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湿体质日久必畏寒怕冷,以至于精神受寒,遂生焦虑、抑郁

上洋说 2023-07-18 08:53:01

从体质病的发生到影响到一个人的精神世界,有的人用了20年,有的人只用了几年。这就是体质差异性带来的不同结果。湿寒体质,机能低下,早就埋下了神伤的种子。寒湿病的背后,一定是存在一定的神伤问题,此为“精神受寒”。

为什么从西医角度看同样的病,放到某些人的身上变化会更复杂,经久治疗,缠绵不愈。病的模式只作为病理的解答,最关键的是处在什么样的体质的阶段。

在临床上遇到畏寒怕冷患者大体分为三个层面的,一个是触摸确实冷的。一个是自身感觉就是冷,实际触摸不冷。最后一个是基础体温检测就是低的。

这三种情况详细分类又有很大不同,中医是通过问诊的方式,了解其发病史,发病特点,从而判断病机所在,这一点只有具备纯粹中医思维的大夫才能做到。过度西医思维的理念很从中找出特定规律,也就无法施展治疗方案。

比如我看诊的畏寒患者,从辨证看已入三阴,而且长期保持这个状态。痰湿壅滞严重,肾根元阳不足明显,厥阴风木妄动,病情变化很快,病症繁多。如果一上来附子入手,则更生严重的问题。往往先行气化-水路,而后少火生气,兼顾藏肾固摄为主,令其身体心(神)的层面逐步达到同步温暖。就是自体体感暖,精神暖。

化验单显示的病有的确实很难治疗,但化验单都显示不了的病可能连诊断都很难。而中医面对的多是此类疾病,可想而知,人体的复杂,病机辨证的重要性。

湿冷体质是有特殊性,弱性体质发展是一类症候群的总和。

压垮身体的最后一根稻草谁也无法预料,就是起于不经意间。但形成这个结果的体质早已有迹可循。

比如哮喘,鼻炎患者,下午吃一块雪糕,吹了一会空调,足以发病。这叫诱发因素。

引起这一切的原因,看似是简单地,实际上体质中早已有之,只差一个淋雨?一次外感?甚或是吃了一只雪糕便可成为诱发因素。体质问题既然早就有了,但真正从发觉到发病都是之后的事情了。

吃点凉的不至于就湿寒体质了,但总是吃生冷导致湿寒体质的概率就增大了。从临床看,我们见到的很多湿寒体质,多是在禀赋层面就已经存在的了,也就是说先天有这个趋向了。所以,相同的环境,此类人群湿寒的表现就很明显。但也有一部分人明明湿寒,却不自知。这就是自我感觉问题了。而有的人是过度的自知了,这部分人就是我之前讲的“身体心(神)”的问题多一些了。比如我们摸着不凉,但该患者自己感觉就是凉。如果西医面对此类疾病,一定会往神经官能症,焦虑症上引,最终用药也是这个层面的。但中医绝对不会,只是患者自感强烈,对于用药敏感自然也很异常。但中医会积极的从虚寒,湿寒,正气不足等层面为其诊治,也多有很好的效果。

禀赋的问题是我经常遇到的。父母的体质,这个体质一定是中医讲的体质,不是西医的那个基因遗传,当然也可以包括一部分。我看诊鼻炎多,尤其小孩子腺样体肥大的,还有尿床,小儿发育不好的。当了解完孩子的问题后。再接着了解父母的情况,就知道父母也存在相同的问题,只是严重程度阶段性不同而已。毕竟人还是有黄金十年,你身体再差,也有个相对一段时间身体不错的时候。但这个体质是会随着生育遗传下去的。比如孩子有鼻炎,有正气不足,体质问题,其父母必然有一方或双方均有。而且发病的时间差不多也是同等的。差别是后天喂养如果再失当,可能会产生变量。这就是“禀赋不足”引起的弱性体质的缘由。

“弱性体质”的不稳定性是比较明显的,全因同气相求,对于外界变化的触点比较低,但凡风吹草动,先行反应。但“三阳体质”也是如此,只是恢复起来比较快,修复能力强。这就是我们讲的“少阳体质”,也会周期性发热,外感,但吃点药就好了。这一点跟弱性体质差别还是很大的,弱性体质需要很长的调理周期,饮食禁忌。

所有的发病,都是基于你已经存在的体质,一旦触碰到诱发因素,一个非常不起眼的因素,必然成为你此次发作的诱因。

比如你已经湿寒体质了,那么瘟疫的影响会比较大。对于机能的损伤,阳气的折损,体内气化-水路的影响一定高于其他人。从临床看,这次瘟疫后的诸多问题,同此类体质人群基数是最大的。

中医也有神伤,就是说一些疾病的出现,确实跟自身的精神思维有关系,但处理方案跟西医的镇静药、兴奋剂有很多不同。至少,从我的经验此类问题还是从物质基础开始调整,元精—元气—元神。从根上调养过来,需要花些时间,但中药调神稳妥很多。必要时也会辅助西药,具体因病情而异。我们临床是解决问题,什么方法好用什么,什么能解决的持久用什么。用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脑袋里有没有纯粹的中医思维。

后天的饮食结构、生病后的治疗方法(用苦寒药,输液等)、生活作息习惯、以及运动方式的长期性导致了很多湿寒体质显性发展。这部分体质如果注意些还可以扭转,但就是没有这方面的知识,或则知道了不做,结果就发展为湿寒体质了。

湿寒体质是长期形成的,具有反复性,慢性化发展特点,又是其它疾病的基础体质。我们一定要了解自己的体质,才能知其如何防范。认识跟立场都很重要,足够的认识就意味着坚定地立场。不要总被一阵风带跑了。知识还得从经典中学习,立场从临床中真实的验证分析。

我们对于温阳药的使用,非常的局限,认识是不够的。总以为用上之后,身体一定就暖起来了。不是这样的,如果真是这样,就没有这么多的疑难病了。所有的病症,从中医角度看都是有一定的分型深度的。就像西医的几级的划分一样。

湿寒体质中,比较轻微的仅限于脾胃层面,脾胃的问题不能单纯的只看到消化,还应该知道运化。运化才是最关键,也是最核心的。后期出现的湿寒问题,离不开这个运化。

只有运化足够了,我们的身体体质才有可能解决湿寒。否则,都是昙花一现。比如解决湿冷的问题,苍术,白豆蔻,比一上来用附子更好一些。前者振奋脾胃中气,提振气化运行。而附子是纯阳之热,所发之力属于火热之象。理论上可行,实际上很多人耐受不了。所以我提出少火生气,缓缓去促进。湿寒的问题深入一些就到了肾根,这个层面该用附子还得用。我自己用几克足够。不会很多。不是所有的患者都适合火神派的理论。反而见到滥用附子治疗湿寒出问题的多。这一点希望引起重视。

减少饮食的映像,降低脾胃的消耗也非常重要。就诊中很多患者就是“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如此形成的湿寒体质,导致了疾病发作。我们还是从源头入手,管住嘴。再从病机入手,截断扭转。

湿寒体质一定是长期特殊原因下形成的具有一定致病作用的特殊体质。如果已经是湿寒体质,那么饮食诱因必然是容易出现。而没有这个体质,偶尔的一些不好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还不至于马上发病。中医讲治未病,实际上就是防病。从这个层面看,我们务必执行到位。

0 阅读:7

上洋说

简介:科普健康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