始唱了,唱的是“黄河远上白云间”,所唱正是王之涣风靡全国的《凉州词》,三人听后大笑,饮酒不止!
但是,这个故事也有编造之嫌,这高适久在边关,后来是唐早期诗人中官职最高之人,曾任刑部侍郎,又转散骑常侍,所以人称高常侍,有这样经历的人,怕是没时间和机会,同王之涣在一张桌上喝酒的吧。
这个故事说明,王之涣的诗歌在当时的地位之显赫,他声名远播,是大唐边塞诗歌的中坚,他天纵奇才,杨柳春风玉关情,虽然只有六首诗歌传世,但我们能从这仅存的诗歌中,体味出他所带来的盛唐气象,也能从大唐群星璀璨的星空中,识得那颗熠熠生辉的明星,它惊艳了世人千年,那明星的名字便叫王之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