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知县上任有哪些准备工作要做?至少有七条,少一条便寸步难行
世人皆知,在古代当个知县不易。那些寒窗苦读多年,终于考中进士的读书人,拿到"官凭"之后,却犯了难。他们发现,靠着八股文章考上的功名,在官场上根本不够用!
一个新科知县若想在官场立足,光有圣贤书上的道理还远远不够。从拜见上官到与属下相处,从了解民情到处理公务,处处都有其中的门道。稍有不慎,便会在官场上寸步难行。
那么,一个新科知县要想在官场上游刃有余,到底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呢?让我们来解开这个谜题。
一、择师问道:拜访经验丰富的前任知县
嘉庆年间,新科进士李鸿章初得知县任命时,便去拜访了已致仕在家的前任滕县知县赵焕章。这位老前辈在滕县任职十余年,深得百姓爱戴,堪称典范。
赵焕章见到李鸿章后,并未立即开讲为官之道,而是让他先去看自己的书房。只见书房里摆满了各地方志,案头还放着一本翻得破旧的《福惠全书》。
"一县之政,千头万绪。"赵焕章指着这些书说道,"你我虽都是进士出身,但圣贤书上的道理,要用在地方治理上,还需一番揣摩。"
这番话给李鸿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那以后,他每日必到赵府请教。赵焕章将自己任职期间遇到的大小事务都一一道来:如何与幕僚相处,怎样安抚地方乡绅,乃至赋税征收的门道,无不详细说明。
赵焕章还特意叮嘱李鸿章:"为官之道,在于明察秋毫却又要懂得权衡轻重。你初到任时,切莫贸然大开杀戒,先要摸清衙门里的规矩。"
就这样,李鸿章在赵焕章门下学习了整整一个月。临行前,赵焕章又送给他一本《福惠全书》,这本书是他任职期间批注过的,上面记满了治理地方的经验。
不仅是李鸿章,康熙年间的张伯行初任知县时,也曾拜访过三位致仕的前任知县。这三位老前辈给他讲述了许多为官要诀,尤其是关于司法审案的经验。
其中一位老前辈说:"断案如果只凭圣贤书上的道理,恐怕要吃大亏。要多看律例,多问老幕友,慢慢就能明白其中的门道。"
张伯行深以为然,后来在任上审理案件,总是先请教经验丰富的幕友,再细细研究律例,最后才下判决。这样的做法,使他在任期内没有出过任何纰漏。
清代著名的《福惠全书》就是一部为官必读书。书中不但详细记载了地方治理的方法,还收录了许多前任知县的经验。新科知县们往往会将这本书随身携带,遇事便翻阅参考。
有的新科知县为了更好地了解任职地区的情况,还会特意拜访曾在当地任职过的官员。这些老前辈往往会给他们介绍当地的风土人情、民风习俗,甚至连地方上有影响力的族姓都会一一道来。
二、察民情:深入了解任职地区
道光二年,新科进士陈大镜获任浙江海宁知县,到任前便做了一件令人称奇的事。他不顾同僚劝阻,特意穿上便服,扮作商人提前到海宁体察民情。
"你这是何苦?"同科进士王元章问道,"到任后自然会有衙役详细禀报。"
陈大镜笑着说:"耳闻不如目见。若只听衙役之言,恐怕要错过许多实情。"
于是,陈大镜在海宁逗留了半月有余。他不但走遍了城中大街小巷,还深入乡间,了解当地的桑蚕养殖和丝绸生产情况。在一家茶馆里,他听说当地有个不成文的规矩:每年春天蚕桑时节,商家要给蚕农预付一部分银钱,秋天再按行情收购丝绸。
这个发现让陈大镜颇受启发。到任后,他就依据这个习俗,制定了一套保护蚕农利益的章程,既保证了蚕农的收入,又维持了丝绸贸易的繁荣。
乾隆年间的扬州知县魏长龄也有类似的经历。他在赴任前就托人搜集了一本《扬州府志》,从中得知扬州盐商富可敌国,但当地百姓生活却并不富裕。
魏长龄便暗访扬州城,发现城中有许多依附盐商的帮闲,这些人仗着盐商的势力横行霸道。他还注意到,城南一带的穷人多以编织草席为生,但每逢交税时节就要典当家产。
