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6月的一天,辽宁大学迎来了两名神秘的客人。他们来自首都北京,在这里找到中文系军宣队后,告诉对方的负责人自己此次担负着重要任务——为中央领导选秘书。
辽宁大学
面对如此重大的政治任务,辽大中文系军宣队自然不敢怠慢。很快,他们便根据北京来客对秘书人选的相关条件,挑中了系里一位年轻的男助教。
经过一番考核后,北京客人不久亲自会见了这位人选。又过了几天,对方给他送来一张去北京的卧铺票,让其第二天前往首都,首长要见他。
而当这位年轻人如期抵达北京后,接下来发生的一系列事情,却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
一段奇妙经历1968年的6月,彼时的辽宁大学同其他院校一样,校园里一派火热的景象。随处可见的标语,语气铿锵有力的高音喇叭,还有众多斗志昂扬的学生们。
就在这一天,两名神秘的客人出现在了这里。他们从北京专程而来,肩负着一个需要保密的重大任务。
很快,这两人找到了辽大中文系军宣队的负责人,并告诉对方自己之所以前来,是为了给中央领导选秘书。
军宣队负责人一听,立即非常重视。接着,北京客人说出了挑选秘书的具体条件:要求政治清白,身体健康,学识渊博,多才多艺。不仅如此,此人必须未婚,且身高在1米7以上,年龄26岁左右,需五官端正,仪表堂堂。
这些条件整体看来有些苛刻,可中文系军宣队的负责人并没有感到意外。毕竟,这是在给中央领导选秘书,自然需要严格把关,标准高一些是正常的。
就这样,军宣队的负责同志满口答应了下来。很快,他们想到了一个合适的人选——系里的年轻助教林正义。
那一年,林正义正好26岁。不仅如此,这位年轻人贫农出身政治清白,仪表堂堂一表人才,人品上佳且擅长文章、书法和绘画,是个不可多得的优秀男青年。
林正义是辽宁辽阳人,于1965年从辽宁大学中文系毕业,后留校任教。虽然此时还没有结婚,但在大学时期,他曾有过一段刻骨铭心的恋情。
辽阳
这段恋情的女主角,是一名生在中国长在中国的日本姑娘,名叫园田樱子。她比林正义小两届,是其中文系的学妹。
一开始的时候,两人一起创办中文系的系刊,平时还经常讨论出刊工作和文学。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关系愈发亲近,在假期里还会频繁通信……
于是,这对年轻男女顺理成章地坠入了爱河,陷入了纯真美好的热恋中。在当时中日关系的阴霾下,他们经受了太多风雨。终于,在大环境的影响下,这段青涩的恋情还是走向了终结。
此刻,单身的林正义已经被军宣队负责人挑中,作为中央首长秘书的合适人选。很快,负责人开始频繁地找他,向其要文章和书画。
对此,林正义并没有多想。直到有一天,当对方向自己要一张近期照片时,这位年轻人才发觉自己可能遇上了什么事……
而林正义不知道的是,与此同时,那两名北京的神秘来客已经前往了他的家乡辽阳。在那里,他们找到了林正义的父亲和他家的邻居,进行了一番唠嗑,谈话内容类似于老林家老家在哪里、林正义的太爷爷是做什么的、家里老一辈人都活了多大岁数这些……
唠完这些事后,来自北京的客人满意而归。过了十几天后,他们又亲自见了林正义。其中一位开门见山地说:“我们是空军党办来的,部队现在需要具有高等文化水平的人才。我们了解你的情况,认为你比较合适,你愿意参军吗?”
听了对方这番话,林正义当即答应道:“愿意。”对方随即表示自己要回北京去汇报情况,并要他在接下来这段时间里,不要离开学校,也不要去游泳。之后,他们又给林正义拍了很多照片。
中国空军
这次见面结束后,林正义有些疑惑:为什么自己不能去游泳?怎么参军这么多要求?而且,为什么要给自己拍那么多照片?
想了很久后,林正义作出一个判断:对方应该是来挑选驻外武官的。这样一来,对人选的形象要求自然很严格,毕竟要代表国家的形象。
可这位小伙子不知道的是,自己那些照片已经被装进了印有“绝密”字样的公文袋里。很快,它们将被送到位于毛家湾的一座神秘大院里。那里的主人,正是当时的风云人物林彪。
原来,这两位北京来客之前之所以找来辽宁大学,真正目的是为林彪选女婿。那一年,林彪的女儿林立衡24岁,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
林立衡是林彪和叶群所生,小名豆豆。她1944年8月31日出生于延安,由于早产,生下来时体重只有3斤半。
当时因为战乱,叶群决定把这个孩子交给当地一户无儿无女的老百姓去抚养。然而,不久后当听说对方是地主后,又连忙将豆豆要了回来。
后来,林彪警卫员的未婚妻将这个孩子一天天带大。到了1945年秋天,当有孕在身的叶群抱着豆豆跟随林彪转战太行山区时,一天突然被敌人冲散,情况十分危急……
就在此时,叶群吓得将豆豆扔进了炮弹坑里。一位马夫看到后,急忙又将豆豆捡了起来,放在了自己马鞍子下面。后来,有一个班的战士们轮换挑着豆豆上了东北。
可能是小时候的这些经历,林立衡长大后和妈妈叶群的关系比较紧张,和爸爸林彪则更亲近。1962年,18岁的她进入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就读,后又转学到北京大学中文系。
林立衡与周恩来
此刻,林彪和叶群等人正忙着为女儿选择合适的对象。而之所以林正义被告知不要游泳,正是对方怕游泳后他的皮肤会晒黑,会影响到时候林立衡对这名人选的观感。
