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爷家藏9道圣旨,被博物馆借走却丢了2道,事后却只赔了9万

輚武聊过去 2024-04-07 02:51:11

陕西老农家藏9道圣旨,被博物馆借走却丢了2道,事后仅赔9万元!

陕西西安有一位男子名叫张振华,家里自明清时代就是当地的名门望族,因此也有幸传下来了9道圣旨。在张振华的家族中,官职最高的是先祖张恩的孙子张鹏程。出生于明朝崇祯年间的张鹏程,父母都是读书人,可张鹏程自小便不爱读书,而是喜欢听那些英雄故事。从学堂出来以后便参了军,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凭借着一腔热血,一路做到了总兵副将的职位。

后来明朝灭亡,清军入关,张鹏程也带着一家人,前往了西安,跟随清军南征北伐。颇有军事天赋的张鹏程,在跟随清兵征战的过程中,也立下了赫赫战功。也许是上天赏给了张家武将这份饭吃,在张鹏程之后的子孙里,一共有12人成为总兵武将,听从清朝历代的皇帝指挥,征战沙场。

在这200多年的时间内,皇帝们也是十分满意张家的战绩,一共向他们封圣旨15道,颁发了8块牌匾,并赐予他们众多重要的职位。

我相信绝大多数的读者都没有见到过圣旨的实物,圣旨在古代就是皇帝颁发的诏令。而今天大家对圣旨的印象,多是在某某藏宝节目里所看到,一道圣旨价值颇高,具有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拍卖价格。可是在古代,皇帝所颁发的圣旨,那可是圣物,完全不能够交易,如果被查到的话是要犯下杀头的重罪。同时能收到皇帝圣旨的家族乃绝非等闲之辈,这些人都将圣旨作为最珍贵的宝物藏在家中。对于张家来说,拥有皇帝所颁发的圣旨15道以及牌匾多枚等,对于他们来说是无上的荣耀,而在此时他们家族自然也是风光无限,拥有豪宅无数,良田万倾。皇帝颁发这些赏赐是为了激励张家继续努力,立下更多的战功。可也许是由于世代为官,张家早已厌倦,从张家的第8代子孙开始,全家辞官,回到老家,开始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生活。

而对于张家的子子孙孙们来说,家里拥有圣旨这件事是家中的最高机密,在当时只有家族中最有威望的一些人才知道这个消息,甚至由于古代重男轻女的思想影响,连家族中的所有女性都不知道这个消息。

时间来到1926年,张家的血脉已经延续到了张振华的祖父,张德鑫这一代。可在当时那个军阀割据的混乱年代,什么样的意外都有可能发生。一天早上,张德鑫正要出门去买菜,突然一群士兵二话不说就冲入了张德鑫的家中,开始搜刮财物。这群士兵在翻找之中,不幸就搜到了张家祖传的六道圣旨,而这也被他们视为宝物直接抢走,正因为这件事张德鑫的小命是保存下来了,可是家族里的这些珍贵文物却被抢走了。这件事也极大地刺激了祖父张德鑫的内心,这群士兵离开之后,张德鑫立即联络家族里的所有男性成员,召开了停滞已久的家族会议。几天之后张家的庭院里便站满了人,这些人全部是张德鑫家族中的男性成员。人到齐之后,穿着黑色中山装的祖父张德兴,缓缓地从里屋走了出来,表情严肃地望向大家。他说道,各位张家的子孙后代们,我在这里要向你们宣布一个十分不幸的消息。

站在庭院里的诸位纷纷面面相觑,虽然张家在当地也是一个不小的家族,但是这么多年来都没发生过什么重大的事件,大家都不知道张家祖父这时候要向大家宣布什么事情。还没等在座的众人讨论完毕,张家祖父便严肃地说道,在张家中存有皇帝所颁布的圣旨数十道,而之前由于我的疏忽以及军阀士兵的抢夺,我们家不幸丢失了六道圣旨。此时大家才恍然大悟,原来家里发生的重要事情是这件事,而其中的更多人都不知道,原来张家中居然还藏有这样的宝物,于是纷纷开始讨论了起来。

