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迢递,万丈光芒:浅谈秦汉时期文明之历史、艺术与物质文化

维京晋州梦 2023-12-21 09:37:52
引言

大一统局面肇始于秦、发展于汉,对当时的国际贸易和商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汉代辽阔的疆域从西北的中亚地区一直延伸到东海之滨,从北方的朝鲜半岛直抵南海的北部湾,社会的安定、经济的繁荣、国家的富庶都推动了奢侈消费商品的贸易,历年来的考古发现正在逐渐揭示其可观的规模。

秦汉时代不仅创立了新的政治制度,为后来的历朝历代树立了一个持久的模式,而且培育了一个有国际情怀的社会,其吸收外来影响的能力恰是一个强盛、自信的中国的时代特征。

一、中央集权与区域特色并立

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从分裂的诸侯割据时代,变为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时期。“六王毕,四海一”,秦王嬴政灭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度的封建帝国,并且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进行一系列改革,比如推行郡县制、统一文字和度量衡、修建驰道等,对国家的各项制度进行建立和完善。

汉承秦制,在政治制度上基本延续了秦朝开创的制度,同时又有所创新。汉朝以郡国并行制取代郡县制,尤其到汉武帝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方面施行了系统的改革。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巩固中央集权;改革货币政策,铸造五铢钱;实行盐铁官营,促进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儒家思想的绝对统一地位;抗击匈奴,凿空西域,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使封建国家达到空前繁盛,为后世发展奠定了基础。

货币由秦代的“半两”钱变为五铢钱,陪葬的大型兵马俑变为体型缩小、形态更加生动多变的陶俑。随着铁器制作和使用的普及,青铜兵器逐渐被铁制兵器所取代,并且铁器的广泛应用又促进了墓室建筑、宫殿建筑艺术的发展。

秦汉时期的考古发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大型瓦当等建筑装饰,具有鲜明楚文化特征的髹漆陶瓮、漆奁、圆漆盘,带有北方草原风格的金带扣,具有南亚和东南亚特征的珠宝串饰等器物,都无法脱离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来解释。

强大的封建王朝实现了中原文化与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的融合,实现了物质生活的极大满足,人们开始摆脱严苛的宗教礼法制度转而投入到现实生活,关注现世的享乐。

如错金青铜勾连云纹钫、错金银嵌宝石青铜鸟柄汲酒器、彩绘云纹陶卮、漆卮等大量不同形制和材质的饮酒器,衣舞佣、抚瑟佣等各式陶俑,以及宫中行乐钱、青铜骰等游戏方式,这些文物可以让现世的我们直观的感受到大汉王朝的富强、物质的充裕、市场的发达以及文化的繁荣.

二、儒家思想与民间信仰共存

汉代成立之初吸收秦灭亡的教训,采取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的政策,以黄老之学代替法家学说。黄老之学由老庄哲学发展而来,乞求长生不老,崇尚升仙思想。此外,汉朝统治者多为楚国人士,遂大力提倡楚文化,使这一时期的艺术明显带有楚绘画“琦玮谲诡”的特色。

随着政治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到汉武帝时期,为维护统一的封建大帝国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儒家思想提倡孝悌观念,并且“举孝廉”成为谋取仕途的手段,因而大大促进了汉代厚葬之风的形成,“事死如事生”的观念开始自上到下的流行开来,进而直接带动了画像石、画像砖等墓室装饰艺术的发展。

无论从热衷于求仙还是利用绘画进行政教宣传的角度来看,汉代统治者都无疑推动了整个社会的厚葬风气。上层统治阶级用玉作为丧葬器具,“玉衣”就是汉代皇帝和高级贵族死后的殓服,全部用玉片制成,根据封建等级的不同分别用金线、银线或铜丝进行编织。

“金缕玉衣”是中山靖王刘胜妻子窦绾的玉衣,由2160块玉片组成,所用金丝就重约700克。仅次于玉衣等级的丧葬用玉是玉面罩,由额、颐、腮、颊、颌、颏、耳、鼻罩组合而成,覆盖于死者面部。

