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魏晋士人的构成

喀斯木说历史 2023-05-15 20:07:17

我们都知道,在汉武帝时代,西汉实施了专注儒家的政策,使得儒家的思想渐渐占据了整个社会的主导地位,而在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的局面已经消失。

但是,在东汉时期,由于文人阶级与皇室的斗争,又一次让思想和文化达到了一个高峰,解放思想成为了当时的主流,在魏晋时期,竹林七贤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在这个世界上,许多人都选择了不同的道路,在这种不同的道路上,儒释道三大学派,彼此之间,都有着各自的联系,有了新的生命,也就有了新的方向。

东汉末期,乱世之中,“建安”二字,用现代的眼光来看待,那是一个文明兴盛的时期,军阀混战,三国鼎立,一个民族要想活下去,就要进行改革,需要新的血液注入。

因此,法家、兵家和纵横家等应时出现,重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局面,不同的人对这个时代的认识存在差异,他们对时代的解读也存在差异。

西汉前期,刘邦、吕雉、文景二帝奉行的都是“以物易物”的政策,到了这个时候,道家的理念才渐渐兴起,并逐渐形成了一个不容小视的文化体系。

除儒学、道教以外,通过“丝路”的东进,佛教也在中原广布种子,并取得丰硕成果,而佛教的发展又在东汉时期达到鼎盛时期。

但是,相对于道家与佛教这种“兴盛”的“文明”而言,儒学在当时还是占据着主导地位。但此时的儒学并不仅仅局限于五经等教义,它还在原始儒学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当的拓展。

回顾魏晋文学的代表人物,可以将他们划分成三类,即“建安文人”,“竹林七贤”,“其它作家”,每个集团所包含的人物,所代表的文化流派都不尽一致。

以曹操、曹植、曹丕为主要代表的读书人,杨修、邯郸淳等为第二批读书人,这个时代的读书人主要活动在政治舞台上,与曹操在南北征战之际,他们也并未放弃创作。

鼎盛之时,曹操麾下聚集了一大群英才,可以说是集全了一大群英才,也就是在这些英才的辅佐之下,曹操才能一飞冲天,曹魏才能最终获胜,一跃而上,成就三国演义的霸业。

从时间上讲,建安十二年是建安文士群体光辉的开端,之后十六年中,建安文士的思想和文化始终对社会运作产生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建安二十二年以后,建安文士群体就出现了衰落。

首先就是陈琳,应玚,然后就是孔融,最后就是杨修,都没有逃脱宿命,直到曹操死后,整个建安书香门第都被淹没在了时间的洪流之中。

在持续了二十多年的“建安”时期之后,一群被称为“竹林七贤”的年轻人冒了出来,迅速接管了被瓦解的“建安”文化圈,并逐渐发展壮大,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曹魏王朝后期,曹氏一族与司马氏的矛盾达到白热化,司马家因为曹爽的强势而受到排挤,最后司马懿挑起了一场“高平陵兵变”,这才有了曹氏一族“挟君制”的局面。

竹林七贤在曹氏当家的时候,曾经是朝廷中的一股重要势力,后来曹氏失势,他们心灰意冷,渐渐从朝廷中退了出来,归隐深山,过起了平静的生活。

司马家篡夺曹魏权力后,一直在用各种手段来巩固自己的地位,在这种情况下,很多有身份有地位的人都退出了朝廷,就算留在朝廷里,也只是表面上的官员。

“游侠之风”在魏晋时代很流行,指的是在皇室与世家的双重压力下,大量有实力有才华的人在武林中交友,久而久之,便有了自己的派系,而这派系又以贾谧为首。

贾谧是一个集门阀、权势、文学于一体的人物,可谓是那个时候最受欢迎的人物之一,只是人心不足蛇吞象,贾谧觉得自己的名利和权势已经无法满足自己,于是他就在武林中四处结识一些有头有脸的人物,一个以权势为主体,互相吹嘘为主要目标的派系应运而生。

由于司马氏统治下的暴虐,以及其他恶劣的社会环境,导致了民众渐渐放弃了自己的内心,他们渐渐转向了一种虚伪的吹捧文化。

0 阅读:27
喀斯木说历史

喀斯木说历史

每天更新不一样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