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中央打算打响济南战役,目的是攻下济南,然后解放整个山东。这次重要的攻坚任务,交给了粟裕指挥的华东野战军来执行。
七月份开始,华东野战军接到中央的任务后,就一直忙着准备打仗,开了好多次的准备会。
不过,9月份的一次战前碰头会上,却闹了点小别扭。华东野战军代理司令员粟裕正给要参战的部队安排作战任务呢,结果华东野战军十纵司令员宋时轮一生气,直接就走了。他这一走,战前会议也就只好停了。
济南战役因为特别重要,所以中央非常。战前会议上发生的事儿,没多久就传到了伟人耳朵里。很快,粟裕也接到了伟人的电话,说是要撤他的职。
聪明的粟裕从这四个字里琢磨出了领袖的心思,心里暗暗佩服:“‘应予’这两个字,真是体现了主席的高明,不愧是我们的领头人。”
为啥宋时轮会一生气就走了呢?说到主席对宋时轮的惩罚,粟裕为啥会说这是“有智慧”的表现呢?
【“觉得冤屈”的宋时轮】
宋时轮是黄埔军校第五期的学员,他在土地改革那会儿,还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里,都打得挺漂亮,是个立下不少战功的出色高级将领。
然而,在1948年济南战役前夕的一次重要会议上,这位高级将领竟然一气之下离开了会场,行为相当反常。这事儿闹得挺大,连上级粟裕都接到了伟人那边的指示,说是要对宋时轮“考虑撤职”呢。
粟裕接到电话后,没急着对宋时轮采取措施,而是好几次找宋时轮坐下来深入聊了聊。这么一来二去,他终于弄清楚了宋时轮为啥会一气之下离开的原因。
那是在1947年,华东野战军第十纵队的头儿宋时轮,带着他的队伍跟刘伯承、邓小平的中野一起,准备往大别山进发。中央下了命令:宋时轮他们第十纵队得充当诱饵,目的是把敌人搞迷糊,牵住他们的鼻子,好让大部队能安全地往南走。
十纵被安排在了梁山那块地方,宋时轮得对付的是国军的那个整编第五师,这可是蒋介石的亲信部队,装备全都是美国货,统一又先进。
宋时轮可没被敌人的那些高级装备吓倒,他领着十纵的兄弟们跟第五师死磕了整整八天八夜。这一仗,把蒋介石手里的这张王牌打得七零八落,战斗力几乎没了。十纵呢,算是漂亮地完成了阻击任务,成功地把敌人往南增援的脚步给拖慢了。
可谁也没想到,第五师的师长竟然在打仗时瞅准了个空子。他表面上带着兵往南走,暗地里却让第八十四师悄悄往北边靠,去攻打宋时轮部。这么做,明摆着是想从南北两边一起夹击十纵。
八十四师的战斗力跟整编第五师比起来,那简直是差远了。因此,宋时轮打算主动出击,把八十四师给一举消灭掉。
就在宋时轮一切安排妥当,打算向八十四师发动攻击的时候,整编第五师却突然改变方向,往北去了。这样一来,他们和八十四师一起,把十纵给夹在了中间。
十纵突然之间陷入了超级危险的境地,宋时轮火速给上级发了电报,说情况万分紧急,得赶紧往北渡过黄河。上级很快批准了他的请求。
情况紧急,加上敌人紧追不舍,十纵在北渡时吃了大亏。等好不容易到了对岸,一清点人数和东西,才发现问题大了:十纵牺牲了超过一千五百名战士,帮忙的老百姓有四千多人不见了,就连一些重型武器也没能带过来。
这时候,粟裕还没收到宋时轮上级关于北边过河行动的具体情况报告,但中央已经打电话来问这事儿了。粟裕就实话实说,把情况跟中央讲了。中央一听,立马也给宋时轮发了批评,说:“宋时轮没打招呼就自己带着部队往北过河,惹出了大乱子……这是没尽到责任啊……”
宋时轮被批评后,心里挺不是滋味。他琢磨着,自己明明已经跟上级打了招呼,也得到了点头同意,怎么到头来就变成了“擅作主张”呢?
