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不足,有不信”,并不涉及诚信问题

问道化鸣 2025-01-07 16:45:10

多数人在解读这句话的时候,都有这个意思:上边不诚信,下边就不诚信。比如陈鼓应的译文就是这样:统治者的诚信不足,人民自然不相信他。

但这一章讲的是从道治而仁治,从仁治到法治,从法治到礼治的逐渐下滑过程,即“自本至末”,“自本降迹”的过程,最后因为统治者“贵言”,即“行不言之教”,因此百姓都称道“我(圣人)”自然。

其间并不涉及“诚信”问题,况且人伦道德也不是老子讨论的话题。

原文(帛书本):

大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誉之,其次畏之,其下侮之。信不足,安有不信。犹呵,其贵言也。成功遂事,而百姓谓我自然。

说明:“安有不信”,安:副词,于是,乃,遂。“安有不信”即:于是就有不相信的。

老子从“太上”,即道治领导者,说到“亲誉之(德治)”、“畏之(法治)”、“侮之(礼治)”,对应于“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是失义而后礼”。

然后说“信不足,安有不信”,就是说:统治者这样做,说明他自己对“道治”都信心不足,天下人谁还相信大道呢?

“以道莅天下”的统治者,肯定对奉行大道充满信心,所以他“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不会实行“人为”的德治、法治、礼治。而半信半疑的统治者,对道治天下信心不足,于是在实行道治的同时,还辅之以德政、仁治和严刑峻法等“有为”之治,这样的治理,肯定不会让百姓所信赖。

很多古代学者对这一章的解读,都十分到位。比如苏辙说:

“吾诚自信,则以道御天下足矣。唯不自信,而加以仁义,重以刑政,而民始不信矣。圣人自信有余,其于言也,犹然贵之不轻出诸口,而民已信之矣。及其功成事遂,则民日迁善远罪,而不自知也。”

就是说:我(权力者)如果能真的相信自己的德行、能力,那么“以道御天下足矣”。只有自己信心不足才会实行仁义之道,并辅之以刑罚政教,自己都怀疑,百姓就更加不信了。圣人自信道治的好处,对于政令则慎之又慎不轻易发布,如此,百姓才会寄希望于道治天下。等到把事情办好,百姓自然归于“自朴”而没有什么察觉。

成玄英说:其贵重世俗浮伪之言,故不信至道真实之教。

所以,老子并不讨论“诚信”与否的话题,而是信不信“道”的话题。

“其上”若半信半疑,那么百姓自然就更不信了。百姓怎么知道执政者信不信道呢?就看实际行动。若是“贵言”即不依赖政令而施加干涉,那就是统治者自信并力行道治。若口头说着“道治”,却实行“以正治国”的政教礼法之治,那就是“信不足”。

老子是自然主义者,他没有教化思想,韩非子以后的老子注,到西汉的河上公,魏晋时期的王弼,再到明清之际的憨山德清、魏源等等,都不把“信”理解为“诚信”,即使是张道陵的《想尔注》,成玄英的《老子道德经开题序诀义疏》等道教人士,也都不涉及“诚信”二字。

所以,老子所说的“信”,就是“信奉”。“其上”对“以道莅天下”心存犹疑,信心不足,因此,表面上实行道治,但又担心“无为之治”达不到效果,于是就会有苏辙所说的“加以仁义,重以刑政,而民始不信矣”。

同时,“有为”之治社会,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暴力行政相伴,伪诈之术滋生。

在无道社会里,权力最善于的是装神弄鬼,为的是唯权独尊,要的是敛财求名。唯权独尊就会滥用权力,装神弄鬼就会制造鬼神文化,敛财求名就必然滥用权力实施暴政,依靠鬼神文化操控人心。

所以,老子反对权力制造和利用神秘文化麻痹人民,伤害人民,压榨人民。所以老子说“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也,其神不伤人也”。就是说在有道社会,一切牛鬼蛇神妖魔鬼怪等黑恶势力,都将失去施展的机会。

那种把“其鬼不神”曲解为“神鬼不再起作用”,“不再灵验”的,都是对老子思想望文生义的亵渎!



0 阅读:0
问道化鸣

问道化鸣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