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心情变得可触可感——巧用景物,表达心情

刘老师教育故事 2024-09-23 15:36:40

2024年9月23日,上午第一节,我们语文组齐聚八(1)班,聆听周中强老师的作文课。然后进行研讨。研讨时周老师说这是第一次以研讨课的形式上作文课,很想尝试一下新的感觉。题目——让心情变得可触可感。这也是第三单元的写作任务——如何用景物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周老师首先以最近网上很火的董宇辉采访李娟的视频导入,视频内容是说如何增加自己写作的兴趣,其中一句经典是“写作要有野心。”接着通过了几幅图片的背景来让学生感受不同的景物表达情感是不一样的,有悲伤的,有高兴的。再用学案两个文段贯穿了整堂课的结构,归纳出写景的几个方法:特点、感官、修辞、想象、情感、顺序和角度。周老师大胆放手让学生选择意象(树雨云风)进行写作。最后周老师来个激情的寄语结束课堂。

学生组内交流学案

教研时大家发言积极,主要从课堂结构,老师语言,老师做法是否符合自主课堂要求进行深入探讨。主要见解和建议有:

1.语文教学主要有两大块。第一块是学案的编制。学案质量的高低和我们课堂效率高低应该成正比的。有一张好的学案方向性就很强,学案设置的理由,课堂环节都要有自己的思考;第二块是我们的课堂是学生自主的课堂。在课堂当中,老师的课堂组织和语言表达都要以学生为主。周老师这节课已成很好的范例。

学生交流板书 周老师组内指导

2.作文课应该精挑范文。《济南的冬天》和《春》便是很好的写景例文。平时老师们好像很少和学生讲作文的写作方法,写作当中某个写景的手法,只是在上到哪个写景的课文的时候,顺便提醒过学生注意写作文要学习作家写景的手法。有点底子的能写好,但大部分同学还是没多少感觉。

3.作文课堂教师要引导学生理顺写作思路。课堂要全权交给学生,周老师教学手段比较多样,一开始的视频导入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然后再讲到这个写景的时候,学生便更加直观的感受到里面的情感,更能够理解作文的题目,紧扣文题。

小组:春天来了,万物复苏,生机勃勃。在那迢迢千里,一望无际的天空中有着一些调皮的云朵……

4.作文的题目——让情感变得可触可感,本身这句话就是一个非常大的话题,在作文里面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写作技能。对作文来说,写是最高级的表达方式,周老师给足了学生写的时间。学生昨天晚上自学的时候就写了好多,写得真好。交流的时候大家又七言八语,把小组智慧的写成一段段话,难得非常精彩。

5.多种形式呈现学生的作文。视频的形式就很好。下载一个剪映,把文字往里一推就成了。然后放到班级大屏上,那种听的感觉,那种骄傲和自豪无以言表。

6.做语文老师,就是能让学生爱上作文。如果学生不喜欢作文,语文永远不会好到哪里去。

7.一切景语皆情语。写作文归根结底是要给读者传达一种见解、一种情感,怎么表达这种情感,就像古诗当中的各种意象其实都是写情的。

8.作文每个阶段应该围绕一个话题。不妨先叫它铆定。铆定情感,铆定学生。一个好的题目可以引发我们所有人深入思考,一个好的课堂可以让人感受到眉清目秀,这个课堂更可以是一个大大的、完美的课堂。

个人:冬天后的第一场春雨唤醒了沉睡已久的生灵……

没有人可以一直快乐,快乐是我的情商决定的,悲观是我的智商决定的,去爱,去生活,去受伤。——李娟《我的阿勒泰》

周老师,你很棒。

0 阅读:15
刘老师教育故事

刘老师教育故事

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才明白老师永远不如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