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关于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可谓是家喻户晓,人们都会为荆轲临行前的那句“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而倍感凄凉和悲壮。故事中的荆轲是为了完成燕太子丹赋予他的使命,而这个使命关系到燕国是否能在嬴政的虎口下得到一线生机,毕竟燕国和秦国之间的实力悬殊实在太大,硬刚是没有出路的。
其实从另外一种角度来说,燕国能撑到嬴政横扫天下就已经非常了不起了。遍观西周时期的一百多个诸侯国,有多少能比燕国存续的时间还长?要知道燕国可是比周朝存续时间还长的诸侯国。虽说燕国不像齐、楚等国那样活跃,但是燕国很深沉,往深处看,会发现里面有许多的坚守和倔强。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充满了慷慨之气的燕国,了解下燕国的种种不凡。
荆轲刺秦
一、燕国于艰难之中披荆斩棘1、肩负重任
燕国乃西周建立之初由周武王分封给其弟召公奭之国,因其地位于燕山一带,故名燕国。召公奭和周公旦皆西周初期的股肱之臣,二人曾经分陕而治,周公旦负责经营陕原(今河南三门峡一带)之东的广大地区,召公奭则负责陕原之西的大本营。同周公旦派长子就封于鲁国一样,召公奭也因身肩辅弼重任而无法脱身,只能派长子姬克去管理燕国。
按常理来说,召公奭既周室血亲,其封地应该是比较繁荣的地方才对,可当时的燕地不仅不繁华,还是武王诸兄弟的封地中最偏远的一个。难不成是因为召公奭和武王关系不好,才被发配到燕地?实则不然,召公奭能受封燕地,恰恰说明他备受武王信重。当时周朝初立,商朝残余和东夷等各方势力依然是周朝的最大威胁,武王需要将自己最得力和最信任的人放在最关键的地方来震慑四方。
堪与周公旦齐名的召公奭
就拿鲁国和齐国来说,二者都位于山东地区,此区域在当时不仅是商朝残余势力最集中的地区(商部族是在山东地区发展成方国的),还是东夷势力的核心区,所以武王将周公旦和姜太公封在了那里。周公旦和姜太公都是位列“三公”的存在,前者为太傅,后者为太师,那么身为太保的召公奭自然也会有同等待遇。
燕国的位置正好处于东北板块和华北板块之间的交通要道上,东北板块有山戎和孤竹(此地产生过伯夷宁可饿死也不食周粟的故事)等势力,以及一个由商纣王之叔箕子所建的半岛之国,华北板块也有不少商朝残余和戎狄势力,相当于燕国的存在是为了斩断这两大股势力之间的联系,避免他们联手作乱,进而威胁中原。如果有可能的话,周朝甚至希望燕国可以抵御住东北板块上的外部势力,同时帮助周王室消化华北之地。
燕国的处境可见一斑
2、迁都避敌
周王室虽然对燕国寄予厚望,但是燕国如同孤子一般处在诸多势力的包围圈内,人家齐国在遭遇莱夷与之争国时,尚能找鲁国一起对敌,燕国是啥帮手都找不到,只能自己负重前行。自姬克替父就封后,燕国历任国君都在想方设法地突破壁垒,打通燕国和中原之间的联系通道,可惜迟迟未能如愿,以至于燕国的前九世君主都没能在史籍上留下自己的谥号。
当然燕国的默默无闻并非是因为没有任何作为,纵观整个西周,可有看到东北板块的外部势力和中原角力?由此说明燕国一直都在努力。不过燕国相对山戎等势力来说还是比较弱势的,不然就不是牵制,而是兼并了。及至春秋中期,扛了三百多年的燕国终于扛不住了,不得不南迁避敌,以期得到周王室和齐国的援助。
燕国南迁情况
史载燕国的第十七任国君燕桓侯因山戎威胁过大,将都城迁到临近齐国的易水流域,称临易(今河北雄县)。可惜燕国的退让反倒让山戎的气焰越发嚣张,燕国只得乞求齐国帮忙。当时的齐国是由齐桓公掌舵,国力和威望居诸侯之冠,且齐桓公的称霸宗旨是“尊王攘夷”,自然不会坐视燕国的危机而不管。在齐国的帮助下,不仅山戎之患得到解决,就连孤竹等势力也被燕齐联军所灭。
有意思的是,当时的燕庄公(燕桓侯之子)出于感激之心,一直礼送齐桓公至齐国境内,弄得齐桓公也很不好意思,毕竟只有周天子才能享受诸侯出境相送的待遇,没办法,为了自己的名声,齐桓公只能将燕庄公所到的齐地割让给燕国。这么一来,解除外患的燕国有了不一样的气象,后面仅用了十余年的时间就一举灭掉了由来已久的蓟国,并将都城北迁至蓟城(今京城一带)。
