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很多朋友不管是忙还是闲,经常一坐就是大半天。
坐久了,浑身哪里都不对劲,肩颈又酸又硬,腿也麻酥酥的,整个人就像生锈的机器,运转不顺畅。
这时候,有的人就会下意识地这儿拍拍、那儿打打,想让自己舒服点。

大家可别小看这些随意的拍打动作,这其实也是一种保养方式,在传统中就有着“拍八虚”的养生之法。
八虚,指的是人体八个重要的关节部位,即双肘窝、双腋窝、双腹股沟和双腘窝。
这里的 “虚” 可以理解为身体的薄弱部位。正如我们的衣服容易在叠折处沾灰,人体的八虚部位也常常是毒素藏匿的地方。

《黄帝内经》就曾提到:“人有八虚,肺心有虚,其气留于两肘;肝有虚,其气流于两腋;脾有虚,其气留于两髀;肾有虚,其气留于两腘。”
意思是当我们的五脏受到气的侵扰时,这些气往往会聚集在八虚部位,进而导致经络不通、气血运行不畅。
而想要疏经通络、调理身体气血,简单直接的方法就是按揉和拍打这八虚。

接下来,跟着白术一起来拍一拍吧!
拍肘窝——养心宣肺
在我们的肘窝处,有多条经络循行而过,包括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太阴肺经等。
平常没事儿多拍拍肘窝,就能刺激到这些经络,调节心肺功能。
尤其是到了春天,呼吸道疾病高发,病毒容易侵袭肺脏,这个时候拍拍肘窝,对养护肺脏很有必要。

此外,我们的肘窝中还藏着两个重要的穴位,即尺泽穴和曲泽穴。
其中尺泽穴清肺和胃,疏通经络的作用,对于咳嗽、气喘、咽喉肿痛、急性吐泻、中暑等症状都有很好的调理效果。
而曲泽穴则有清心泻火,除烦镇惊的效果,可用于调理心痛、心悸、胃痛、呕吐等症状。

在拍打肘窝时,我们先伸出手臂,然后用另一只手的掌心拍打肘窝,每次拍打3~5分钟即可。
拍打时力度应适中,以感到舒适为宜。
白术建议大家在中午11点至13点拍打,此时心经当令,效果更佳。


拍腋窝——舒利肝胆
我们在调节肝胆功能时,经常会用到足少阳胆经,这条经脉沿着身体的侧面循行,恰好经过腋窝。
因此,我们经常拍拍腋窝,可以有效地疏肝利胆、调畅气机。
此外,日常拍打腋窝还能够清肝泻火,缓解因肝火上炎、心气郁滞而引发的头晕、肝郁、心烦易怒、胸闷气短以及手臂麻胀等症状。

而对于女性朋友而言,拍打腋窝有助于缓解更年期情绪不稳定的问题,对乳腺增生、结节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在拍打时,建议先将左手放在脑后,抱住后颈,然后抬高手肘,让腋窝充分暴露出来。
接着,用右手空掌进行拍打,力度可以从轻到重逐渐调整。完成一侧后,再换另一侧进行同样的动作。

除了拍打腋窝,我们还可以尝试去用中指点按腋窝中央,每次按揉1-3分钟。在洗澡时,也可以用手掌来回擦搓腋下,将这个养生的小技巧融入生活之中。

拍髀窝——健脾养胃
髀窝,指的是我们的腹股沟,也就是大腿和身体的连接处,此处有脾经穿行而过。
我们经常拍打髀窝能够有效刺激脾经,促进气血在脾经上的顺畅循环,从而强化脾胃的运化功能,达到健脾养胃的效果。

脾胃被誉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当脾胃功能减弱时,不仅可能引发各类脾胃问题,还可能导致气血不足,进而出现头晕、肢体乏力等不适症状。
特别是当脾胃因受凉而变得虚寒,引发肚子疼、腹泻等情况时,通过拍打髀窝,我们可以加快脾经气血的运行,温暖脾胃,驱散寒气。
此外,现代人因经常久坐不动,往往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进而出现瘀血痰湿等问题。

而经常拍打腹股沟,能够有效疏通经络,促进体内新陈代谢。
在拍打腹股沟时,建议先保持站立姿势,两腿微微分开,两手握成空掌状,轻轻拍打两侧腹股沟,直至感到微微发热。

建议在上午9至11点时拍打,此时脾经比较活跃,拍打髀窝的效果更佳。

拍腘窝——益肾固腰
腘窝也就是两个膝盖后方的凹陷处,足少阴肾经和足太阳膀胱经都从此经过。
前面我们提到脾为后天之本,而肾则是先天之本,主藏精,与我们的生长发育、生殖能力以及骨骼健康紧密相连。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肾也在逐渐衰老,肾气、肾精不断消耗。当精气日渐虚衰,我们的健康也就渐行渐远。
这也是上了年纪的朋友,往往更容易感到寒冷,腰膝酸痛频发,听力下降,牙齿逐渐松动,头发脱落,记忆力也大不如前的原因。

通过经常拍打腘窝,我们可以有效刺激肾经,调补身体的肾脏功能,从而改善上述症状,延缓衰老。
除此之外,尿频也是许多中老年朋友常有的困扰,且往往是由于肾气固摄无力,膀胱功能减弱所致。
而腘窝作为膀胱经经过之处,拍打腘窝不仅能刺激肾经,还能同时强化膀胱功能,减少尿频现象,改善睡觉的质量。

在拍打腘窝时,先保持弯腰屈膝,两手空掌,然后同时拍打两侧膝关节后方。
建议在下午17至19点进行拍打,此时正是肾经当令,拍打腘窝能更有效补益肾气。

关于拍八虚的知识就分享到这里啦,正所谓常拍八虚畅经络,祛毒扶正强体魄!
看完文章的朋友,不妨分享给身边的亲人朋友,一起拍一拍,拍出五脏之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