可宋时轮没想到的是,粟裕后来已经把事情的来龙去脉都搞清楚了,并且又给中央交了一份报告。报告里讲明,宋时轮那次“北渡”不是擅自做主,他是先跟上面报备过,得了批准才动的。粟裕希望中央能再好好看看宋时轮“北渡黄河”这事儿。所以,虽然宋时轮北渡造成了不小的损失,但他也就只是挨了顿批评,之后啥事儿也没有,没受到任何处罚。
粟裕因为还没收到中央对那件事情的最终决定,所以就没再跟宋时轮提。结果这样一来,宋时轮误会他更深了,以至于在战前会议上,宋时轮一气之下就离开了。
【解除误会奋勇杀敌】
粟裕弄清楚宋时轮为啥生气离开后,赶紧跟伟人说了这事儿,还提议:“先别急着撤宋时轮的职,等济南战役打完了,咱们再根据情况来决定怎么办。”
伟人很快打回电话说:“我赞成你的想法,不过,为了别让大家再闹误会,你得把之前的处理办法和我的这个回电都告诉宋。”
粟裕心里清楚,伟人是想帮他们解开和宋时轮之间的疙瘩,他懂伟人其实并非真的要对宋时轮这位猛将动手,“应予”这两个字,粟裕一读就明白,伟人这是在用激将的法子呢。
跟粟裕深入聊过后,宋时轮还仔细瞧了瞧粟裕和中央之间关于那事儿的来往电报。他这才意识到,自己错怪粟裕了。这位实在的军人二话不说,赶紧给粟裕赔不是,还认真地敬了个军礼,说道:“粟司令员,我真是以小人之心猜度您这位君子了,我做得不对,请您别往心里去。接下来,您发话吧,我和十纵一定不折不扣地执行中央的命令。”
粟裕也认真地回了一个军礼,然后他们两人的大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1948年9月16号,济南那边正式开打了,战役轰轰烈烈地拉开了序幕。
这次,宋时轮带领的第十纵队担起了主攻的重任。他心里明白,这是中央和粟裕司令员给他的一个大好机会,让他和十纵能够一雪前耻。他暗下决心,一定要紧紧抓牢这次机遇,绝不能给粟裕司令员和中央丢脸。他要让十纵再次昂首挺胸,扬眉吐气。也得对得起敌人给十纵起的那个称号——“排炮不动,定是十纵”。
之前咱们就计划好了,宋时轮来指挥西兵团,这个兵团包括十纵还有另外两个纵队。西兵团的头等大事就是拿下济南机场。为啥呢?因为济南机场对王耀武的部队太重要了,是他们拿国军援助和逃跑的唯一出路。咱们要是占了机场,就等于掐住了敌人的脖子,王耀武也别想跑了。这样一来,打下济南就轻松多了。
所以说,王耀武对济南机场的防守那是相当严密,这让我军想要攻占机场变得难上加难。
过了两天,宋时轮琢磨了一下,觉得直接攻占机场风险太大,不如改为炸毁它。这样一来,咱们部队的伤亡能小点儿,同时呢,也能达到阻止敌军补给、断了他们活路的效果。
接着,宋时轮一声令下,西兵团的炮兵立马对机场展开了猛烈的炮火攻击。
炮弹噼里啪啦地猛砸在机场跑道上,整个机场瞬间被炮火吞没,跑道眨眼功夫就被炸毁了。想送援助物资和人员的飞机,根本没法降落。就算硬着头皮尝试空投,物资刚落地就被炸得稀巴烂,人员更不敢跳伞,生怕一跳下去就成了炮火下的牺牲品。结果,敌机只能垂头丧气地掉头回去了。这样一来,我军的战略目标算是顺利达成了。
当西兵团正在轰炸机场那会儿,许世友也带着他的部队,从济南的南边向王耀武发起了攻击。
济南战役最终仅仅八天时间就大获全胜,把敌军头头王耀武也给抓了起来。这场胜利啊,多亏了宋时轮带着西军团拼死打仗。说起来,宋时轮在这次战役里,那可是立下了大功。
