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榜单|2024年中国住房租赁国有企业•规模力TOP50

URI城市租住 2025-01-13 09:20:02

2024年央行及财政部持续释放积极信号,多方利好地方国企平台,地方国企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助力解决青年住房难题,在住房租赁行业中稳步前行。大批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密集入市,市场供应量激增,国有企业规模显著提升。我们看到国有企业近几年批量进入住房租赁市场,已成为一股不容忽视的势力。它们不仅是市场供给的主要推动力,更是行业“压舱石”。

在URI城市租住发布的研究系列中,《中国住房租赁国有企业规模力》受到行业高度关注,被多方权威媒体及学术机构参考引用。24年的一年,我们通过对129家国有企业规模发展的研究监测,帮助各参与方清晰自身市场占位,把握发展方向,窥探出住房租赁市场整体趋势。

我们认为,规模是反映企业实力的直观指标之一,既体现企业运营管理能力,也反映现金流状况。URI规模力测评以企业申报数据为主,辅以数据抓取和实地调研 ,涵盖已开业房源数量与储备房源规模,力求客观展现企业的资产优势。

本期,请查收2024年度国有企业成绩单,让我们一起深度交流与探讨。

URI榜单导读:

据“十四五”计划,全国计划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约870万套(间)。URI统计显示:截止2024年12月,全国已完成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约740万套,完成总目标约86%。2024单年,全国共计建设筹集配售型保障性住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公租房约172万套,以各地安居、城投、国企为建设主力军。预计2025年年底,完成870万套(间)的目标。同时,国有企业入市房源与管理房源规模均稳步增加。截至2024年底,国有企业管理规模TOP50,共管理约136.41万套房源,实现同比增长约30%。

01

“国家队”市场份额加大

同比增长30% 积极布局REITs

相较于其他公寓运营商,央国企在融资、拿地等方面拥有更多资源与话语权,更能占得租赁住房用地政策红利“头筹”,成为各地建设租赁用房的主力军,陆续孵化出“国家队”住房租赁运营企业,逐渐占据较大市场份额。通过对2024年长租公寓的投资者研究发现,相比以往,政府租赁住房平台投资意愿愈发积极,提速明显,已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具体而言,地方国企的市场份额实现了从11%到当前15%的稳步增长,不仅如此,资产也逐渐呈现出跨城市、多项目、多类型等特点。“国家队”的品牌化、规模化、金融化趋势也日益显现出来。以国企为主导的大型租赁社区陆续上市,并在城市规划和住房资源供给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2024年,多项金融支持政策发力改善行业融资环境,住房租赁金融支持体系进一步完善,金融创新提速,保租房公募REITS表现稳健。目前各企业,特别是各地城投平台公司均积极抓住公募REITs的机遇以实现“退出”,从而助力自身经营能力长效可持续发展。

上榜企业,如临港集团、雄安集团、天津泰达人才安居、昆明安居集团等多单保租房REITs的申报发行工作正在稳步推进中,已发行成功的企业也积极“扩募”中,吸引着优质项目资产。

02

一线城市份额举足轻重

规模版图成果斐然

截至2024年年底,国有企业管理规模前50强共管理了136.41万套。剔除8家全国布局的企业20.96万套,从城市级来分析,一线城市合计管理规模达58.13万套,规模占比43%,企业数量占比32%,规模量主要来源于华南、华东市场,北京差距较大,只有首创和首钢2家;二线城市中,合计管理规模达56.83万套,规模占比42%,企业数量占比50%,可见二线城市在逐步发力,发展势头旺盛。

榜单显示,一线城市中,深圳市安居集团管理规模最为庞大,共管理了28.80万套,以TOP1的绝对规模实力控制了深圳市场,单家企业规模在一线城市中占比高达50%;其次是广州安居集团,在一线城市占比19%。

二线城市国资企业发展也不容小觑,这得益于城市竞争力的显著提升与人才吸附能力增强。例如,本次新上榜的重庆两江知寓,管理规模达到了63965套,稳居全国前5名;武汉•联投新青年半年新增6080套租赁住宅,增长率21%,已经达到35680套的管理规模;济南市中城投 中新•里享家半年新增1811套租赁住宅,增长率为39%,目前的管理规模是4598套。

以上海为例,上榜中的上海市国有企业总管理规模超12.56万套,虽然从总量上不及深圳,但是上榜的国企数量最多,高达9家。URI认为,上海的住房租赁市场在全国范围内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是中国住房租赁行业的练兵场和风向标、投资者最关注的城市,承载着行业创新型实践的引领使命。

微观看,上海地产·城方在营各类租赁住房数量再创新高,管理规模达到4.78万套,其中,在营保租房项目房源约1.7万套,稳定社区出租率超90%;仅入市两年多的浦发有家,在24年先后推出康泽社区、康桥社区以及臻享x珊瑚世纪项目,全年新增开业3个项目,共计3437套。

