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宗宪是首辅严嵩的大弟子,在严嵩心中,这个弟子是严党的后继者。
因此派他去浙江,胡宗宪文武双全,一方面挂兵部尚书衔清除海上祸端,另一方面他担任浙直总督兼浙江巡抚,署理浙江一省。
次辅徐阶也有个弟子赵贞吉,巧的很是江苏巡抚,也掌管一个富庶的省份。
更巧的是胡宗宪和赵贞吉是旧相识,年轻时都是心学爱好者,还是好友。
只是两人分属两大阵营,胡宗宪是严党,赵贞吉是清流。
最终赵贞吉进了内阁,但大部分人对他行为都不耻。
那么胡宗宪、赵贞吉,谁更厉害呢?
境遇不同
胡、赵两人的境遇在各自阵营中都有点尴尬,不是各党派的核心人物,都在外放。
文人的最高理想,就是入阁拜相,胡宗宪只要在浙江海上立了功,自然可以进内阁,嘉靖对他还是很欣赏的。
但是入阁需要付出代价,需要出卖自己恩师严嵩,作为一个有底线的人,他宁肯保持自己的名声,也不愿意去做一个“叛徒”。
赵贞吉则不然,清流在京中有高拱、张居正,他们都是裕王的老师,今后的前途是有保证的。
赵贞吉只是徐阶的学生,他的提拔还需要老师,他在裕王面前没有任何根基,因此他很着急。
因此他在千里之外,也不断猜测皇帝的心思,寻求机会上位。
浙江出事后,赵贞吉被派去善后,他觉得是一个机会,因此他做事带有各种试探,审判郑何他不出手,让海瑞和王用汲冲在前面,他就是要看皇帝的态度。
回到京城后,赵贞吉为了升官,做事更是连老师徐阶都瞒着,在他眼中所有人都是他升官的垫脚石。
为了升官,赵贞吉是没有底线的,他的各种操作也是当时文官的一些做法,大家看破不说破。
能力
胡宗宪是剧中最全面的一个官员,文武双全,格局大,心中有百姓,做人做事有底线,配得上嘉靖的评语“公忠体国”。
他立下不世之功后,回家养病没有入阁,很多人都为他感到遗憾。
反而是赵贞吉最后用了手段,进入内阁。
能力和权谋上两人不相上下,只是赵贞吉更多想的是自己的仕途,步步为营处心积虑的做事。
赵贞吉的格局不大,一切目的只是为了自己升官,他不关心百姓的死活。
在赵大人口中,“死十万,百万人,也是个数字。”
在赵贞吉眼中,百姓的性命根本不值钱,不要挡他的升官路。
虽然赵大人格局不大,私德很差,但做事能力很强。
赵大人在剧中高光时刻,是与嘉靖一对一辩论,成功为自己和清流摆脱海瑞同党的嫌疑。
海瑞上《治安疏》,赵贞吉拿来以后,直接交给皇帝。
看完嘉靖突然发飙,清流一下子全部懵了,不知发生了什么,该怎么化解危机。
首辅徐阶更是直接昏倒,这时赵贞吉毅然站出来,他直接冲进大殿和嘉靖辩论,几番话语直接把嘉靖绕晕了,赵贞吉始终强调要看海瑞的贺表,不是逆文。
嘉靖丹药吃多了,头脑当时没有反应过来,赵贞吉一直在给自己和徐阶洗脱嫌疑,他们事先不知情。
陈洪这个恶人站出来,要查英雄好汉,赵贞吉依然没有惧怕他,怒怼陈洪,直接就把自己连带徐阶的嫌疑洗脱,他强调自己是皇上的学生,不是任何人的后台,也不是英雄好汉。
几分钟之内,赵大人言语逻辑非常清晰,反应之快,连小棉袄黄锦都投来了敬佩的眼光,还可以这样玩。
清流的高拱,对于赵大人的表现也是另眼相看。
对圣心的理解
胡宗宪不是不了解嘉靖的心思,但是他做事有原则,所以很多时候,限制了他的发挥。
严党把持朝政二十多年,贪墨不下千万,胡宗宪不可能不知道,但是他并没有站出来。
嘉靖指责他圆滑,但胡宗宪却说了一番话,从嘉靖皇帝的角度去分析问题,不是胡不想做彻查的事情,而是国家形势不允许,皇帝也是明白这个形势的;
再进一步胡宗宪反问嘉靖,皇帝难道不清楚严嵩到底有没有贪,还是别人借着他的名义在贪。
嘉靖逼迫胡宗宪站队,胡宗宪不愿意背叛自己恩师,做一个小人。
胡宗宪不讨好迎合嘉靖,更多保持自己的初心,并放弃自己的仕途回家养老。
相反赵贞吉则是迎合嘉靖的心思,他善于把握人心,在这一点上连徐阶都可能不如他。
他六十万两银子进内阁,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赵贞吉进入六部担任户部尚书,但一直没有得到皇帝的青睐。
他几个月前悄悄地私下与富庶地区联系,商量调拨粮食事宜,将户部六十万两银子节约下来,给嘉靖修道观。
这件事他甚至瞒着自己老师徐阁老,直到皇帝问起说起,他才滔滔不绝说起做事的计划,让嘉靖龙心大悦,直接让赵贞吉进了内阁。
赵贞吉行事原则,就是不粘锅,万事不能影响他。自己不能被人落下话柄的同时,做到事事贴合嘉靖的心思。
面对海瑞
海瑞是剧中一个特殊人物,一个连嘉靖都畏惧,志刚至阳的人。
胡宗宪对海瑞一直很温和,即使知道自己儿子,被海瑞抓住送到他的大营,也没有找海瑞的麻烦。
宽宏的胡宗宪回乡之前,特地去见了海瑞,对他做事提点。
点明了海瑞在浙江这么做事,是因为朝廷中有人要看到浙江大乱,有人支持,不要过高看重自己的能力。
胡宗宪对朝廷局面了如指掌,可海瑞知道的信息太少,所以需要有人打开他眼前的迷雾。
海瑞懂胡宗宪,海瑞在面对自己尊敬的人,可以放下自己的架子。
赵贞吉面对海瑞却毫无办法,因为海瑞和他不是一类人,考虑问题的思路不同。
海瑞一心为百姓,尊重大明律,可这些在赵贞吉眼中什么都不是。
海瑞上治安疏后,赵贞吉想要撇清和他的关系,海瑞就满足他的愿望,在三法司和内阁面前,将两人的过往纠葛一一说出,彻底打了赵的脸。
在一群文人和官员面前被扒皮,赵贞吉脸面不好看。
陈洪咬死了王用汲是海瑞的朋党,徐阶不想闹出什么事,他定调,不需要论什么朋友之间的“古君子’。
之前被怼的陈洪抓住赵贞吉,逼问朋党问题,此时赵大人有点犹豫,他在权衡个人和士人大义之间,迅速选择了自己的利益,站到了陈洪一边,王用汲被抓。
赵贞吉想要寻求帮助找回面子,徐阶是他老师,但徐首辅对他不满,怎么会站出来。
原本对他有好感的高拱等清流,此时是满满的厌恶,赵大人从此彻底被清流唾弃。
胡宗宪和赵贞吉在格局上,为人上的不同,导致他们走向不同的路。他们心中理想不同,即使权谋相当,结果也会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