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权和陆权的博弈对抗:德国挑战英国为何很难成功?

瑞亭说历史 2024-11-02 03:44:34

到了大革命时代的后期,英国彻底确立了海洋霸主的地位,德国也开始崛起成为新的陆地霸主,英德两国开始争霸,海洋与陆地秩序的对抗进入一个新的高度。海洋霸主与陆地霸主的两种不同的生存逻辑,到了这会儿也更加清晰地浮现出来了。

英国的开放秩序

我们先来看看海洋霸主英国在大革命时代的状况。

英国在整个19世纪都是世界秩序毫无争议的主导者。不过,除了印度这个特例之外,英国在海外的殖民地并不特别多。

有一篇很著名的研究大英帝国史的论文,题目叫“自由贸易的帝国主义”。这篇文章里面就提出,大英帝国包括正式帝国和非正式帝国两个部分。

正式帝国就是英国直接统治的地方,比如印度,但更大规模的是非正式帝国,就是既加入英国主导的世界贸易体系,又不被英国直接统治的地方。你可能在历史地图上,经常看到地球上到处都是英国殖民地,但是你要知道,那是19世纪末期的状态。

而在此之前,英国并没有占领太多殖民地。这是因为,对于英国来说,大航海时代开始的远洋贸易,再加上工业革命,使得世界上各个地方都被卷入到全球贸易网络当中,没有哪个地方可以脱离这个系统。对英国来说,只要能够把一个地方拉入贸易体系,就可以通过自己的主导权而获得很多利益,犯不着花钱去直接统治它。

而且,英国对国际秩序的主导,根本上来说是通过对于规则的主导来实现的。覆盖全球的政治规则体系和贸易规则体系相互支撑,大英帝国在世界上的治理对象并不是具体的领土,而是普遍的规则体系。

举个例子,英国当时通过国际金本位制度来主导全球资本和货币市场,各个国家的货币都以英镑作为基准,就像今天各国货币都以美元作为基准一样。掌控货币标准,这是掌控着市场经济最底层的标准,是最根本的降维打击能力。而且,当年的英镑可以自由兑换英格兰银行所储备的大量黄金,兑换的价格是通过自由的市场来形成的。拿着英镑就相当于拿着黄金,这就是金本位。

还有英国当时的国际战略,是要着力打造一个各国之间的势力均衡体系。英国要努力维持其他列强彼此之间的制衡关系,让自己可以作为第三方仲裁人存在,那么英国本国的经济及内政就可以有比较从容的外交环境。

加入英国这套规则体系的国家,都会进入到全球市场当中,让自己的经济获得更好的发展条件。如果不愿加入这套规则体系,那就没法搭上发展的快车。

英国主导的这样一种秩序,在原则上不会排斥其他国家的参与,你可以把它理解为是一种开放秩序。对规则制定权的掌握,不以对土地的占领为前提。所以,英国在18世纪乃至19世纪末期以前,经常是把一个地方打下来,确保当地愿意加入世界贸易体系之后,又会退出来。

日不落帝国

实际上,即便是印度,其中仍有大量地方是英国通过当地土邦王公进行间接统治。可以说,几乎整个非西方世界都处在大英帝国的帝国范围当中,但英国的统治成本却非常之低。这是英国能够成功地主导全球的基础,如果英国主导全球的成本很高的话,也就维系不下去了。

德国的封闭秩序

再看德国这边,到了19世纪后期,完成统一的德国又率先实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迅猛崛起。但是德国只是在工业能力上比英国强大,却根本没有英国那种掌控全球贸易秩序的能力。

但是,德国发达的工业经济又高度依赖于全球贸易体系,肯定会受制于英国对贸易体系的主导权,所以德国人非常郁闷。19世纪后期的德国,以比英国快三倍的速度发展自己的工业,但是也就能获得跟英国差不多的经济增加值。

这让德国越发看英国人不顺眼,觉得这是一群势利小人。怎么办?还是得有自己的地盘!所以德国开始在海外抢殖民地了,希望获得自己专属的经济区,就可以玩出在英国秩序以外的新花样了。