到任后,魏长龄立即着手整顿帮闲,并参考江南其他地区的做法,在城南设立"惜本堂",专门为织席百姓提供低息借贷。这些举措都得到了百姓的交口称赞。
清代著名的《户部则例》中就提到:"知县赴任前,当详查地方志书,了解地方族姓分布、风俗习惯,以及赋税征收情况。若有可能,最好亲自体察民情,以便日后施政。"
在云南、贵州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新任知县更要格外注意了解当地风俗。道光年间,云南腾冲知县杨占鳌就因为不了解当地傈僳族的习俗,险些酿成大祸。
原来,当地傈僳族有个传统,每年秋收后要举行"跳月"仪式,男女青年在月下对歌。杨占鳌刚到任就下令禁止这种活动,引起了傈僳族人的强烈不满。幸好他及时发现问题,立即撤销禁令,并在衙门前专门设立场地供族人举行仪式,这才平息了民怨。
从那以后,杨占鳌便特意聘请了一位通晓傈僳族语言的幕友,帮助他了解当地风俗。他还编写了一本《边俗备要》,详细记载了当地各族的习俗,供后任官员参考。
三、结善缘:建立人际关系网络
乾隆四十三年,刚获任江苏常熟知县的顾廷琛,在赴任前就遇到了一件麻烦事。原来,常熟是江南丝绸重镇,每年的税收都要经过驿站运往京城。可顾廷琛对这些驿站的路线却一无所知。
"常熟的驿路可不简单。"同科进士张楠对他说,"你得先拜访几位驿站的老人,不然到了任上可要费力气了。"
顾廷琛听从建议,先后拜访了三位在京的驿站官员。这一拜访不要紧,他才知道常熟的驿站还兼管着海运盐税,每年光是海盐的运输就要经过七个不同的驿站。
有了这层关系,顾廷琛上任后的税收运送工作便顺畅了许多。当地的驿丞见他懂得门道,也都愿意配合他的工作。
同样在乾隆年间,扬州知县吴尔璜在上任前就与当地的商会领袖建立了联系。他发现扬州不但有盐商,还有许多经营木材、丝绸的大商人。这些商人在地方上都很有影响力。
吴尔璜便在京城举办了一场茶会,邀请了这些商人在京的亲戚。席间,他详细询问了扬州的商业情况,还特意请教如何调解商业纠纷。
这番用心让吴尔璜受益匪浅。上任后不久,就遇到了一起盐商与木材商的纠纷。因为他熟悉双方的经营方式,很快就调解成功,让两家都心服口服。
"知县初来乍到,幕友就是眼睛。"这是当时官场上流传的一句话。新任知县们都明白,一个好的幕友可以帮他们避免许多错误。
嘉庆年间的山东临朐知县王心铭就深谙此道。他特意聘请了一位通晓当地方言的老幕友,名叫赵元。赵元在临朐生活了三十多年,不但熟悉本地话,还知道周边几个县的方言特点。
王心铭上任后,每次审案都让赵元在旁边帮忙翻译。有一次,他审理一起命案,就是靠赵元发现了证人话语中的破绽,最终找出了真凶。
"这人说的是莱芜话,不是咱们临朐话。"赵元在堂下小声提醒,"他自称是本地人,这话可说不通。"
除了与地方上的人建立关系,新任知县还要注意与上司搞好关系。道光年间的浙江定海知县林则徐就深得其中三味。
他每次上京述职,都会带一些定海特产去拜访上司。不是什么名贵的东西,就是一些新鲜的海产品,却总能投其所好。林则徐说:"送礼贵在用心,不在价值。"
上任前的这些准备工作看似繁琐,却都是为了日后施政方便。正如当时一位老幕友所说:"一县之地,表面上是知县在管理,实际上全靠这些关系网络在维系。"
四、理政务:做好行政准备
乾隆三十年,新任山东诸城知县赵德清刚拿到任命,就遇到一件棘手的事。户部送来的赋税册上显示,诸城县去年的税收比前年少了整整两成。
"这可如何是好?"赵德清找到同科进士商量。那位同年笑道:"你先别着急,这事儿还得从头查起。"
原来,诸城县的赋税情况颇为特殊。当地百姓除了要交正常的田赋外,每年还要向朝廷缴纳一种特殊的税收——"布税"。这是因为诸城自古就以织布闻名,朝廷特许当地可以用布匹抵税。
赵德清找来前任留下的账册仔细研究,发现去年诸城遭遇了一场蝗灾,不但粮食歉收,连棉花产量也大受影响。前任知县为了体恤百姓,特意上书户部,请求减免了部分布税。