两汉也是画像石与画像砖的盛行期,《制盐画像砖》表现的是井盐的制作过程,不同工序以山体进行区隔并展现在一个平面,而《收获弋射画像砖》则分为上下两层,上图是弋射的场景,下图是收获稻子的场景。两件作品线条流畅,画面刚柔相济,用高超的技法表现了四川地区的经济状况和生活风俗。

佛教传入中国之前,在民间占主要地位的是本土道教,道教的长生不老和求仙观念广泛流传,汉代出土的许多文物中包含的形象就是这一信仰的体现,比如,“摇钱树”、贮贝器。两者都是汉代丧葬文化发展到后期的一种新现象,具有典型的地域文化特征,又蕴含着十分复杂深邃的思想内容。

“西王母”陶座青铜摇钱树,是东汉时期四川地区出土的摇钱树代表之一。西王母在汉代人的观念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像“太一”一样是主宰天地间的神仙,在《山海经》中就有关于西王母传说的记载。几经演变,到东汉时期,“西王母已经成为一个集多种功能于一身的女神,并且是汉代唯一的受到民间大众广为崇拜的偶像”。

钱树由树座和树干组成,树座类似山形,象征着仙界的昆仑山,树木就是通往天界的天梯,钱树即是古老神话中的生命之树、宇宙之树。而古滇国的贮贝器也具有类似钱树的乞求财富的功能,“牛”在滇文化中正是财富的象征,多用于贮贝器上的装饰。而博山炉特指仙山造型的熏炉,也是汉代民间神仙信仰的体现。

三、实用性与装饰性的完美统一

政治统治的稳定和生产力的提高势必带来人们观念的改变,尤其是汉代“文景之治”以后,社会经济得到极大恢复,到汉武帝时国力达到鼎盛。

人民安居乐业,仓廪充实,这时人们关注的重点从宗教礼仪制度转到现实生活层面,开始充分发挥聪明才智提高物质生活水平,出现了一大批集功能性、科学性与装饰性于一体的生活器具和手工艺品。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河北满城出土的长信宫灯,宫女跪姿执灯,通体鎏金,各部分分别铸造后组合而成。灯罩可以开合,转动灯盘侧旁的手柄,可自由调节亮度和照射方向,灯罩与宫女的衣袖连为一体,烟炱就可以通过宫女的右臂进入体内,以保持室内清洁。长信宫灯的设计合理、结构科学,达到了实用性与装饰性的完美统一。

“秦汉文明”展中除长信宫灯外,还有很多文物体现出古人的智慧和创造力。展出的错金银嵌宝石青铜鸟柄汲酒器,就是利用虹吸原理,借助于器内水压和器外气压的共同作用调节酒量。从装饰性看,它做工精美,从科学性看,它又符合人体工程学,体现了西汉工匠工艺水平的高超。

青铜漏壶和日晷都是古代常用的计时器,用于观测时间、记录日期,二者均显示了中国当时在天文计时等领域的重大科技贡献。

秦汉时期,中国在医学、造纸、纺织等领域同样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从“医工”青铜盆、甘肃简牍博物馆藏的纸地图、新疆出土的“王侯合昏千秋万岁宜子孙”锦枕和缀绢晕裥缂花毛织袋中可以体现出来,充分表明中国在实用科技领域内的创新能力和开拓精神,也体现了统一多民族王朝的强盛。

结语

秦汉的文物,形象地阐述了秦汉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征,秦朝的理性精神和楚汉的浪漫主义交织出现,多样化的实物显示出高超的技术工艺和科技水平。

在政治制度方面,汉朝主要承继秦朝的制度,而在意识形态领域却较多的保存了楚地的乡土本色,南北文化的相辅相成与相互融合成为两汉时期的根本特征。而在审美领域,秦朝凸显了一种有机整体的美,是古典理性审美观的体现。

汉朝艺术虽然缺乏对精致细节的刻画,追求的却是力量和气势,从而构成一种“古拙”的外貌。同时,丝绸之路的开通又加强了中原与异域文化的沟通和交流,充分展示出中华文明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

[2]班固.《汉书》.

[3]范晔.《后汉书》.

1 阅读:25

维京晋州梦

简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