张家祖父张德鑫继续说道,除了告诉大家这件事以外,我还想向大家说明,现在仅存在张家中剩下的这几道圣旨,大家一定要好好保护,不能再让家族里的这些宝物遗失。

平日里未曾联络过的张家众人此时却是十分的团结一致,纷纷点头,表示一定要保护好张家的这些宝物,这些都是张家祖先们拼尽全力才得到的赏赐。而祖父张德鑫看着众人团结一心的样子,也微微地点了点头,他觉得这一次丢失事件虽然是一个意外,说不定对张家来说也是个好事情。就这样张家的众人一直努力守护着家中的这些宝物,而到了张振华这一代,他也是在30多岁才知道自己的家族,曾经有过这样的历史,而家中现在仍然保存着如此珍贵的文物。从第7代子孙开始便不再做官的张家子孙们,此后仿佛把保护皇帝赏赐的这些宝物当做他们的使命一般,延续了张家此前的辉煌传统。即使家族里再困难,到了需要卖房卖地的地步,大家也不会选择去卖掉这些家族里的宝物,因此这些遗留下来的圣旨,一直被完整保存到了张振华这一代。

可是在1966年时,张振华敏锐地意识到,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如果不采取一些措施的话,恐怕剩下的这些圣旨也要流失。张振华经过多方打听,终于联络到了分散在各地的张家后代们。在1966年4月的这一天,张振华召开了家族里的会议。但是这时的张家,家族规模与以往相比已经缩水了不少,后代们越来越少,而且更加的分散。大家对于家族里的这些宝物,意见也十分的不统一。一些家中的老人认为,这些宝物对于张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传统,绝对不能丢掉。而张家的年轻人们却认为这些圣旨以后或许会越来越不值钱,还是卖掉为好。

会议始终没有结果,张振华便先解散了会议,让大家先回去休息,待第二天继续讨论之后,再投票决定最后的结果。而张振华一人回到房间以后,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正当张振华躺在床上,觉得自己愧对老祖宗之时,这时却有人敲响了屋外的大门。

此时初春的陕西还有些凉意,但张振华却顾不得那么多,随手披了件外套,就从床上爬起来开门。正在烦心上的张振华,此刻还不知道是谁来拜访他,而当他打开大门时却有些意外。门外站着的不是别人,正是村里工作组的老崔,老崔此前在西北大学上过大学,念的是生物专业,颇有学识。在之前,有一次张振华邀请老崔来家里做客时,他无意间发现张振华家里的牌匾十分的精美。老崔立刻敏锐地意识到,张振华家应该并非普通人家,而这块牌匾也有可能是件十分珍贵的文物。此次登门拜访张振华家,老崔就是想告诉他,在这个动荡的年代一定要保护好这些文物,不要让这些珍贵的文物流失了。进入张振华家以后,老崔仔细地确认门已经锁好以后,才往屋内走去。

而张振华看到老崔这番模样,也是有些奇怪便问道,老崔,这么晚来了有什么事吗?老崔意味深长地看着张振华并对他说道,你知道我之前是做什么的吗?张振华想了想便说知道呀,你之前是西北一所大学里的昆虫学教授,因为某些特殊原因才来到村子里做工作,这有什么特别的吗?老崔点了点头继续说道,之前我在学校里的时候也受过不少的教育,因此对于文物这方面还是颇有些研究的,我看到你家之前有一块牌匾,应该并非普通的牌匾吧。张振华的心里感到十分的意外,没想到这个老崔不仅念过书,而且观察还这么仔细。但他又一想,大晚上这老崔一个人过来,又把门关得如此的严密,应该没什么问题。便不再隐瞒,对老崔说,是啊,老崔没想到你观察得这么仔细,我们张家祖上可大有来头呢,之前我们的祖祖辈辈都是武将,因此也受了皇帝的不少赏赐,才有了许多的宝物,你所看到的这些可都是皇帝所赐的真品啊。

老崔此时心里也有些意外,他已经猜到这些文物可能是一些珍贵的文物,却没想到居然是皇帝所赐。

于是他便继续对张振华说道,老张,最近外面如此的混乱,你家中的这些文物一定要保存好了,我来过这里这件事也千万别跟别人说,知道吗?我还有事就先走了。张振华郑重的点了点头,并对老崔道了谢,便将屋门紧紧的锁死,随后他便将屋顶的这块牌匾取下藏在了里屋,并把其他九道圣旨也藏在了里屋,再用一块厚厚的大麻袋罩住,一起塞在了床底下。要说这老崔来的也正是时候,第二天一大早张振华还没醒,一大群人就涌到了他家里。这些人纷纷面露凶色,对着张振华说道,老张,知道你家藏有文物,赶快交出来,否则我们就不客气了。可老张此时却十分的硬气,他挺直了腰板对着众人说道,什么文物,我可不知道,我们张家从来都是世代为农,哪里有什么文物。

