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资料来源:
[1]钟雪梅,陈敏,凌雅韵,等.二甲双胍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肌少症的临床观察[J].中国药房,2025,36(06):732-736.
[2]马英,代凯.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和胰岛功能的影响[J].贵州医药,2025,49(03):374-375.
[3]潘亚雯,刘静,周圆,等.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医生,2025,63(03):114-117.
2016年,36岁的庄玉燕是一名来自四川的公司主管。她的生活几乎被工作所填满,在如此大的工作压力下,她每天都靠吃各种甜食来缓解压力,工位上桌上不是摆了小蛋糕就是奶茶、糖果。由于缺乏运动和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她的体重逐年上升。但面对家人朋友的关心,她总是以工作忙碌为理由,拒绝去健身房,而是选择躺在沙发上边吃零食边看电视。

2016年3月29日,庄玉燕坐在办公室里,每隔几分钟都要端起水杯猛喝几口。没一会儿,1升的大水杯很快又见了底。可即便如此,她还是感觉喉咙里有一团火在熊熊燃烧,无论喝多少水,都无法彻底熄灭。与此同时,庄玉燕发现自己上厕所的次数也明显增多,常常是刚一坐下,一阵急促的尿意便传来,短短一个上午就跑了六七次厕所。她以为是办公室空调吹的厉害,所以也没太在意。
4月10日,这天庄玉燕坐在电脑前,手指无力地敲击着键盘,她的大脑却仿佛被一层厚厚的浓雾所笼罩,思绪缓慢,根本集中不了注意力。渐渐的,她发现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文子像是会动的蚂蚁一般,在她的眼前移动、摇晃着,怎么也看不清楚。庄玉燕揉了揉眼睛,再睁开眼,但眼前的一切仍然像是被一层薄纱遮住一样,模糊不清。她心想可能是最近太累了导致的,于是准备削个甜瓜吃醒醒神。
可深深的疲倦感再次袭来,就像一张大网一样将她紧紧包裹住,庄玉燕感觉浑身疲惫无力。尤其是两条胳膊,更是像灌了铅一样沉重。突然,她一不留神就将手指割开了一个口子。强烈的刺痛让她瞬间清醒过来,庄玉燕连忙拿出创可贴止血。本以为这只是一个小插曲,没想到过了好几天,手指上的口子丝毫没有愈合的迹象,甚至还开始红肿溃烂。她不敢耽搁,下班后立马去了附近的医院挂号检查。

到达医院后,医生首先按照惯例对庄玉燕进行了体格检查。发现她的BMI=25.4 kg/m²,属于超重的范围,腹部脂肪堆积明显。然后便给她开了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等检查。检查结果显示:空腹血糖:12.7mmol/L ;餐后2小时血糖:19.5 mmol/L ;糖化血红蛋白:9.1%;尿常规:尿酮体阴性,尿糖+++ 。诊断为2型糖尿病。
随后医生给庄玉燕开了二甲双胍作为治疗药物并细心地叮嘱道:“你现在的血糖指数已经远远超过正常范围,只能通过吃二甲双胍等降糖药把血糖降下来。此外,在生活方面进行干预是二型糖尿病的治疗基础。所以,不仅要饮食控制,增加膳食纤维摄入,还要坚持锻炼,减轻体重。否则,再继续下去,各种并发症都会找上门来。”
二甲双胍是一种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口服降糖药物,不仅能够减少肝脏向血液中释放的葡萄糖,还能增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帮助细胞更好地利用血液中的葡萄糖,从而达到降低血糖的功效。

庄玉燕提着二甲双胍等药物心事重重的走在回家的路上,这一刻她终于深刻的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从那天以后,庄玉燕开始严格控制自己的饮食,坚持低油低糖低脂饮食,甜品更是统统不碰,同时增加全谷物、蔬菜和适量水果的摄入。除了每天按时按量服用二甲双胍以外,她还加入了社区的健身社团,每天傍晚和邻居一起散步、打羽毛球或跳广场舞来提高新陈代谢,减轻体重。
时间很快就来到了7月23日,这天已经成功减重12斤的庄玉燕如期来到医院复查,复查结果显示:空腹血糖降至6.5 mmol/L,餐后2小时血糖降至8.2 mmol/L;糖化血红蛋白降至7.8%。看着自己的血糖已经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庄玉燕悬着的心终于平稳落地,这也让她更加坚定了继续坚持下去的信心。
可惜生活处处有意外,2017年7月16日,这天庄玉燕正在陪孩子做家庭作业,渐渐的,她感到腰部传来一种持续的钝痛,仿佛有一把小锤子在不停地敲击着她的背部。庄玉燕皱着眉头按了按,可腰部的疼痛竟然开始迅速加剧,并且从腰部蔓延至整个背部,就像一根紧绷的弦,随时可能断裂。疼得她实在是有些受不了,于是起身在客厅里走动走动。

