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乾隆平定准噶尔,以及和中亚国家确立西北部边界,确立了疆域的大一统格局。这个时期的清朝,已经是内陆亚洲最强大的力量。
清乾隆时期的统治为何被称得上盛世?
1771年,土尔扈特部十几万人返回清朝,俄罗斯也不敢动武。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但为什么仅仅过了69年,鸦片战争里的清朝军队,就完全打不过远道而来的英国人呢?
中学课本说的没错,是因为清朝军队和英国人的军事实力,相差太大。对方开来了巨型战舰,清朝人还在使用弓箭和大刀。
你可能要问,我们不是在岸上也有炮台吗?来看两个例子。
天津大沽口有炮台,1840年,英国海军到达附近,道光皇帝接到的奏折里写,我军“炮位陈旧,兵力不足”,没有发一枪打一炮,就开始了和谈。
虎门炮台,是广州的门户,但英国人在1841年占领广州花了多大代价呢?死了9个人,伤了六十几个人。
结论似乎很清楚了,交战双方的武器有很大的差距,但最大的差距,还是在火炮技术上。
清朝错过了什么机会但是不是清朝就完全没有机会呢?当然不是。
1860年,也就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的时候,一名法国将军在圆明园里发现了一个仓库,除了一些欧洲制造的钟表啊,马车啊,还有两门榴弹炮。炮身上有制造日期,1792年。
这两门炮采用的技术,远远领先于清朝军队当时的水平。
英国人和法国人应该倒吸口冷气,如果这些火炮被中国人批量装备到军队上,那两次鸦片战争的结果可能会改写。
这两门炮哪来的呢?就是英国公使马嘎尔尼在1793年访华的时候,带来的礼物。
换句话说,英国人送来了世界上最先进的火炮技术,但乾隆皇帝把它们锁到了仓库里。
是乾隆太愚昧,不知道榴弹炮比弓箭厉害吗?
恰恰相反,200多年前,清朝军队在和明朝作战的时候,就开始应用火炮了。
但从18世纪中期,也就是乾隆朝开始,清朝的火器技术发展开始陷于停顿,最终在战术追求上,走上了跟西方国家完全不同的道路。
我们不能说这种停滞,是乾隆皇帝一人造成的。任何一种武器,甚至一支军队的战斗力,都和它的适用场景有关。
面对明朝军队和面对游牧民族有效的战术和武器,在面对来自海上的威胁时,可能就不堪一击。
更何况,清朝在乾隆时代完成大一统之后,没有明显的外来敌人,完全被锁死在原来的战争思路上了。
什么思路呢?就是骑射和火器的有机结合。
在这个结合里,骑射是满族人的传统优势,一直没有变过,变的是火器。
乾隆朝以前的战争先说乾隆朝以前。主要是南下和明朝军队、以及李自成的战争。
一开始,努尔哈赤就依靠以骑射为基础的强大战斗力,多次击败明朝军队。但是在进攻宁远,也就是今天的辽宁省葫芦岛地区的时候,遭到了袁崇焕的强烈抵抗。
满族人的骑射,野战厉害,但攻城不行。由于射程、威力等各方面的差距,满族军队根本无法突破明朝军队由大炮和火绳枪组成的火力防线。
你可能要问,那明朝人又哪来的大炮呢?这儿就得提到葡萄牙人。他们不但卖给明朝西方的火器与技术,还派军事技术人员过来协助作战。这就导致明朝有不少炮手和工匠掌握了在当时的世界上比较先进的火器技术。
后来满族人通过不断的战争,俘虏了不少汉族人,也学会了这种技术。
到入关之前,清军拥有的火炮数量已经超越明朝,彻底扭转了关外战场的形势,最终击破了明朝号称固若金汤的宁远和山海关防线。
红衣大炮
在很大程度上,清朝继承了中原汉人政权在火器上的成就。在近距离作战中,骑射有速度和精准性上的优势,而面对地方城池的时候,像大炮这样的重火器又能迅速击破敌人的防御。
等到清朝入关一统天下以后,整个国家在战争上的重心,就转向了游牧民族。
前面我们讲清朝和准噶尔之间的战争,一共持续了70多年。因为游牧民族的流动性很强,所以清朝军队在快速的攻防战中,就不能再依赖大炮的威力,转而追求轻火器和骑兵相结合的战术。
骑射与轻火器相结合前面讲过,清朝的火炮技术,是和汉族人学的,而汉族人的技术又来自于葡萄牙。而这一次的轻火器呢,清朝没有再走欧洲人的科技路线,而是受了中亚地区的奥斯曼土耳其和莫卧儿帝国的影响。
客观地说,来自中亚地区的技术,也能够契合当时的战争要求。怎么讲呢?