众人见老张如此的嘴硬,便不再和他多理论,直接走向了屋内开始翻找出来,可他们翻了快半个小时,也没找到任何有价值的东西。无奈之下,一群人只好空手而归。

而在此事之后,张振华对于家中的宝物更加的小心谨慎,他明白,如果不是前一天老崔的提醒,可能家族里的这批宝物就要葬送在他的手上了。因此在之后张家对于这些宝物更是小心谨慎,从来没有透露过半点风声,张家的子女也一直不知道家中还有这样的宝物。在1998年时,此时的张振华已经是一位70多岁高龄的古稀老人了,晚年时也感慨自己一生一事无成,而家族中更是越来越没落,连一位大学生都没有培养出来。在这种情况下,张振华决定将家中这个尘封了200多年的秘密公布出来,以此来激励张家的后代发奋读书。

在这一年的春天,张振华来到了《西安晚报》的编辑部。冬天的西安格外的寒冷,可年近70的张振华,却没有因此而退缩,他穿了一身厚厚的棉衣,戴好帽子,一大早便从家里出发,坐上了前往编辑部的公交车。来到编辑部后,经工作人员的指示,他找到了当时的编辑郭兴文,他郑重地告诉了郭兴文,张家拥有文物的事情,可是此前他也多次找过记者,但大家都不确定这些宝物是否是真品,因此便没有予以报道。其实这样的事情在西安并不奇怪,毕竟作为六朝古都的西安文物多如牛毛,谁也不知道这些文物是真是假,大家也不敢轻易地予以报道。但当编辑郭兴文看到这位耄耋之年的老人顶着寒风来到编辑部时,他却觉得这件事或许可能为真。

郭兴文当即当着老人的面给西安市文物局打了电话,可当时的文物局却表示,最近在查一批走私文物,实在抽不出人手来调查张振华老人手中的圣旨。

可面对一个年近70岁的老人如此诚恳的请求,郭兴文觉得不能伤了这位老人的心,于是他便带着老人下楼,亲自开车将老人送回家中。当车子缓缓驶到老人的宅子前时,这时郭兴文觉得深受震撼。他后来回忆说,当天第一次去张家宅子的时候,站在那里看着老宅的位置和地理布局时,他就隐隐地感觉这件事有苗头了。而当老人从家中将这些圣旨翻出来给郭兴文看时,他抚摸着这些年代久远的纸张,内心也大为震动。郭兴文立即打电话给报社的总编辑,并告诉他赶紧将头版头条给自己,留着接下来将会有一个大新闻。

报社的总编辑有些摸不着头脑,问郭兴文拿到了什么一手消息,而郭兴文将老人家中藏有九道圣旨的事情告诉了报社的总编辑。报社的总编辑说,西安这种事早前已经出过不少,你怎么知道老人家手中的就是真品呢?郭兴文并没有正面回答总编的疑问,而是对他说,你给我把头条留着就是了,到时候一定会轰动全国的。此刻的郭兴文依旧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之情,又再次翻看了老人手中的圣旨,翻来覆去地反复端详。三天之后,一篇名为《长安老农家中藏有九道圣旨》的文章在报社发表。而《西安晚报》也连续两天用整版来报道此事,这篇新闻还成为了当时全国的十大新闻之一。

当文章在报纸上发表之后,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这条信息,一周之后,600多名的记者和各界人士都涌入了张家的老宅子。大家都想来看看传说中的圣旨,到底是不是真的。

在当时一些文物贩子曾想用高价,买走张振华手中的这几道圣旨,其他一些商业气息比较浓厚的企业家,甚至想以张家的老宅子为基础,来修建一座民俗博物馆。而编辑郭兴文,也没想到自己的这篇报道,居然引发了比想象之中更大的轰动,西安市文物局当即指示,要郭兴文提醒张家注意文物的保护。西安市文物局同时建议,将这批文物转移到西安市文物局的库房进行保存,张振华一听可不乐意了,这些东西都是张家的宝物,怎么能交给政府呢?但之后西安市文物局表示只是暂时保管,张家这才同意。当地的文物局立即对这批文物展开了鉴定,而在鉴定之后专家认为这9道圣旨,全部都为正品,由当时的清朝翰林院大学士代为皇帝撰写。九道圣旨上布满精美的祥云,错落有致地摆放着,一看就是规格十分高的珍品。