"原来如此!"赵德清恍然大悟,立即着手准备上任后的赋税征收计划。他特意请教了几位会计师爷,学习如何核算布匹折税的比例,还预先拟好了几份奏章,以备赴任后使用。
在司法方面的准备工作上,嘉庆年间的江西南昌知县胡世宁就做得十分用心。他在赴任前就托人找来了一本《南昌府志》,专门研究当地的民间纠纷类型。
胡世宁发现,南昌的诉讼案件中有一大半都与宗族纷争有关。他便特意拜访了几位精通《大清律例》的老幕友,向他们请教处理宗族纷争的经验。
其中一位老幕友说:"南昌的族谱最讲究,审理宗族案件时一定要先查清族谱关系。"这句话给胡世宁留下了深刻印象。上任后,他每次审理宗族纷争,都要先让衙役取来族谱查验,因此断案甚少出错。
道光初年的浙江余姚知县孙嘉淦则在文书方面下了功夫。他请教了几位曾在余姚任职的官员,得知当地的公文往来很是繁琐。每月光是要处理的文书就有上百份,若不提前准备好套路,很容易被公文压得喘不过气来。
孙嘉淦便提前准备了一本"文书范本",把各类公文的格式都誊抄下来。从上司批文到衙门告示,从诉讼判词到税收清册,事无巨细,都做了详细记录。
"选吉日"这个环节也颇有讲究。康熙年间的山西平定知县李恒就因为这事闹出了笑话。他原本选了八月初八上任,不料当地人告诉他,平定县有个习俗,这一天是当地土地神的生日,百姓们都要去土地庙上香。
"知县大人这天到任,只怕衙门里连个人影都看不到。"当地的幕友如此提醒。李恒听后,赶紧改选了另一个日子上任。
还有趣的是道光年间的江苏如皋知县张之洞,他选择上任日期时特意避开了农忙时节。他说:"百姓在地里忙活,衙门里的事情再急也得等等。"这番体恤民情的做法,让他一上任就得到了百姓的好评。
五、整仪容:注重形象
康熙四十年,新任浙江嘉兴知县周元度在准备官服时,闹出了一个笑话。他按照惯例去绸缎庄定制官服,却不知道知县的补子该绣什么图案。
"知县补子上绣的是锦鸡,不是白鹇。"同科进士刘阶提醒道,"这要是穿错了,岂不让同僚笑话。"
补子,是清代官员衣服上的补花,文官补子绣飞禽,武官补子绣走兽,图案和品级一一对应。知县是从七品官,补子上绣的正是锦鸡。
不仅是补子,就连官帽顶子的颜色也有讲究。清代官员的顶子分为九品,知县用的是水晶顶。周元度特意找了一位老裁缝,量身定做了一套合身的官服,还配了一顶考究的乌纱帽。
嘉庆年间的山东荷泽知县张熙纾则在仪仗方面很是用心。他向前辈打听到,荷泽地处运河要道,每年都有大臣经过,知县出迎时的排场不能太寒碜。
张熙纾便特意挑选了八名身高相仿的家丁,给他们都置办了统一的衣服。这些家丁站在一起,煞是齐整。后来巡抚大人经过荷泽,见了这般排场,还称赞了一番。
道光年间的江西吉安知县赵钧则在车马上颇费了一番心思。当时吉安府城里有个不成文的规矩:知县出行,必须要用特制的蓝呢大轿,用普通轿子会被人说不懂规矩。
赵钧打听到这个讲究后,特意找了江南有名的轿铺定制了一顶蓝呢大轿。这顶轿子不但式样讲究,连轿帘都是用上等蓝呢制成,十分考究。
官员出行,轿夫也很重要。乾隆年间的江苏常熟知县沈峻就因为这事吃了亏。他刚上任时用的是本地轿夫,这些轿夫不懂规矩,有一次抬着轿子从知府大人的轿子前横穿而过,闹了个大笑话。
后来沈峻特意从苏州请来了四名老轿夫,这些轿夫专门伺候过官府,深谙各种规矩。有了他们,沈峻出行再也没出过岔子。
就连知县夫人的仪容也有讲究。嘉庆年间的浙江余姚知县钱陈群的夫人就十分注意这一点。她特意请教过几位老前辈的夫人,知道了官家女眷在公开场合该如何着装。
"知县夫人出门,要坐小轿,不可骑马。"一位老前辈的夫人这样告诉她,"衣着要端庄,但不可太过华丽,以免惹人闲话。"
清代官员都很重视这些细节。正如一位老幕友所说:"为官一任,从头到脚,从内到外,无不是有讲究的。若是不懂这些门道,就算政绩再好,也难免要被人说不懂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