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溥杰出狱,想接日本妻子来华,周总理提出条件:床头私语

过隙弹指间 2025-04-01 18:02:09

1960年那会儿,爱新觉罗·溥杰成了第二批被放出来的特赦犯。虽说自由是回来了,但他心里一直有个过不去的坎儿,就是没法亲自接老婆孩子回国。

站在中南海西花厅里头,瞅着周总理一脸关心地问自己有啥需要帮忙的,溥杰心里盘算了好久,最后还是鼓起勇气,跟总理说了实话,他想把留在日本的老婆孩子接回来。

溥杰心里直打鼓,以为会被狠狠批评一顿,但出乎意料的是,周总理琢磨了一会儿,竟然点头答应了。不过,周总理也马上给溥杰提了个要求,就是要他做到一点:私下里好好聊聊,把心里话掏出来。

听完周总理提的条件,溥杰愣在原地好一会儿,心里直犯嘀咕,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周总理提到的“床头那点私心”到底指的是啥?为啥他要提出这么个要求呢?溥杰到底会不会点头同意呢?

【分隔两地的异国夫妻】

1951年春节那会儿,溥仪和溥杰两兄弟终于能借这个机会,一块儿坐下来好好吃个饭。但奇怪的是,溥杰脸上却一点笑容都没有。

瞧着溥杰那副心不在焉的模样,溥仪拉长了脸,筷子一搁,直接说道:“咋回事?心里还惦记着那个日本媳妇呢?你忘了她是怎么坑你的吗?赶紧把这心思给我打住。”

听了溥仪那句话,溥杰赶紧收拾心情,点头表示同意。

一个多月前,溥杰在监狱里头,心里头想着老婆孩子,就不由自主地哼起了苏轼那句诗:“十年了,生死相隔,不用刻意去想,也难以忘怀啊......”

其实这事儿本来也没啥大不了的,但关键是溥杰的媳妇儿是个日本人。想想那时候,日本人在咱们中国大地上折腾了多少年,特别是在东北那地儿,他们是最早占领的。那时候,所有的中国人都对日本人恨得牙痒痒。

溥杰原本是进来接受改造的,结果他竟大胆地说起想念日本老婆的话。这事被李科长知晓后,他立马把大伙召集起来,开了场思想大会。他告诉大家,得端正思想,不能因小恩小惠就忘了自己该站哪边。

溥杰挨批的事儿没多久就让溥仪知道了。溥仪从一开始就不看好这门亲事,而且平时对日本人也是反感得很。他立马就告诫溥杰,赶紧死了这条心,老老实实接受改造。

身边的人纷纷反对,这让溥杰心里直犯嘀咕。他一直觉得,嵯峨浩是个温柔贤惠的好妻子,跟那些人说的满肚子坏水的日本人根本搭不上边。难道真的是自己想岔了?

溥杰那会儿想法一会儿一变,很快就从平时的行为里露馅了。没多久,李科长就瞧出了溥杰的不对劲。

这天,他把溥杰叫进办公室,直截了当地说:“亲人之间的感情,咱都能理解,想念老婆孩子也是人之常情。上次说你几句,就是想让你明白,得分清大家庭和小家庭,不能因为你媳妇是好人,就忘了那些伤害咱中国人民的日本鬼子。”

现在咱们正在进行一些调整,主要是想让你们能明确自己的站位。咱们批判的是帝国主义那种制度,而不是针对某个人。你们得拎得清,别让那些小情小爱干扰了你们的学习。

听完这些话,溥杰心里一热,眼泪不自觉地掉了下来。他真没想到,困扰了自己俩月的问题,被科长一下子就给说透了。原来是他自己一直想不通,钻了死胡同。他暗下决心,以后一定好好改造,不白费党和组织对他的期望。

1954年的时候,溥杰收到了一封特别的信。他拿着周总理特地让人送来的这封信,看得眼泪直打转,眼眶都红了。

这是他头一回得知老婆和女儿的消息。瞅着女儿慧生在信里表达的想念,溥杰压根儿没想过,这么多年嵯峨浩竟然还在盼着他,一个人辛辛苦苦把两个闺女拉扯大。

瞧着照片里母女三人紧紧抱在一块儿,溥杰伤心得连话都讲不出来了。

他压根儿没想过,当年那场被强迫的包办婚姻,竟然能经受住这么多年两地分隔的考验。原来,在他日日夜夜想念着嵯峨浩的时候,嵯峨浩也同样在四处打听他的下落呢。

从那以后,嵯峨浩、慧生和嫮生就成了溥杰心里头最大的盼头。他一门心思扑在改造上,就盼着能早点出去,和家里人团圆。这事儿,溥杰天天想,夜夜念,成了他最深的念想。

1960年,溥杰终于作为第二批被特别释放的囚犯,可以离开监狱了。他不但被安排回了北京,而且还有幸得到了周总理的亲自迎接。

现在的溥杰,早就没了以前那种养尊处优、啥活都不干的架子,他是真真正正地走进了老百姓的队伍里。

周总理问溥杰,想干点啥工作时,溥杰立马认真回答:“我啥都听组织的,怎么安排都行。”