在此时,全国各地的博物馆也向张家抛来了橄榄枝,希望能展览这些圣旨,而张家在当时由于生活困难想要获得一些分成,因此也同意了这些博物馆的要求。这批文物先后在西安,江苏等地都举行了展览,也获得了成功。在2002年时,江苏淮安的清晏园,向张建华提出请求,希望能展览这批文物两个月的时间,而由于此前展览都较为成功,因此张振华便同意了清晏园的请求。双方约定,张振华带着9块牌匾和几道圣旨来到清晏园展出,由双方共同担任保管这些文物的职责。2003年时圣旨在清晏园展出,楼上楼下都配备了监控设备,而大门的钥匙则由张振华父子亲自保管。此时前来参观的人员越来越多,而张振华父子也是十分的高兴,不仅仅是因为能让更多的人亲眼目睹张家的这些宝物,更是由于参观展览的人越多,他们所获得的分成就越高。

可是正当他们处在兴头之上时,意外却发生了,在2003年2月的时候,一天张振华父子来清晏园巡查时发现。展柜中有两条圣旨突然不见了,而这两条圣旨分别是嘉庆十四年和道光二年赐给张家先辈的圣旨。当看到这一幕时张家父子冷汗之流,他们立刻拨打了公安电话,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警察的身上。此前曾有文物贩子出几百万来购买他们的这两幅圣旨,而现在这两幅圣旨却都不翼而飞了。警察也十分重视这件事,当张振华等人报警之后,警察立刻立案展开调查。可令张振华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警察居然认为他们是坚守自盗。因为在当时门锁并没有被撬开的痕迹,而钥匙又是张振华父子做保管。

虽然之后随着调查的进展,张振华父子被排除了坚守自盗的嫌疑,可他们越想越气,并一纸诉状将清晏园告上了法庭,要求获得40万元的赔偿。

清晏园这边也认为职责不在自己,而且他们声明称,在圣旨被盗窃的那天,他们的工作人员都外出参与植树活动了,根本不在现场。双方开始了激烈的辩论,而淮安市法院也对此事展开了审理。这时清晏园方面认为张振华提出的赔偿要求过高,觉得这两幅圣旨的价值不足40万元,并委托相关机构进行文物鉴定。2009年徐州的一家博物馆受委托,对这些圣旨进行了鉴定,他们认为张振华父子手中丢失的两道圣旨,其价值不足10万元。而张振华父子并不同意这个结果,他们认为之前文物贩子甚至愿意出几百万来购买这两幅圣旨,而现在鉴定机构却认为这两副圣旨连10万元都不值。

此后专家继续对这两道圣旨进行鉴定,最终认为其价值应该在18万元左右。直到2009年年底,淮安市法院认为圣旨的遗失,双方都有责任,于是判处清晏园负责一半的责任,赔偿9万元。

直到这时,圣旨遗失的事情才最终告一段落,在此后张家再也没有将剩余的几道圣旨拿出来展览过。而此前张振华甚至还想过,用展览的钱来建立一个基金会,以此激励张家后人努力读书。可由于展览的中断,这项基金会的计划也随之搁浅。虽然最终拿到了9万元的赔偿,但张家仍然觉得很亏,而这丢失的两道圣旨,也像从来没有出现过一样,再也没有在市面上公开过。有些人后来也对张家说,这些圣旨是国家的文物,应该上交给国家。可是在张家的眼中,这些文物却是他们张家世世代代拼尽全力保护下来的,是张家祖传的宝物,而不应该属于国家。

对错我们暂且不予讨论,在长达5000年的历史之中,流传下来许多像张家这样的宝贵文物,这些文物记载着中华民族的繁荣与兴衰,作为华夏子女的我们,都有责任去保护好这些祖先流传下来的文物。也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有更多的文物被发掘和保护起来,让我们的子孙后代,都能了解到中华民族的繁荣历史。

0 阅读:0

輚武聊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