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晨读是语文,6点就起身陪孩子们读书。教室外寒气逼人,教室内春意盎然,几十个“小火盆”烘着,一点不觉得冷。常给孩子们说,早晨读书犹如发动机器,开始费劲,一旦启动起来,机器一天就会正常运转。
说也奇怪,这老天爷也像讲了一个童话故事似的,早饭后竟挥洒起了暖暖的阳光,让人感觉暖洋洋的……
每周能听听其他老师的课,着实是一种享受。上午第三节拿起听课笔记来到了张庆文老师的课堂。张老师正领着学生读着《皇帝的新装》。
学生在交流板书
冬日的暖阳穿过窗户毫不吝啬地照进教室,照在了一群孩子们的身上、脸上和书上。《皇帝的新装》是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创作的童话,也是享誉世界的经典。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它常用想像、夸张、拟人或象征等手法,把美好的东西汇聚成一个奇幻世界,具有奇妙的幻想,曲折的情节,优美的语言,有趣的内容,深受儿童乃至成人的喜爱。《皇帝的新装》这篇童话通过一个愚蠢的皇帝被两个骗子愚弄,穿上了一件根本不存在的新装,赤裸裸地举行游行大典的丑剧,深刻地揭露了皇帝昏庸及大小官吏虚伪、奸诈和愚蠢的丑恶本质,褒扬了无私无畏,敢于揭露假象的天真烂漫的童心。
组内交流探究
听课时,翻看课本中这个单元,单元教学要求快速朗读弄懂大意并注意文中的联想和想象的手法。张老师首先把课后的“思考与练习”融进了课堂,设计了14个小问题,14个交流小组抽签领到任务后,开始交流板书。
张老师点拨时,师生便朗读便书写,效果显著。其实如何快速读懂童话故事,读书的方法指导很重要,等到学生会复述故事,教学任务也就完成了一半。至于理解课文,有一定难度,因为相关的背景都是外国的,其中的内涵有难度。
我在想另一个问题,老师点拨时和学生互动,学生回答问题时,有的回答不上来,有的说了一个短语或是一句话,有的学生整段整段的陈述。从课堂实况来看,主动回答问题的同学都滔滔不绝,更具童真,同时还呈现了文学性和逻辑性,显示了极高的情商。所以绝对不能低估学生的智商,课堂要给学生充分展示的机会和时间。
老师点拨时一定是少说好,张老师的课堂朴实无华,点拨问题时,围绕14个问题,转了一圈黑板,点出了方法,划出了重点,写出了情感,特别注重培养了学生圈词划句和回归文本的意识。老师整个讲解没有超过10分钟。
我开始还担心一些问题。例如,理解课文内容要不要精准?从什么角度应达到什么深度和广度?课堂这么多问题,学生自学时能不能全部弄懂?课堂实际呈现的问题是否和自学时是否一致,有没有临时添加的问题?例如外国作品的背景介绍,哪些是有用的,哪些没有必要介绍,人物形象的概括和寓意的追问,这些答案是怎么来的等到,当学生养成这些习惯后,保持再坚持,老师一直这样高起点、高标准和高要求,学生到九年级一定会更优秀。
组际交流疑难问题
童话,不只是给儿童读的,大人讲起来更有意义。好童话百读不厌,常读常新,陪伴终身,受益终身。读童话就是读生活,读人生。“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有穿呀!”一个小孩子最后戳破了这个笑剧、闹剧和丑剧,也戳中了生活中这样的人和事。
阅读童话守护着学生的童心,解读童话播撒着老师的爱心。如何让我们的课堂焕发精彩,经常走进童话世界就会有别样的感觉。
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