03

安居系城投系成“主力军”

崛起为城市行业巨擘

从榜单看,除去8家全国化布局企业,其余均为深耕一地的区域性企业。区域性地方国企不仅具备资源禀赋优势,对于属地市场具备更加敏锐的洞察力,且多年的品牌信誉入市即已获得百姓的认可与信赖。各地安居系总规模达72.7万套,占总规模53%。

目前成立安居集团的有深圳、郑州、广州、厦门、合肥、杭州、西安、南京等10个城市,大都是一线城市和省会城市。

榜首的深圳市安居集团是深圳市属国有独资企业和保障性住房专营机构。经过8年快速、超常规发展,实现全市保障性住房“一盘棋”发展格局,成为全市住房保障的重要抓手,创新搭建了保障性住房建设筹集、运营管理、住房租赁、住房金融“四大平台”全链条一体化运作体系,并通过租售并举,滚动开发,探索了保障性住房“政策性功能性导向、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的可持续发展“深圳模式”。 截至2024年9月底,累计建设筹集保障性住房28.8万套(间),供应14.1万套(间),约占全市同期总量1/3。

合肥安居集团已筹集住房租赁项目84个,管理规模4.90万间。“承寓”是其旗下的全域公寓品牌,据了解,安徽省首个保障性智慧租赁住宅项目—承寓·桐华里将在春节后上市。项目应用装配式结构+智慧住宅体系,租赁住宅单体均采用装配式结构,装配率达到59.7%,实现绿色施工、提质增效目标,预计可供应606套房源,或成“合肥模式”典型案例。

04

全年9家“新面孔”入局

56%在二线城市

2024年全年,在TOP50的企业数据中,除了广州安居集团是广州城投和珠江租赁公司合并企业之外,一共增加了9家企业,总计规模为27万套,占比总量接近20%。一线城市新增的是广州安居集团和上海的浦开集团·智慧公寓。二线城市新增的最多,占比达到56%,重庆、武汉、长沙、福州、贵阳、苏州、厦门均有新品牌涌现。

新上榜的重庆两江知寓是2024年度的“一匹黑马“,管理规模接近6.4万套。两江知寓公司立足住房配套服务的功能定位,对产品体系进行重新梳理,细分为“星光”“菁英”“才荟”三个产品线,积极响应多元化住房需求。近期,精准投资2.47亿元,统筹上领雅苑二期、天堡雅苑一组团3- 6# 等6个基础装修项目和家具家电安装时序,推动住房供给提质增速,新增可租房源4572套,且及时跟进新区入驻企业需求,有力保障龙盛、水土新城800余家企业、12万产业工人住房需求,帮助长安汽车、赛力斯、京东方等重点企业成功揽才2万余人。

武汉联投新青年自2022年2月成立以来,已在省内6个重点城市落地项目29个、在建在管房源3.5万余套,累计解决近3万人次新市民的住房难题。为大学生求职提供免费试住的新动力驿站品牌累计服务801人,其中389人留汉发展。据悉入市房源整体出租率超90%,租友满意率达96%。公司积极以“好房子联投造 共创安居新样板”为价值追求,以“好产品+好服务+好场景+好社群”为核心,用心构筑安居湖北“联投样板”。

新面孔品牌,厦门地铁TOD•地铁公寓于2023年成立,致力于通过地铁站点周边土地开发,服务片区产业发展,并为市民提供优质的生活配套,已开业项目2个,成绩斐然:湖里公园TOD·地铁公寓套数1369套,6个月内达成满租。集美软件园TOD·地铁公寓于24年4月正式入市,房套数1811套,3个月内实现项目整体出租率100%。

苏州芭菲公寓以6042套房源全新亮相于36强,主要承担区域人才公寓服务保障工作,其目标是打造一个能够满足科教创新区人才需求的后勤服务保障体系,从而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芭菲公寓积极融入区域发展生态,为园区产业的升级转型贡献力量。

此外,据URI测评显示,还有两个新秀品牌,分别是成都锦邻公寓和武汉城建,管理规模分别是1781套和1416套,虽未排进前50位,但是品牌蓄能较好。

结语

在政府对住房租赁行业日益重视与大力支持的背景下,地方国企在住房租赁领域的布局不断提速,为整个行业注入了蓬勃的活力与强劲的发展动力。

展望未来,地方国企在住房租赁行业的参与度还会持续攀升。它们将兢兢业业地践行国企的责任与担当,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与规模优势,精准聚焦不同群体的租住需求。通过打造高品质的居住空间,提供专业化、精细化的服务,为城市吸引人才奠定坚实基础,增添温暖底色 。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URI复核整理、URI Data Bank、200家国企申报

撰文: URI研究中心

内容审核:MARK君

内容复核:韩晓

运营编辑:树懒

0 阅读:1
URI城市租住

URI城市租住

分享租赁住房行业的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