德国这种思路,所追求的不是英国那种开放性的规则体系,而是排他性的封闭地盘,也就是一种封闭性的秩序。

如果我们再仔细看一下就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每一个新的陆地霸主,在此之前都是个落后国家。那么它们又是如何成为新的陆地霸主的呢?原因之一恰恰就在于,它们打造了一个封闭秩序。

巨舰时代:英德日德兰海战

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封闭秩序虽然不利于经营全球经贸网络,却有利于对特定的人群进行动员;一旦还能结合上技术跃迁,就有机会成为新的陆地霸主。而成为霸主之后,封闭秩序本身就会带来巨大的惯性,让它和海洋霸主之间发生对抗关系。

比如,德国文化民族主义的政治理念,所追求的就是个典型的封闭秩序。因为它要刻意强化本民族和其他人群的区别,甚至把自己描绘成好的,把别人描绘成坏的,以便对本民族形成动员,这样出来的肯定是个封闭秩序。

德国用民族主义作为动员机制成为新的霸主,但这也让它很快与英美发生强烈的对抗,接连失败了两次,也就是一战和二战。一直到了二战后,德国才放弃了民族主义,放弃了封闭秩序,加入了开放秩序,才让自己崛起的成果真正能被收获。

陆地霸主和海洋霸主的对抗

陆地霸主经常会尝试打造一个封闭秩序,而海洋霸主一定是打造开放秩序。虽然陆地霸主对于海洋霸主的历次挑战都失败了,但这并不等于说陆地秩序就是无效的,陆地霸主就是落后的。这种陆地秩序对于海洋秩序的挑战过程本身,也是很重要的。

一方面,陆地霸主对海洋霸主的反抗,会让海洋霸主本身也不断自我调整改进;另一方面,陆地霸主都是大国,它们在反复失败,最终加入开放的海洋秩序之后,由于它们的体量规模,就让海洋秩序也不会是过去的老样子了,海洋秩序也会发生新的演化,不再是由海洋霸主自己一家独大地来主导了。只有这样,开放的海洋秩序才能逐渐发展成为属于全人类的秩序,而不仅仅是海洋霸主自家的天下。

好,我们稍微总结一下海洋秩序与陆地秩序之间的对抗史,这种对抗表现为海洋秩序的不断扩展,但陆地秩序不断反抗,使得海洋秩序不断地朝着更加开放包容的方向演化。这就是我们看到的国际体系演化史当中不变的核心线索。

当然,我们这里说的是一种理想状态,它可以帮我们更清晰地把握住一些逻辑关系;在现实当中不是这种非黑即白的状态,而是有个灰度递进的状态。

大战争时代的来临

刚才我们说到德国开始抢夺海外殖民地,而一旦德国启动了,其他列强也都不敢落后,于是,19世纪末就掀起了列强瓜分世界的狂潮。

到了这会儿,英国也被迫开始主动占领殖民地,免得其他列强占了殖民地,又向英国关闭市场,英国的贸易体系就要受到影响了。结果是,英国的正式帝国的规模越来越大,但是它的非正式帝国的规模却越来越小。这就是为什么进入20世纪之后,大英帝国统治世界越来越吃力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它的统治世界的成本变得越来越高了。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而德国发现自己抢了很多殖民地,仍然没法扭转面对英国的那种憋闷状态,于是就决定放大招,大力发展自己的海军力量,力图在海洋上真正挑战英国的霸主地位。由于德国强大的工业实力,这个挑战对于英国是很严峻的。

但同时,这个挑战对德国的陆地邻国法国和俄国更加严峻,它们凭借自己完全没有能力对抗德国这个新的陆地霸主了,就只好拉拢英国来结盟对抗德国;而英国此时也没有底气独自对抗德国了,毕竟工业时代的战争,基础是工业能力,法国俄国不足以均衡住德国的力量,那么英国就必须与它们结盟,才能继续维持国际上的势力均衡。

这个时候,英国就无法再置身事外地做第三方仲裁人了,这就进一步加大了英国主导国际秩序的成本。

列强之间的结盟,就彻底打破了此前的国际秩序运作逻辑,国际秩序由此即将告别大革命时代,迭代演化入第三个版本,大战争时代。

这就是一战、二战的底层逻辑。

0 阅读:0

瑞亭说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