【宋时轮知错就改】
济南战役打赢后,宋时轮没觉得自己多了不起,反而主动给中央写了份自我反省。在反省里,他老老实实说了自己在战前开会那会儿,犯了“不顾大体,跟上级顶嘴”这些大错,恳请中央给他个处分,还拍胸脯保证,以后绝不会再捅这么大娄子。
中央把宋时轮那份请求自我处罚的报告递给了粟裕,想问问粟裕该怎么处理这事儿。
粟裕和陈老总他们几个仔细琢磨了这事儿,最后大家伙儿都觉得:宋时轮同志在那会上跟上级较劲,一生气就走了,这肯定不对。但话说回来,他那么做也是有原因的,而且后来也没闹出啥大乱子。更关键的是,济南战役时他立了大功,功过嘛,算是扯平了。最重要的是,宋时轮已经知道自己错哪儿了,还主动要求受罚,看得出来他是真心觉得自己做错了。
粟裕想了想,然后给中央回了电报:华东野战军司令部大家伙儿商量了一下,觉得宋时轮同志在这次战役里,功劳还是比过错大。而且他真心知道自己错了,还主动要求处罚。所以,司令部都同意,就不给宋时轮同志处分了。
就这样,中央采纳了野司的建议,没对宋时轮进行处罚。宋时轮对此深感粟裕的大度,心里那点不服也烟消云散了。从那以后,他紧跟粟裕南征北战,为新中国的诞生立下了赫赫战功。
新中国成立后没多久,宋时轮就带着队伍去了朝鲜,参加抗美援朝。他被选为志愿军第九兵团的司令员和政委,亲自参与和指挥了好多次在朝鲜的战斗。
1955年那会儿,宋时轮将军得到了上将军衔的荣誉,拿到军衔后,他一直没闲着,继续在好多重要的岗位上卖力工作,为咱们国家的建设发展添砖加瓦。
宋时轮之所以能取得这么大的成绩,全靠伟人那不同凡响的识人用人本事,还有粟裕将军的宽容大量。要搁别的时候,宋时轮在1948年战前会议上干的那事儿,肯定是没法原谅的。但伟人却没因为这个否定宋时轮的贡献,更不想让这个难得的军事人才被埋没。
所以,当伟人听说宋时轮做的事情后,立马给粟裕打电话,说宋时轮“该撤职了”。粟裕这个人聪明,又懂得珍惜人才,他从“该”这个字眼儿里,就明白了伟人的意思。于是,他和伟人一起,演了一出“将相和”的好戏。这样一来,伟人不光保住了粟裕的威信,还顺顺当当地帮粟裕把宋时轮这位猛将给收服了。
宋时轮心里头真是感激,能碰上伟人和粟裕这样的领导,要不是他俩,自己哪能有今天的成就。他对伟人那是崇拜得不得了,而对粟裕呢,除了敬重,更多的是感激。你想啊,粟裕那时候地位那么高,却敢“不听命令”,而且还没受到处分,这得需要多大的勇气和魄力啊!想当初,自己还老瞧不上粟裕,心里头不服气呢。
粟裕将军离世后,宋时轮将军前去吊唁,他感慨地说:“粟裕将军啊,我以前遇到过难关,是他出手帮了我一把,我心里头真是感激不尽。现在想想,真后悔没在他活着的时候,当面跟他说声‘谢谢’。”
这位刚强的将军,在粟裕将军的遗像面前,竟然忍不住泪流满面,哭得说不出话来。
后来,宋时轮率先在一次大伙都能听见的会上说:“得给粟裕将军平反,把他的名声给找回来。”他还一直不停地向上面反映这事儿。到了1994年,粟裕将军的平反问题总算是解决了,可那时候宋时轮已经走了三年了。想必现在他在另一个世界能安心地和粟裕将军相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