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忆李白[唐]杜甫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字词注释
飘然:形容才思敏捷。
不群:没人能与其相比,独一无二。
清新:指庾开府诗的风格。
庾开府:南北朝诗人庾信,官职是开府仪同三司(司马、司空、司徒)。
俊逸;指鲍参军诗的风格。
鲍参军:南北朝诗人鲍照,官职是荆州前军参军。
渭北:指长安,长安在渭河以北,写这首诗时杜甫在长安。
江东:指李白所在地,当时李白正在江浙一带(江东)漫游。
重:重新,再次。
论文:即论诗,讨论诗歌创作问题。
诗词译文
李白的诗歌天下无敌手,才思敏捷卓而不群。语言清新胜过庾开府,风格俊逸强于鲍参军。渭北的春天你在思念我,江东的日暮我也思念君。何时重逢再饮一杯酒;轻歌慢吟共论诗文。

特色赏析
杜甫和李白,于天宝三年在洛阳偶然相遇,因志同道合一见如故成为挚交。两位诗坛巨人聚在一起,相互交流的话题当然是诗文,友谊也是建立在诗文之上。洛阳分别后未再见面,把酒论文的情景日夜萦绕在杜甫心头,于是写下《春日忆李白》,而且全诗都围绕“忆”来写。
首联先“忆”诗对李白的诗做出评价:“白也诗无敌”评其诗作首推第一,无人可比;“飘然思不群”评其诗才敏捷,无人可比。“无敌”“不群”二语是杜甫对李白的由衷赞颂。杜甫是了解李白的,"无敌"与"不群"的评价恰如其分,准确写出李白在诗坛的地位。自古文人相轻,杜甫则例外,这是杜甫的谦虚,更是挚友间的肝胆相照。二联承上,用两位古人作比具体评价李白诗的风格,“清新”“俊逸”的评价一语中的,准确写出李白诗的艺术特征。有人说,拿庾信、鲍照作比是不是贬低了李白呢?须知,杜甫的着眼点是“清新”“俊逸”的诗风,不是在三人之间比高低。三联由“忆”诗转而写到“忆”人,这一联妙在不直写,而是用“渭北”“江东”分别指代二人,用“春天树”“日暮云”象征相互间的思念。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渭北的杜甫正在思念江东的李白,江东的李白也正在思念渭北的杜甫。末联结语则盼望重逢之日再度把酒论文,这将是人生最大快事。可惜的是两位巨星再也没有碰过面,这是诗坛一大憾事。
全诗从赞诗起到论文结“此篇纯于诗学结契(诗学相投合)上立意。”道出了这首诗的内容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