一旁刷手机的丈夫看庄玉燕坐立难安的样子,便关切地询问:“你哪儿不舒服?”还没等庄玉燕回答,一股更加强烈的疼痛冲击着腰部,仿佛被一把钝刀反复切割,每一次呼吸都伴随着剧烈的痛楚。庄玉燕开始感到恶心,胃部翻江倒海,食道止不住地痉挛。她本能地弯下身子,却只能呕出一些酸水和未消化的食物残渣。庄玉燕的丈夫赶紧过来搀扶她,只见她脸色惨白地挤出几个字“痛……去医院……”
很快,庄玉燕就被送往了医院。医生迅速评估了她的身体状况并开具了相应的检查,检查结果显示:血清肌酐:350 μmol/L;血尿素氮:19.5mmol/L;血钾:6.2 mmol/L,提示肾脏受损;尿蛋白(+ +),尿潜血(+ +);尿比重:1.010;肾功能评估:计算肾小球滤过率为35 mL/min/1.73m²。诊断为急性肾衰竭。
庄玉燕拿到检查报告单后震惊地跌坐在凳子上,脸上露出恐惧和难以置信的神色。她紧紧地攥着医生的手,声嘶力竭地哭喊道:“医生,你们是不是搞错了呀?我还这么年轻,怎么会得肾衰竭啊?我一向身体健康,除了有糖尿病以外,可什么病都没有,更何况我还一直吃二甲双胍降血糖,低糖饮食,坚持运动。我这样的生活方式怎么会肾衰竭啊?”

医生不由得发问“那你平时是按时服药的吗?有没有私自增减药物呢?”听到问题的庄玉燕立马否认:“绝对没有,我真的严格遵照医生开的处方在吃。”医生听后也觉得这件事有些奇怪,既然如此,那她究竟是因为什么才患上了急性肾衰竭呢?
带着疑问,医生又仔细询问了庄玉燕近期以来的生活和用药情况,果不其然,一切都是有迹可循!医生摇了摇头,叹息道:“真是糊涂啊!亏你还是个公司高管,二甲双胍怎么能这么吃呢!为什么近几年来糖尿病症患者都在这一件事上频频栽跟头,甚至是年轻人也不例外,你也是闯进了这个误区,犯了同样的两个错误,这做不肾衰才怪!”
原来,庄玉燕在发病前曾参加一次强度较高的户外活动,在高温下大量出汗,又未及时补水,随后还出现了明显的疲劳、食欲减退、进食量减少的情况,形成了典型的脱水状态。但她并未意识到这对肾脏意味着什么,依旧照常服用平时的剂量。这种看似“坚持治疗”的做法,实则在肾脏功能已经边缘承受力的时候,又重重地压上了一块砖。最终,她的肾脏无法承受,急剧恶化,导致了急性肾衰竭的发生。

虽然,二甲双胍作为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口服降糖药,具有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肝脏葡萄糖生成、促进葡萄糖利用的多重机制,在控制2型糖尿病方面疗效确切、安全性高。然而,它的一个关键代谢特点是——几乎全部经肾脏排泄,一旦肾功能异常,药物就难以被有效清除,从而带来严重后果。
尤其在脱水、腹泻、呕吐、高烧、剧烈运动出汗、饮食摄入减少等状态下,身体水分缺乏,肾脏灌注减少,二甲双胍的代谢将显著延缓,导致其在体内积聚。此时继续使用,极易引发一种罕见但致命的并发症——乳酸性酸中毒(lactic acidosis),表现为全身乏力、恶心、呼吸急促,严重者可出现意识障碍甚至肾功能衰竭。
降糖不仅仅依赖药物控制,合理的生活方式和习惯调整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下是三个有助于血糖控制的好习惯,帮助糖尿病患者更好地管理血糖水平:

1. 保持均衡饮食,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
合理的饮食结构对糖尿病的管理至关重要。尤其要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避免血糖快速升高。推荐采用低GI(血糖生成指数)饮食,优选全谷物、蔬菜、豆类和富含纤维的食物,这些食物能帮助延缓血糖的吸收,避免餐后血糖的剧烈波动。同时,控制甜食和精细碳水化合物(如白面包、甜饮料)的摄入,选择高纤维、低脂肪的食物可以更有效地控制血糖。
2. 规律运动,增强胰岛素敏感性
运动是糖尿病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适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能增加肌肉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帮助身体更有效地利用血糖,降低血糖水平。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有助于改善血糖控制,还能促进脂肪代谢,降低体重。运动时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或空腹运动,以防止低血糖的发生。

3. 规律作息,保持充足睡眠
充足的睡眠对血糖的调节也有重要影响。长期缺乏睡眠会导致胰岛素抵抗,使血糖更难控制。确保每晚7-8小时的优质睡眠,有助于保持体内激素水平的平衡,降低胰岛素抵抗。与此同时,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尽量保持每天固定时间上床睡觉,有助于调节生物钟,减少糖尿病的风险。
(注:《回顾:四川女子患糖尿病,吃二甲双胍降糖,半年后检查让她无法接受》人名均为化名,部分图片为网图;文章禁止转载、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