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清明节,再忙记得“吃4样,做2事,忌1事”,平安顺遂迎健康,老传统需传承!
今年的4月4日是清明节,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祭祀节日之一,自古就有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礼俗观念。随着清明节的到来,各地都会有很多的传统风俗习惯以及食俗,在历史长河中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蹴鞠等传统风俗。

在清明节到来之际,再忙也要记得“吃4样,做2事,忌1事”,平安顺遂去晦气,老传统需传承!这些传统习俗需要我们年轻一代的传承,才能让我们传统的东西传承下去。
一:吃饺子
在北方,只要是节日都离不开饺子的身影,清明节吃饺子自古便有,饺子不但有美好的寓意,更是合家相聚必吃的美食,在清明节记得吃这个馅儿的饺子,健康长寿寓意好。

【白蒿猪肉饺子】食材:面粉500克,白蒿少许,肉馅适量,葱末,姜末,盐少许,酱油1勺,花生油少许。
1,肉馅加入姜末,盐,酱油拌匀,再加入葱末和花生油拌匀,白蒿放入开水中汆烫,捞出放入冷水中过凉用刀剁碎放入肉馅中拌匀。
2,提前和好面团醒着,面团拿出揉匀,搓成长条,揪成小剂子按扁,用擀面杖擀成饺子皮,放上适量的馅料,两手捏紧,饺子包好,煮熟即成。
二:吃螺蛳
民间有“清明螺,赛大鹅”,在清明节很多地方都有吃螺蛳的传统习俗,据说清明时螺蛳有眼睛亮的说法,清明节正是螺蛳肥美之时,记得吃。

【辣炒螺蛳】食材:田螺适量,麻辣底料少许,紫苏少许,葱段适量,姜片适量,盐少许,花生油少许。
1,田螺放入蛇皮袋中,充分搓洗,用清水充分地清洗干净,锅里放入适量的花生油,放入麻辣底料,紫苏,葱段,姜片煸炒均匀。
2,倒入田螺煸炒均匀,倒入少许生抽继续煸炒,倒入适量的清水,大火烧开,加入盐调味,改成小火慢慢地煮大约1小时,让田螺充分熟透,出锅即成。
三:吃青团
在清明吃青团,我国已有上千年历史,古人认为吃青团有预防疾病的作用,人们还会互赠青团增进邻里和亲人之间的感情,有希望家庭幸福美满,家人健康长寿至美好寓意。

【青团】食材:糯米粉500克,大米粉100克,艾蒿1把,食用碱面3克,豆沙馅适量。
1,锅里稍微放上一点水,加上艾叶和食用碱面煮2分钟,倒入料理机中搅打成细腻的泥状,倒入大碗中,加入糯米粉和大米粉和成软硬适中的面团。
2,把和好的面团搓成长条,分割成大小一致的小剂子,豆沙馅放上收口捏紧,团成圆球,熟透即成。
四:吃馓子
在清明节期间也是古时的寒食节,在很多地方都有吃馓子的传统习俗。馓子不仅是寒食节的“寒具”,既满足了人们的味蕾需求,更是传承着清明节的传统。

【馓子】食材:高筋面粉650克,鸡蛋适量,盐适量,温水适量,花生油适量。
1,盆中放入适量的面粉、鸡蛋、盐、温水和成软一些的面团,静置一个小时,擀成面片,切成条状,盘起来放到盆里,倒入花生油继续醒面大约1小时。
2,锅里放入花生油烧至七成热,把馓子用手撑起,放入油锅炸至金黄色,捞出控油即成。馓子一次可以多做一些,能吃好几天。
清明节记得做2事:
1,祭祀:清明节是我国重要的祭祀节日,每年到了清明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祭祀祖先,也会去英雄纪念碑扫墓,这样的传统习俗是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礼俗观念,我们需要传承。
2,踏青:清明节出外踏青是一种传统习俗,古代称探春,清明节正是春暖花开的季节,带着家人到大自然去郊外远足,老人挖挖野菜,孩子放放风筝,是增进家庭情感的好季节。

清明节忌1件事:
1,清明是祭祖的重要节日,要穿着素雅,忌穿戴大红大紫等过于鲜艳的颜色,以表示对于先辈的尊重。
峰儿话语:
感谢阅读我的美食文章,每天都会不断更新,有食俗文化,民风民俗,饮食文化,美食制作,三餐搭配,探店,面点,烘焙,甜点等等,欢迎大家来访。喜欢我的各种家常美食请点赞~分享~收藏~关注~我在这里等你哦~~图文原创雪峰儿,盗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