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这话说得没有问题,特别是在吃的方面,不同地方的人口味差异极大。
有可能肉类的差异比较小,因为都是差不多的口感,但蔬菜的差异可就大了。
下面提到的5种蔬菜,在国内往往不太受人欢迎,可是到了国外,却成了外国人口中的香饽饽,老外爱吃得不得了。
一起来看一看,这些蔬菜你都吃过吗,吃过几种?
一.茴香根
茴香根原产于地中海地区,在汉代传入中国。大家知道茴香,我们经常吃的是它的叶子,茴香叶可以用来包饺子或者煲汤,但至于它的根?因为太过坚硬粗糙,一直以来被我们当做不可食用的废料,把叶子摘下来,根就扔了。
虽然也有部分人会吃,觉得好吃,但大部分人还是很难接受。
可在欧美国家,茴香根是高档餐厅的常见食材。它们觉得茴香根哪里坚硬了,这不是很脆嫩吗?而且在加热以后,还会散发淡淡的类似芹菜和白菜的清甜味,不折不扣的好食材。
在意大利,会将茴香根切片,拌入沙拉,在法国,则用黄油香煎,而北欧人还开发了茴香根浓汤。可以说,茴香根早就成为了欧美国家日常饮食的一部分了。
二.洋蓟(菜蓟)
洋蓟同样原产地中海,在明代海上丝绸之路传入我国。
初看第一眼,很多人觉得这哪里是蔬菜,这不是穿山甲吗?是的,洋蓟的外壳长得跟穿山甲几乎一模一样,可穿山甲是动物啊,洋蓟真的能吃吗?
因为看着就不像蔬菜,坚硬的外壳还让人感觉有点恐怖,不少中国人表示难以接受。
就算外观接受了,可剥开层层的外壳之后,可食用部分还不到15%,买三斤实际得不到几两肉,太亏了。
而在地中海沿岸国家也就是欧洲地带,洋蓟却是“蔬菜之王”,紫色外壳在他们那都不算坚硬,可以扒下来烤一烤,吃得香喷喷。最常用的做法是披萨、沙拉,或者直接蘸酱吃。
外国人之所以喜欢洋蓟,是因为内部的汁液天然浓稠,放入食材后,可以增加粘稠度,变成糊糊状态,配合蔬菜的绿植风味,烹饪过后清爽可口。
三.甜菜
甜菜原产于地中海及西亚地区,公元1500年左右传入我国,常吃的是它的根部。
在我国的话,最主要还是拿它来制糖,直接当食材的很少。你会发现甜菜价格非常便宜,10块钱能买一大堆,是因为它主要不是靠卖给消费者挣钱,只是做糖的时候剩下一些消化不掉,就随便卖点到市场上了。可见我们这也没有大规模的甜菜消费市场。
味道上,虽然如名字,是甜的,但有一股土腥味,而且你也不好处理食材,刀一切开,暗红色的汁水到处飞,不好搞卫生,很糟心。
但是在国外,早已流行吃甜菜上千年了。甜菜也老早是家常蔬菜,知名西餐罗宋汤,里面一个很重要的食材就是甜菜。
因为它烹饪后甜味是缓缓释放的,不至于太冲,很让人着迷,而且用来做汤,就是天然的染色剂,增色增亮很有效。这是外国人喜欢甜菜的原因。
四.秋葵
秋葵的真正叫法是“咖啡黄葵”,这并不是一个中国原产蔬菜,原产国是欧洲,而且国内引入的时间也比较晚,在20世纪90年代的时候,才开始引种种植。
现在说我们不喜欢秋葵,还为时过早,因为我们开始吃秋葵的时间,不过三十多年,还太短了,暂时没有经过历史检验。不过目前大众对秋葵的看法,还是嫌弃的居多,因为秋葵吃起来黏糊糊的,让人感觉反胃,也有不少地区的人,管秋葵叫“鼻涕菜”,也很形象了。
相反,在美国南部、印度、中东、日本地区,秋葵是绝对的热门食材,菜式也五花八门,炸秋葵、秋葵炖菜、咖喱秋葵等等,地位和我们的大白菜差不多。
秋葵在高端日料店中,还是一道餐前菜,他们将秋葵纵切冷冻后,再端出来,口感竟八九分和鳗鱼肝相似。普通食材技术化后变得“高端”,这也是日料常见的手法。
五.苤蓝
苤蓝也叫球茎甘蓝,原产于欧洲北部,公元1600年左右引入我国,也是明朝中期。
吃起来口感柴柴的,纤维感重,就算煮过之后,也难称得上鲜嫩,有人说吃这玩意像是在“啃木头渣”,所以在国内更多是切片腌制或者凉拌,但即便如此,还有一股子草本的味道,怪怪的。
哪怕是在国外,一开始也并受人喜欢,主要是过去烹饪它的方式是水煮,那味道就很苦,口感半生不脆的难以入口。但是近百年来老外发现,把苤蓝用来高温烘烤,竟意想不到的好吃,因为烘烤能让苤蓝焦糖化,产生美德拉反应,不仅苦味没了,还有一股坚果味的香气和微甜的口感。从此,苤蓝开始风靡蔬菜圈,成为了常见蔬菜食材。
即便如此,国内还是无法流行起来,我们的烹饪方式,炒菜偏多,烤制的很少,苤蓝也就一直不温不火的。
口味这东西,没有绝对的好坏,餐饮文化和地域文化起着决定性作用。
那这五中蔬菜粒,你吃过哪些?对他们的印象又是如何?评论区可以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