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底,苏联军队向芬兰发起了入侵,试图迅速突破芬军在卡累利阿地峡的防线,以摧毁芬兰主力部队,迫使其签订屈辱的和约。苏军起初认为这是一次轻松的针对小国的作战,但这场冬季战争却持续了整整三个月,最终以苏军伤亡50万的惨痛代价告终。
苏军之所以在这场战争中表现失利,一方面是因为苏联在20世纪30年代末的大清洗行动,导致军队指挥系统混乱,大量经验丰富的指挥官被清除,新指挥官对军队缺乏有效控制和指挥。其次,苏军预想的战场通常在欧洲平原进行,适合大规模兵力和装备的运用,而芬兰的地形则完全不同,是高纬度的森林和山区环境,限制了苏军的人员和装备优势。此外,苏军战术僵化,缺乏灵活性,与芬军灵活多变的作战方式形成鲜明对比。芬兰军队为保卫家园,战斗意志坚强,在主场作战的优势下,使用各种战术打击苏军,使得入侵的苏军陷入困境。
1939年12月,苏军对芬军防线的中部地区发动进攻,派出了步兵第142师和第170师,共计3万人,在200辆坦克和上千门火炮的支援下,试图打破芬军的防御。然而,芬军针对苏军的动向选择了诱敌深入的策略,故意表现得防线薄弱。苏军两师误以为敌军将迅速溃败,便冒然向芬兰纵深地区推进,结果在索姆萨米地区遇到芬军的坚固防御,并被地雷和碉堡阻挡。
山地森林中的道路崎岖狭窄,但苏军硬是将大部队投入,沿着单一的道路形成了狭长的“长蛇阵”。此举使得苏军难以充分发挥战力,行动和补给都变得极为困难。芬军则利用地形优势,通过截击和分割战术使苏军各个部队陷入混乱。
芬兰军队在战前专门组建了滑雪突击部队,一般由连或营组成。滑雪突击部队的士兵从芬兰全国精挑细选,擅长在积雪森林中行动,可以来去自如,并能在雪地中长期潜伏。滑雪突击队装备有大量轻便的自动武器,可以在夜晚展开袭击,袭扰苏军的补给线和指挥部,破坏其后勤保障。芬兰的冬季气候极为寒冷,但滑雪突击队员能够适应并在雪地作战,而苏军则不断遭到奇袭、缺乏补给,最终在冰天雪地中变成“瓮中之鳖”。
夜幕降临后,芬兰滑雪兵迅速出击,滑雪队员穿梭在茂密的森林和山岭中,以灵活的战术切断苏军的补给线。由于后勤线被摧毁,苏军本就因严寒而体力耗尽、士气低落,接连遭受袭击,部队陷入极度的混乱。雪地中的滑雪兵灵活自如,苏军无法追踪并击退他们,随着粮食和弹药的匮乏,士兵们在寒冷的森林中无处可逃。
当苏军在索姆萨米地区被滑雪部队分割、切断后路,并被前线碉堡阻挡时,芬军第3军终于抵达战场,对苏军残部发起总攻。在短短5天时间里,苏军两个师几乎被全歼,超过3万名苏军士兵阵亡或被俘,其中2万人不是被击毙就是冻死在冰天雪地中,只有少量人员成功突围。战斗结束后,战场上满是被弃的T-26和BT系列坦克,以及76毫米和122毫米的大炮,这些武器都成了芬军的战利品。
在这场战役中,苏军的伤亡和装备损失触目惊心。无数士兵在雪地中被冻成“冰雕”,成为芬兰战胜的象征。芬兰军队以其灵活多变的战术,打击苏军的弱点,取得了防御的成功。
这场惨败的责任应当归于苏军高层,战前对芬兰的战斗力估计不足,战术计划缺乏周密考量,且士兵训练水平差劲。然而,当时的苏联并不承认这些失误,第142师的师长虽然侥幸在少数警卫掩护下突围成功,但回到苏军战线后仍被逮捕。5天后,苏联方面给出理由,判处他死刑,罪名是“指挥失误和临阵脱逃”。他成了这场失败的“替罪羊”。
侵略者终究不会有好下场!
一向轻敌
苏联并没有输,惨胜!因为它的领土要求实现了!
侵略者应该得到的报应。
为什么要加入北约?唯一的答案:因为俄罗斯。
就算苏军损失惨重,就算分兰打得多好?在强大的实力面前还是亡了国。说明战争还是靠实力的。
枪毙师长是对的,不枪毙师长就要枪毙斯大林了[呲牙笑]
一直都是靠人海战术的,从来没有什么战术意义
苏军个子高大威猛,其实啥也不是。
苏联赢了,芬兰损失大量领土。
新沙皇早晚会完蛋,这就是苏联解体的原因
北约就是因为苏联和继承苏联的俄罗斯而存在并壮大
老沙。新沙.。现沙.一个样!
冬天打北欧,傻逼!
芬兰方面一定在此事件上有不少影视作品,但是我们一部也看不到,苏联,现在俄罗斯有没有这部题材的影视?任何战争都有学习研究价值,看不到怎么学习研究?
战役失败(损兵折将),战略胜利(达到领土目的)!
但最终芬兰还是败了,这就是小国的悲哀,没有战略纵深,也没有充足的战略物资(人力资源也是战略资源的一种)
所以要慎战,这次鹅乌交战,小乌输了正常,如果大鹅败了,会有人睡不安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