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南通的如东,大家第一反应都会是,交通不方便。的确,如东是整个南通地区最后一个实现乡乡通公路的县,也是最后一个通高速的县,也是至今唯一一个没有动车经过的县。
但是,在10多年前,如东迈入火车时代的时间,却要比启东、海门早得多,只是由于经费和客流等多方面的原因,后来一直没有进行电气化复线改造,导致至今仍然只有绿皮车经过。
本文,我们来追忆一下如东历史上第一条铁路,海洋铁路的发展的历程。也追忆一下如东那段艰辛的奋斗岁月。
宁启线通车后不甘落后2002年,宁启铁路开始建设,一期工程仅停靠南通、如皋和海安,这让同处北三县的如东十分羡慕,但毕竟受限于地理位置,宁启线是不可能从如东经过的。
2005年,宁启铁路一期工程开通,南通、海安、如皋都迈入了铁路时代,如东也开始了多方努力,谋求铁路的早日开通。然而,从地理位置上来看,如东注定是铁路的末端延伸,单独建设铁路的代价太大,上海方面也不是很积极。
2007年,宁启铁路的复线电气化改造方案开始正式提上日程,这让如东更加积极推动自身铁路的进度。后来还是一位老领导出面,以洋口港货运的名义,请求开通客货两用铁路,这才让事件有了转机。
2009年,从海安通向洋口港的海洋铁路正式开工,就这样,如东人期盼已久的铁路终于浮出了水面。
海洋铁路的艰辛历程海洋铁路全程98千米,起点是新长铁路海安站,经李堡、栟茶、如东、洋口抵达北渔。这条线路虽然不长,但是历经坎坷,中间经历过多次的妥协和蹉跎,最终才得以在2014年顺利通车。列举几个典型的例子:
1、海洋铁路的出资,并不是由上海方面全出的,为了建设这条铁路,如东自己也出资了不少,这也为后来如东的发展埋下了一些伏笔;
2、海洋铁路的通车,本来是客货两用铁路,首先开通的应该是货运,但最终,在如东的不懈努力下,第一趟通车的班次,就是如东到南京的客运,这一点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
3、如东一个县城,就保留了两个客运站点,一个在栟茶,一个在苴镇。两个客运站都是在2010年就批复建设了,而之前更早通车的海安、如皋,后来通车的启东、海门,都只是规划了一个客运站点,这一点真的也非常不容易。
2014年1月16日,是值得如东人铭记的日子,这一天,如东到南京的双向客车正式开通,如东正式进入了火车时代!
坎坷的“停运”风波2016年,由于去往南京方向的客流实在是太少,当年的5月,如东去南京的列车正式停运,取而代之的是如东到徐州方向的双向列车。
但实际上这条通往徐州方向的客车,也只开通了10个月,在2017年3月,这条到徐州方向的列车也停运了。同一个月,又开通了如东通往泰州方向的列车,但4个月后,再次迎来了停运的消息。
2017年7月,如东站、栟茶站再也查询不到客运车辆的信息了。
为何会出现这样的场景呢?主要是因为在2016年,宁启铁路一期的电气化改造已经完成,南通、海安、如皋都迈入了动车时代,速度大为提升,而如东发车的车辆依然是绿皮车,速度完全跟不上,需要进行大范围的调整才能给慢车让出时间和空间。
后来,经过如东的不懈努力,最终上海方面还是恢复了如东通向南京方向的列车,但据说费用是上海和如东共同分摊的,这个就无从考证了。
遥遥无期的“动车”2019年,宁启铁路二期正式通车了,海门、启东进入了火车时代,他们虽然比如东通火车时间更晚,但他们显然更加幸运,毕竟一通车就是动车,而如东至今,还是仅有绿皮车可以选择而已。
最关键的是,2024年开始,北沿江高铁正式动工,如皋、南通、海门、启东都将迎来真正的高铁,这对于这些区县的发展,是有着巨大的意义的。而且北沿江高铁开通之后,如皋、海门、启东都将迎来不止一个客运站,宁启线有,北沿江也有,如东之前的“优势”全都荡然无存。
海洋铁路,虽说曾经也有过电气化改造的规划,但谁都无法保障后期的客流,毕竟如东的发展情况就摆在那边,因此如东的“动车梦”一推再推。
2022年,江苏提出了如通苏湖城际铁路的规划,这是一条从如东出发,经通州、海门、苏州最终抵达浙江湖州的城际线路,或许这会真正圆了如东人的“高铁梦”。只是这条城际线路究竟何时开工,会不会有新的变数,现在还犹未可知。
写在最后的话曾经从如东坐过那种绿皮车去南京,大约需要4个多小时,如东站出发,经停栟茶、海安、姜堰、泰州和扬州,晚饭前可抵达南京站。
现在这趟线路虽然已经复开,但每天仅有一趟往返,而且据说旅客数量不多,往往反而是海安和姜堰上车的人较多,很多人坐这条车的目的在于省钱,毕竟是K字头的列车。举例来说,从海安到南京的动车,价格基本都在80多,而这趟车还不到50。
时光荏苒,南通相继拥有了宁启复线、沪苏通铁路、盐通高铁等高级线路,未来2-3年内,还将会有通苏嘉甬高铁、北沿江高铁等,但我们不应该忘记,海洋铁路,那些年带给我们的惊喜,以及如东人为了自己的火车梦,所做出的不懈努力。
今天是2025年1月的最后一天,也是农历正月初三,新年的第一篇文章,希望大家喜欢,祝大家新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