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我提干排长探家,一同学向我借15元,后来我不提他就真没还

温玉琂 2025-02-12 10:58:38

“你还记得那15块钱吗?”

许多年后的一次同学聚会,我忍不住问赵三水。

他愣了一下,脸上的笑容有些僵硬,随后摆摆手,笑着说:“啥十五块钱啊?你记错了吧。”

我没再问,只是笑了笑,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水是热的,可心里却有些凉。

时间像是突然回到了1977年的冬天,那一年,我刚提干,当了排长,第一次回家探亲。那时候的事儿,像刻在心上一样,清清楚楚。

那一年,我穿着崭新的军装回村,村里人见了我,眼里都透着羡慕,嘴里也离不开一句:“哎呀,咱村的排长回来了!”

我心里既高兴又有些不安。

高兴的是,自己终于熬了出来,成了连里第一个提干的兵,给家里争了光。

不安的是,我知道,这些荣耀是建立在离别和母亲的牵挂上的。

回村的第一晚,我刚进家门,母亲就红了眼圈,拉着我的手不撒开。

“你瘦了。”母亲看着我,抹了抹眼角的泪。

“妈,我在部队吃得好着呢,就是军装穿着显瘦。”我笑着安慰她。

她却摇摇头,眼里透着心疼:“你还年轻,肯定苦着呢。只要你过得好,妈这心里就踏实了。”

我知道母亲这话里带着多少不舍,可她从来不会说出口。

第二天,父亲特意杀了一只鸡,说是给我补补。母亲忙里忙外,嘴上念叨着:“平时省着吃点,这回儿子回来,咱家得好好热闹热闹。”

吃饭的时候,父亲端着酒杯,一边喝一边拍着我的肩膀说:“你啊,现在是排长了,咱们老张家算是有出息了!”

我笑着点点头,心里却想着,探亲时间短,村里的老朋友得赶紧走动走动。

第三天一早,我穿着军装去了杨大牛家。大牛和我从小一起长大,关系特别铁。

谁知道,他家正忙着给地里的白菜盖草帘子,见了我,连活儿都顾不上了,拉着我进屋。

“哎呀,老张,当排长啥感觉啊?工资得不少吧?”他一边给我倒水,一边问。

“还好,一个月52块。”我笑着回他。

“52块?那可是大数啊!”他说着,眼里透着羡慕。

我正想接话,门口却走进来一个人。

是赵三水。

他是我小学同学,小时候关系也就一般,后来他家穷,早早辍了学,平时也没太多来往。

他一进屋,就盯着我军装上的肩章看了一会儿,突然问:“张排长,听说你这次探亲带了不少钱?”

这话问得我一愣。

“没带多少,就留了15块钱应急。”我随口回道。

谁知道,他听完这话,突然叹了口气,眼神也黯了下来。

“大牛,你家有活儿,我还是不耽误了……”说着就要走。

我心里纳闷,忍不住问:“三水,咋了?有事就说。”

他停下来,回过头看着我,半天才憋出一句:“张排长,能不能借我点钱?家里实在是揭不开锅了。”

我心里咯噔一下。

那时候,15块钱可不是小数目,相当于一家人一个月的生活费。

我犹豫着没吭声。

他却一脸苦楚,说家里欠了债,老婆生病,孩子连学费都交不起了。

“张排长,我是真没办法了,等你回部队后,我一定还你!”他说得真诚,眼里还泛着泪光。

看着他这样,我心一软,把兜里的15块钱掏出来递给了他。

“三水,以后有困难提前说,别憋着。等我回部队了,你把钱还给我妈就行。”

他接过钱,连连点头,说一定记得。

可是,那年之后,我再也没等到他还钱。

第二年探亲时,我问母亲有没有人来还钱。

她一脸茫然:“谁会想着还钱啊?你借给谁了?”

我愣住了,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后来听村里人说,三水拿了钱去赶集,还买了一套新衣服,喝了几顿酒。

我心里顿时冒火,见到他一定问清楚。

可那次见到他,他却像什么事都没发生过一样,笑着和我打招呼,压根没提还钱的事。

我气得直想翻脸,可转念一想,这点钱不值当,忍了下来。

再后来,我转业回了地方,离开了村子。家里拆迁后,村人各奔东西,三水的事也渐渐被我压在心底。

直到这次同学聚会。

聚会结束后,三水走到我面前,低声说了一句:“老张,你还记得那15块钱吗?”

我愣住了。

他低着头,有些局促:“这事我一直记着,只是……当时家里真困难,后来手头宽裕了,可你已经不在村里了。我……”

他顿了顿,从兜里掏出一张崭新的百元钞票递给我。

“这钱我还你。多年来我一直觉得对不起你,今天总算能还上了。”

我看着那张钱,心里五味杂陈。

15块钱的事,我早就不在意了,可三水的这番话却让我想起了当年的村子,当年的自己。

“算了,这钱你留着吧。”我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说。

他一愣,眼里竟然泛起了泪光。

“老张,我真不是故意赖账。你是我最佩服的人,这些年我一直想找机会跟你说声对不起。”

我摆摆手,拉着他坐下:“三水,过去的事就别提了。咱们同学一场,比钱重要。”

他说不出话,只是一个劲地点头。

那晚,散了聚会,我一个人站在冷风里,想着这些年来的事,心里说不出的滋味。

有些人,有些事,终究是过去了。

那15块钱,或许早就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它曾让我学会了信任,也让我明白了人心的复杂。

如今,我年过七十,回忆起这些事,心里却是坦然的。

生活总是会把最好的答案留到最后。

人生啊,谁还没欠过谁一点什么呢?

0 阅读:34
温玉琂

温玉琂

聊聊历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