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望余雪[唐]祖咏zhōng nán yīn lǐng xiù
终南阴岭秀,
jī xuě fú yún duān
积雪浮云端。
lín biǎo míng jì sè
林表明霁色,
chéng zhōng zēng mù hán
城中增暮寒。

作者简介
祖咏,开元时进士,少有文名,性情高傲,政治上不得意,终身隐居。与王维友善,相交三十多年。他的诗善状景绘物,描写精微,多写隐居生活。贺裳《载酒园诗话》说:“读祖咏诗,如坐春风中,令人心旷神怡。”
字词注释
终南:终南山,在长安南。
阴岭:终南山的北坡。
秀:形容积雪的山秀美。
林表:树林的最上层。
霁:雨后或雪后转晴。
寒:下雪带来的寒气。
诗词译文
从长安城遥望秀美的终南山北坡,积雪的山顶似乎飘浮在云端。雪后的阳光映照着树林,但在城内傍晚仍有阵阵寒意袭来。

特色赏析
《终南望余雪》是一首应试诗。唐代科举有写诗科目,开元(唐玄宗年号)十二年,祖咏参加进士考试,试题是《终南望余雪》,要求五言六韵,他只写四句就交卷了。考官很惊讶,问为什么只写四句?他答:“意已尽矣”(题意已经写得很完整了)。这四句诗,确实将《终南望余雪》五个字回答得很完整,也很传神,再多写就是废话了。
祖咏说,他的四句诗已经把《终南望余雪》这个诗题的题意写得很完整了,那我们看看这四句诗是不是像他说的那样:第一句“终南阴岭秀”,明点“终南”暗点“望”,从长安望终南山只能见到阴坡,用一个“秀”字写出终南山怪石嶙峋之美。二句写“雪”,阴坡少阳光,积雪仍在,“浮云端”形容积雪之厚,又带出山势之高。第三句写到“霁”,雪停出,阳光之下尚未融化的雪当然是诗题中所说的“余雪”,而且用一个“明”字将“余雪”写活。到此,诗题的五个字都写到了,而且写得活灵活现、熠熠生辉。最后又补充一句:“城中增暮寒”,这是写雪的余威,再次照应诗题中的“余”。这首诗的中心字是“雪”,用雪“寒”作结,诗的意蕴更为深长。
祖咏的这四句诗,除了不符合“六韵”的要求外,确实将诗题的题义写得很完整了,确实是一份优秀答卷,如果硬凑成“六韵”就要说废话了。也许是考官慧眼识珠,这一年祖咏考中了进士。能慧眼识珠的考官太凤毛麟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