而这一边的林正义,此时对整件事还一无所知。几天之后,那两位北京客人又出现在他眼前,并送来一张去北京的卧铺票,告诉他说:“明天去趟北京,首长要见见你。”
就这样,不明就里的林正义第二天来到了北京。很快,一位首长的秘书将他接到空军第二招待所住了下来。
接着,这位秘书又把林正义领到空军总医院,让他在那里进行了严格的体检。不仅如此,这位辽宁小伙之后又受到了几位首长的接见。
就在林正义对这些事应接不暇之时,一天那位秘书告诉他,自己已经成为了一名军人,并且近期要到杭州去一趟。
杭州不仅是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还是当时《空军报》写作小组的所在地。于是,林正义对此没有多想,如期踏上了旅程。
到了杭州后,林正义和那里的写作小组成员们汇合,他们的驻地位于西子湖畔的一个疗养院里。而这些成员里,就有1965年3月来到空军报社工作的林立衡。
很快,林正义和大家一起参观了东方红织锦厂、西湖龙井茶产地梅家坞等地。这期间,他和林立衡开始有了一些接触。
就这样,过了一段时间后,那位秘书突然向林正义问道:“同小林谈朋友怎么样?”林正义先是一惊,接着从对方充满期待的眼神里,很快明白了一切……
林立衡
年轻的林正义之前做梦都没有想到,原来对自己进行的种种审核考验,让他前去北京再来到杭州,费这么大周折,竟然是想让自己同一位大人物的女儿交往!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这位青年才俊开始陷入深深的思索。他深知,一旦和林立衡进行交往,自己的社会地位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可谓一步登天……
然而,经过之前与对方的接触,林正义感到自己和女方有着很大的反差。这里面既有政治上的地位上的,还有思想上的。事实上,这位年轻男子觉得双方想成为朋友都很难,更别说做恋人了……
可在当时的处境下,林正义不敢直接说出自己的想法。两人继续相处了几天后,那位秘书又向他提议道:“林正义,扔掉知识分子的臭架子,你给小林写封情书吧!”
迫于对方的压力,这位才子只好硬着头皮写了一封信,里面是一些干巴巴的礼貌性内容。可让他没想到的是,就是这么一封敷衍的信件,还把两人的关系向前推动了。
不久后,负责写作小组活动的一名政委找到了林正义。他先是循循善诱地说道:“这些天来,我发现你很有才干……”
接着,这位政委话锋一转:“你应该知道,小林是个不错的姑娘。有很多首长在关心她的终身大事,她的父母都担负着中国革命的重任,日理万机之余,对儿女的婚事还是非常关心的。你若是能同小林交上朋友,就是对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的贡献啊!”
此时的林正义虽然表面上连连点头,但心里却打起了鼓。他怎么都想不明白,自己同林立衡的关系,怎么会与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相关呢?林正义想着林立衡那双锐利的眼睛,看上去令他感到些许疏远。如果只为了虚荣和别的什么而活,这绝不是自己的追求。
就在林正义对此事不知所措之际,几天之后,林立衡主动找到了他,并直截了当地说:“为了不影响首长考虑国家大事,你看咱们的关系是不是就这样定下来?”
林立衡和叶群
看着眼前这位身份高贵的姑娘,林正义深切地感受到了事态的严重性。他谨慎而又诚实地回答道:“小林同志,我们之间接触不多,还缺少了解,这样匆忙确定关系,将来一定会给首长带来麻烦的。”
看到对方不太“上道”,林立衡没再说什么,只是提醒林正义再好好想想。仅仅几天之后,当两人再次见面时,林立衡坦率地表示:“我要找一个我能够驾驭得了的人……”
虽然林立衡觉得自己很真诚,但在林正义看来,这样显得十分突兀,让自己有些反感。最终,他还是无法接受这段感情。
1969年9月,两人正式分道扬镳。彼时,对林正义这个人,林立衡作出了这样的评价:“老实、聪明、幼稚、自负”。
各自安好告别林立衡后,林正义以一个入伍大学生的身份,在连队里踏踏实实地生活着。他不仅入了党,还被调到师组织科成为了一名干事。
与此同时,这位才子没有放弃自己的文学梦。1972年,他创作了小说《延安的种子》,在当时产生了很大反响,后来被收入全国中小学课本。同一年,30岁的林正义被调到上海《朝霞》杂志社做编辑。
1973年,林正义同一名叫做刘军英的女子喜结良缘,步入婚姻殿堂。9年后,他在南京军区转业,离开了熟悉的部队生活。后来,林正义先后发表了多部文学作品,并当选为辽阳市文联党组书记,同时兼任辽阳市作家协会主席和辽阳市书画院院长。
林正义
而另一边,林立衡于1971年8月经人介绍,同湖南邵阳一位铁匠的儿子张清霖确立恋爱关系。之后的几年里,两人虽几经风雨,但彼此一直不离不弃。
1974年,当毛主席下达相关批示后,空军政治部领导找林立衡和张清霖谈了话,通知同意他们结婚,同时下放河南开封农场劳动。
在开封的日子虽然艰难,但这对新婚夫妻表现得十分坚强。第二年11月,他们作为转业军人被重新分配到河南郑州汽车制造厂工作。后来,林立衡和丈夫又回到了北京。他们的生活十分安逸,和很多老夫老妻没有区别。
在林正义1997年出版的个人诗词作品集里,有一篇名为《知音》的七律,它是这样写的:“人生知己本难求,流水高山在凤楼。路途坎坷寻伴侣,航程风雨觅同舟。死生与共知肝 胆,甘苦齐尝洞隐幽。百炼千锤缘不解,深情何止到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