当时准噶尔汗国使用的一种主要武器,叫赞巴拉克大鸟枪,来自奥斯曼土耳其。它比起清朝军队的轻火器,胜在射程远和威力大。
赞巴拉克大鸟枪
而清军既然不能使用重火器,就要依赖骑射战术,虽然马的速度快,清军的弓箭手也可以连续高精度地射击,但弓箭在射程上被压制,却是个致命硬伤。
当时清朝军队还有一种轻型火炮,叫子母炮,但这种轻型火炮的射程,竟然还不如赞巴拉克大鸟枪,而后者的便携性,又远远胜于子母炮。
所以从雍正开始,清朝开始大规模仿造赞巴拉克,到乾隆的时候,它已经成为清军的主力轻火器。以至于平定准噶尔之后,这种枪依然是清朝军队的轻武器主力。
这种赞巴拉克,通常需要两个人抬,又叫“大抬杆儿”,本质上还是一种火绳枪。
火绳枪的装弹和射击流程非常繁琐,推进子弹的火药和子弹要分别装填,射击的时候再点燃火绳,就像我们过年放鞭炮一样,火绳烧完子弹才发射出去。在战场上,它往往来不及第二次射击。
这导致什么呢?就是它一定要有其他部队来配合。通常是枪手站在最前面,后面是弓箭手,最后是骑兵和步兵。
面对敌人的骑兵冲锋,先是一轮火绳枪射击,然后放箭,等敌人接近后,再冲出去肉搏。
依靠骑射与轻火器结合的战术方式,乾隆获得了大部分战争的胜利。除了击败准噶尔,在今天的缅甸、越南、尼泊尔地区,清朝军队也没有遇到什么严重的挑战。
到乾隆中期,清军的战斗力确实在世界上数一数二,但这样一来,无论在轻火器还是火炮上,清朝都没有了改进武器的动力。
说到这儿,我想请你注意一点,从袁崇焕的大炮,到准噶尔人的赞巴拉克大鸟枪,清朝人对于火器的态度,一直是遇到敌人的时候产生的应激性反应。
敌人有什么好的火器,我就拿过来用,尤其是搭配满洲传统的骑射战术来用。在短期内,确实能取得很好的效果,但一旦战争胜利,就深深地藏起来,也不继续开发。
火器应用的转折点从乾隆开始,清朝在军事上的胜利达到顶峰,同时清朝对火器的应用,走到了一个转折点。整体上从利用火器,转为抑制火器。
一方面,当然是因为敌人消失了,火器不再需要。
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掌握火器技术的多是汉族人,清朝唯恐他们利用这种威力巨大的武器来反抗自己,越是强大的技术,就越是要深藏宫中,秘而不宣。
康熙时期为了对抗准噶尔,曾经让人研究出一种落地开花炮,也就是可以爆炸的炮弹,但战后就把这种技术列为绝密。一直到鸦片战争,清朝的炮弹都还是实心炮弹。甚至后来左宗棠去收复新疆的时候,都不知道有这种技术。
前面说到,马嘎尔尼给乾隆送来两门榴弹炮,是乾隆不知道这个武器厉害吗?他当然是知道的,正是因为知道,他才和康熙一样,把它们深深地藏起来。
雍正曾经下旨,专门督促火器营勤奋训练,而乾隆呢,一直在减少火器营训练的强度和时间,就是为了让官兵空出时间来,可以练习骑射和满语。因为骑射不仅仅是一种战术,它还带有某种文化属性。
对于乾隆皇帝来说,骑射和满语一样,一武一文,是祖上传下来的绝对不可放弃的制度。
甚至于一直到乾隆晚期,清朝军队中还有大量冷兵器,不是因为没有钱更换,而是为了保留骑射这种传统。
和乾隆的保守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时西方的热兵器正在快速地更新换代。
18世纪中期,西方国家的火器并不比清朝先进。但18世纪60年代以后,工业革命席卷欧洲各国,再加上各国在拿破仑战争中对于火炮的竞相使用,欧洲的武器就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
如果说清朝还在使用的火绳枪是轻武器的1.0版本,那么鸦片战争前的欧洲军队,都已经告别了更便宜、更快速的燧发枪这个2.0版本,过渡到非常接近现代枪支的3.0版本了。
武器落后的背后,更深层面的是一种体制、思想的落后。
这导致在两次鸦片战争中,清朝在与英法军队对阵中一败涂地。
在那个时候,清朝人又产生了新的应激反应,人们开始说“师夷长技以制夷”,开始搞洋务运动。但从乾隆时期产生的这种技术落差,就没有前两次那么容易追赶了。
你还知道哪些因为路径锁死,最后导致失败的例子?欢迎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