吞并孤竹和蓟国等势力后的燕国
二、燕国于乱世之中推崇王道1、子之之乱
随着周王室的影响力不断下降,周礼制度愈发崩坏,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也愈演愈烈。为了不被他国吃掉,各国争先恐后地进行变法,毕竟时势在变,制度如果不变就不合时宜了。然而燕国却仿佛没有看到这一切,即使一向被众强国轻视的韩国都开始了变法,燕国依然无动于衷。究其原因,概因燕国作为周朝的直亲封国之一,拥有像鲁国一样深厚的王道基础,历任国君都比较尊崇王道。
如果不是田氏齐国步步紧逼,燕易王甚至都不敢违制参加魏国组织的“五国相王”活动。然而称王并不意味着燕国就与时俱进了,燕易王之子燕王哙在位期间就闹了个不小的笑话出来。史载燕王哙继位之初“不安子女之乐,不听钟石之声”,“亲操耒耨以修畎亩”,梦想有朝一日自己能像上古贤君那样名垂千古。
燕国世系
本着这个出发点,燕王哙摒弃了君主驭臣之术,主动将王位禅让给自己的相国子之,结果子之又不是那块料,搞得燕国内部大乱,被齐国和中山国趁机攻占了大量土地。燕王哙自己也亡于这场祸乱,成为天下笑柄,用后世的话说,他是“行仁而亡”,当然这也不是他个人的问题,是燕国的王道环境造就了他对“仁”的这种认知和行为。
言归正传,燕国经此一遭,国力骤降,齐国原本是打着帮助燕国灭掉子之的旗号进军燕国的,可齐军在完事之后并未退出燕境,而是肆意破坏燕国根基,将燕国宗庙中的礼器都洗劫一空。明白过来的燕国军民对齐军开始了反击,可惜力量有限。好在西边的赵国不愿失去燕国这个缓冲,毅然出兵护送燕王哙之子公子职返回燕国继位,帮助燕国稳定了局势。
燕王哙禅让
2、网开一面
临危受命的公子职正是鼎鼎有名的燕昭王,他对战乱后的燕国深感痛心,对趁火打劫的齐国和中山国恨之入骨。他暗暗立下决心,一定要让燕国强大起来,为此,他放下身段,拜国中贤者郭槐为师,并在其建议下,设黄金台,广招天下贤才为燕国效力。著名的“千金买马”正是发生在他身上的故事,在他的感召下,邹衍和乐毅等大才纷纷入仕燕国。
对于这些来之不易的人才,燕昭给了他们足够的信任,让他们都能心无旁骛地施展自己的才能。这种难得的君臣同心让燕国迅速回血,由此给了燕昭王更大的决心,他在今河北易县一带兴建下都。和祖上的南迁避敌不同,他的目的是为了尽快找齐国报仇,只要能报仇,他什么都可以做,包括变法。没办法,王道无法让他战胜齐国,他只有行使霸道。
燕昭王筑黄金台招贤
经二十多年的变法,燕国悄然崛起。在乐毅的建议下,燕昭王没有单挑齐国,而是“举天下而图之”,先让苏代挑唆齐国灭宋,激起其他诸侯国对齐国的不满,然后联合三晋和楚国共同讨伐齐国,史称五国联军。巧不巧的是当时齐国像昔日燕国一样内部不稳,忠心耿耿的孟尝君被迫出走秦国。如此一来,齐军一溃千里,齐国仅剩下两城。
就在攻略齐国之时,燕昭王还抽出精力,派大将秦开率军攻打东胡,“东胡却千余里”,燕国疆域达到了史上最大。如果燕国能保持这种势头,不说一统天下,像战国后期的赵国那样和秦国掰掰手腕还是可以的。可惜这只是如果,眼看大仇得报,燕昭王又耐不住心中的王道情怀,硬是对齐国所剩二城只围不攻,静等他们自己投降,结果人家没投降,他自己先去世了,紧接着乐毅出走、燕军溃退、齐国复兴,燕国走上了下坡路。
昭王时期的燕国
结语燕昭王死后不到一甲子,燕国就被秦国所灭,时也命也?有人说燕国的问题是过于尊崇王道。确实,燕国在春秋战国这种大争之世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当战国七雄中的其他六雄都在推崇霸道时,燕国却在王道和霸道之间摇摆不定,尤其是燕昭王明明可以灭掉齐国却不灭,纵使考虑到众怒的问题,燕国也可以和其他诸侯瓜分齐国,总比比齐国反过来针对燕国要强吧?
然而抛开这些事情不论,放眼整个燕国的历史来看,燕国的王道貌似也不是一文不值,如果燕国早早地弃王道而入霸道,恐怕早就被其他势力吞的渣都不剩,毕竟谁都不想自己身边出现一个野心勃勃的诸侯国。就像韩国一样,明明是变法图强,结果反倒成为七雄中第一个亡国的诸侯。总而言之,后天努力固然重要,先天条件也不是可有可无的,如能二者兼之,成功的可能性自然更大,比如秦国。
参考文献:
《史记》
《战国策》
《春秋左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