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8月21日,27岁的王光美在西柏坡举办了简朴的婚礼。婚后她全身心投入家庭,成为典型的贤内助,将一生奉献给丈夫和孩子,留下了许多感人事迹。
王光美的非凡人生一直为人称道,她不仅才华出众,外貌也十分出众。据李立三的妻子李莎回忆,当年中央机关从西柏坡搬到香山时,她家就住在香山别墅。一次晚饭后,李莎和丈夫散步时偶然碰到了王光美,那是她们第一次见面。
李莎后来谈起第一次见到王光美的情形:"那天和立三在香山闲逛,对面走来一位女士。她身材匀称,长相清秀,穿着剪裁精致的裙子配白衬衫,既优雅又大方。她停下脚步,彬彬有礼地和立三聊了几句...虽然我和王光美接触不多,但始终很欣赏她的修养和人品。"
李莎曾回忆说,王光美年轻时特别漂亮。她究竟有多好看呢?看看这张老照片就明白了。这是1945年夏天在北平辅仁大学拍的,那会儿王光美刚读完研究生。
这张老照片里的王光美才24岁,剪着利落的短发,穿着时髦的裙子,身材窈窕,笑容甜美,整个人散发着迷人的光彩。无论怎么看,她都称得上是个气质出众的美人。更难得的是,王光美不仅长得漂亮,还出身名门,更是个不折不扣的学霸。
1921年9月,王治昌乘船赴美出席华盛顿九国会议。途中他接到家里打来的电话,得知妻子生了个女儿。当时王治昌已有六个儿子,这个长女的降生让他欣喜不已。
王治昌琢磨了很久,决定给女儿起名叫"光美",意思是希望她能踏上美国的土地。作为家中的长女,王光美从小就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哪怕后来又添了四个妹妹。值得一提的是,她的母亲董洁如出身名门,家族在天津经营盐业生意,本人则是北洋女子师范学校的毕业生。
王光美的父母思想开放,坚持男女平等,认为女儿也该和儿子一样接受优质教育。在他们的培养下,王光美从小就展现出非凡才能。中学期间,她的理科成绩始终拔尖,还参加了北京市中学生数学竞赛,最终获得第三名的优异成绩。
王光美获奖的消息传到学校后,老师们兴奋不已。她的导师忍不住赞叹:"这姑娘简直是数学天才!"原来,这次比赛的前三名选手中,只有王光美是女生。1939年秋天,她顺利考进北平辅仁大学,在数理系专攻光学专业。
那时候的北平,辅仁大学是所响当当的名校。刘半农在《辅仁大学的现在和将来》里这样写道:
辅大在北平高校里算是后起之秀,建校至今才三年。比起北大这样有三十年历史的国立老校,或是燕大、汇文等创办一二十年的私立名校,辅大确实资历尚浅。不过现在提起辅大,社会上也有不少人听说过了。虽然名气不算特别响亮,但教学质量绝对达标,在高校中处于中上水平。这个基础正是学校未来发展的起点。
王光美上大学时成绩一直很好。1943年本科毕业后,她继续在本校读研,专攻宇宙射线方向。两年后的秋天,她成为中国首位获得原子物理硕士学位的女性。当时她的导师们都推荐她马上去国外深造,还主动为她写了推荐信。
王光美曾拿到斯坦福和芝加哥大学的全额奖学金录取通知,这两所顶尖学府都向她抛出了橄榄枝。尽管出国深造的机会难得,但她毅然决定留在国内,投身共产党的革命事业。
学生时代的王光美亲身经历了"九一八"和"七七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她清楚地意识到国家正面临存亡危机。看到祖国遭受的苦难,王光美决心投身革命事业。在北平求学期间,她就在地下党领导人崔月犁的指挥下,积极参与各类革命活动。
然而,国民党挑起内战后,北平军调处形同虚设。考虑到王光美真实身份泄露,留在北平有危险,同时她坚持投身革命事业,经中央同意后,她前往延安参加革命工作。
母亲董洁如支持女儿的选择,她告诉王光美:"解放区不错,共产党值得信赖。"这个看似平常的决定,却意外地影响了王光美的人生轨迹。抵达延安后,王光美被安排到中央军委外事组,在朱德和杨尚昆的领导下开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