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农历甲辰年五月初三,位于福建省石狮市永宁镇西厝村鼓乐喧天,鞭炮阵阵,村民喜笑颜开共同举行郑氏宗祠修缮落成暨袝祧晋禄陞庆典活动。





西厝村位于石狮市东南部著名的滨海侨乡永宁镇,地处闽东南泉州湾与围头湾中部的深沪湾北畔,与台湾隔海相望。永宁镇现有常住人口4.6万人,而海外及台、港、澳永宁籍侨亲却有达5万多人。永宁历史悠久,古称“水沃”,唐时称“高亭”,宋时称“凉恩亭”,南宋乾道八年(1172年),为防外患于此建水澳寨,称“永宁寨”,寓意永得安宁。永宁是明朝三大古卫城之一,著名的古代泉州航海灯塔就位于永宁镇。历史上永宁因地处海上交通要道,经贸往来频繁,但也常遭海盗倭寇侵袭,如明末清初的“陷城洗街”,抗日战争时期的 “7.16蒙难”,这都是永宁人民世代难忘的屈辱记忆。


据永宁西厝郑氏《郑氏族谱》所载:西厝郑氏为莆田南湖三先生一脉,先祖为元科公,在明建文帝时期从福州福清迁徙至石狮永宁筑屋卜居繁衍生息,六世祖怀泉公长子成居公派下瓜迭绵绵年,世代昌盛,丁财两旺。


永宁西厝原有祖厅谦益堂一座,但屡次被倭寇所毁,又屡次得以复建。1990年得益于旅菲族裔郑焕章龚抱月之子、东南亚商界巨擘郑周扬、郑周敏昆仲二感于旧宗祠破损不堪而慷慨解囊独资60万元重建宗祠,使得郑氏族人有祭拜列祖之场所。进入21世纪后,宗祠由于遭受白蚁侵袭,木构受损严重,导致屋顶塌陷,危及寝厅。族人心忧,遂推选宗祠修缮理事,族人踊跃捐资,于2022年8月开始动工修复,2023年12月完工,耗资206万元。修复后的宗祠用料讲究,重在抗腐防虫,装饰上更是雕龙塑凤、绘彩镶金,端庄堂皇,熠熠生辉。





宗祠修缮竣工后,按照当地习俗要举行一场恭奉本族的神位入祠堂“祔祧"仪式,接受子孙的祭祀。这是一种体现了对祖先的祭祀和纪念,是慎终追远、祭拜祖宗的民俗活动。2024年6月8日举行的郑氏宗祠修缮落成暨袝祧晋禄陞庆典活动场面宏大,各支派后裔及相关单位派出参加庆典宴席活动的代表人数达2000多人。





本文图片及相关信息由石狮永宁憨豆@郑德胜提供
附:一、永宁西厝郑氏也希望能够追寻到福清祖地及其他分支族亲,希有相关联的郑氏族人见此文后可以与永宁西厝郑德胜宗亲联系。
二、西厝郑氏旅菲族人郑焕章龚抱月(1894~1986年)夫妻二人,于1936年携带儿女往菲律宾谋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郑焕章不幸逝世,龚抱月独自抚养和培育3个孩子,她教子有方,当地华侨都称她有孟母之风。在她的精心培育下,其子郑周扬、郑周敏(菲律宾前华人首富)均成为商界巨擘,并形成实力雄厚的“郑氏集团”。龚抱月生活俭朴,却乐善好施,菲律宾有五任总统先后颁予她“菲国最伟大的模范慈善母亲”称号。郑周扬、郑周敏继承了母亲龚抱月的志向“郑氏事业,取之社会,用之社会。”他们关心家乡公益,捐资参与家乡永宁中心小学建校工作,铺建水泥大道,重建永宁西厝郑氏宗宗祠,并与蔡登炼各捐190万元兴建永宁中学综合大楼。国内发生特大水灾时,“郑龚抱月慈善基金会”拨出100万元人民币支援灾区。
【龚抱月家训】
一、金钱的价值不在保有,而在致用;不用的钱是死钱,无用的物是废物。
二、多不足富,能用为富;用其当用,省其当省。
三、人非生而富,富须靠自我的努力和智慧、勤劳来获得。
四、俭朴是美德,但吝啬不是俭朴;消费是生活所必须,但消费不是浪费。
五、如何用钱?自我生活要力求俭朴,社会公益应慷慨解囊,踊跃捐输。
六、财聚则人散,财散则人聚。
七、郑氏事业,取之社会,用之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