周总理多次询问后,他才开口说,自己其实想干文学和历史研究这块儿。

临走前,周总理特地问了溥杰有没有什么难处。这时,溥杰鼓起勇气说:“我在日本的妻女想接回来,希望组织能批准。”

溥杰提出请求后,周总理笑着回应说:“这事儿我能帮你,不过得有个前提。”

周总理话音刚落,溥杰立马就点头同意了,那爽快劲儿让周总理都好奇,忍不住问起了缘由。

【歪打正着的夫妻情缘】

说白了,就是因为溥杰心里太想嵯峨浩了。尽管一开始这婚姻不是他们俩心甘情愿的,但这么多年下来,对方都成了自己心里最放不下的人。

那是在1937年,那时候日本还没那么明目张胆地想侵略,他们至少还懂得在东北弄了个伪满洲国,找了个傀儡皇帝来撑场面。

就在那会儿,溥仪和溥杰两兄弟被日本人给盯上了。日本人琢磨着,想利用他们俩的皇室血脉来实现他们侵占中国的野心。

查了一番后,发现溥仪没法生育,所以没被选上。这样一来,在日本学习的溥杰,就成了日本人眼里唯一的人选。

吉冈安直中佐出面,他们耍尽各种强硬手段,硬是让溥杰答应了和日本贵族姑娘嵯峨浩的婚事。为了这事儿,他们还直接带着刀冲到溥杰那挂名的老婆唐怡莹家,逼着她把离婚协议给签了。

吉冈他们硬逼着溥杰和嵯峨浩匆匆见了个面,但好在两人都挺满意这次见面的。这桩日本方面全权安排的婚事,没想到歪打正着,有了个好结果。

1937年4月3号,溥杰和嵯峨浩在日本军人会馆办完婚礼,俩人在日本过上了像神仙伴侣那样逍遥自在的日子。

卢沟桥事变后,溥杰急忙中断学业,回到了那时被称作伪满洲的新京长春。可他做梦也没想到,仅仅一个月后,嵯峨浩居然放下了日本那奢侈豪华的日子,不远千里跑到中国来寻他。

到了东北以后,尽管嵯峨浩出身日本贵族,但东北人对她并不怎么友好。特别是溥仪,老觉得嵯峨浩是日本派来的探子。他不仅从不跟嵯峨浩搭话,连她碰过的东西都不要。

慧生地出生后,家里的状况才开始慢慢变好。

慧生身为女孩,打破了日本人想通过血脉来操控中国的如意算盘,同时也给一直担心皇位不保的溥仪,带来了片刻的喘息。

后来的几年里,溥杰和嵯峨浩带着俩闺女,在日本和伪满洲国之间来回跑。就这样,一直到日本打输了仗,不得不投降为止。

这时候,有人劝嵯峨浩回日本去过那种锦衣玉食的日子,但她都坚决地回绝了。她带着小女儿嫮生,坚定地守在溥杰身旁。每当溥杰陷入绝望,甚至想不开要自杀时,都是嵯峨浩一次次把他拉回来的。

走掉是一了百了的事,可你忍心丢下这一切,自个儿先溜吗?想想慧生、嫮生,还有我,还有皇上,你真能狠下心,抛下我们先走吗?

嵯峨浩真是个有见识的贵族姑娘,刚到中国没多久,她就明白了溥杰这个封建皇族心里最在意啥。她拿溥杰最忠心的“皇上”溥仪来说事,劝得溥杰点了头,愿意跟她一起回日本去。

他们原本打算分批撤离,打算在日本重新聚首,过上悠闲自在的田园日子。但世事难料,就在溥仪和溥杰快要登上飞往日本的飞机时,苏联红军突然杀到,把他们逮了个正着。

从那以后,哥俩就踏上了好几年的铁窗生涯。一直到新中国诞生,多亏了毛主席和周总理的费心周旋,他们才被放回国,安排到东北的管理所去重新做人。

在东北管理所的日子里,溥杰心里最惦记的就是嵯峨浩和他的两个女儿。特别是后来,周总理点头后,他从信里晓得嵯峨浩一个人在日本辛辛苦苦把女儿拉扯大,还一直盼着他回去,这下子,他可真是想她们想得不行了。

这么多年来,不管溥仪怎么讲,他始终没答应跟嵯峨浩断绝关系。等他出狱后,心里虽然七上八下的,但还是鼓起勇气和周总理说了,想让嵯峨浩母女回到中国来。

【周总理的特殊条件】

如今周总理答应了溥杰的请求,别说这一个要求了,就算是一百个、一千个要求,溥杰也会立马点头,一点不含糊。

当溥杰心里七上八下地盼着周总理开口提条件时,周总理笑眯眯地说:“只要你乐意,到时候能私下里跟她说上几句贴心话,组织上定会成全你们夫妻团聚的心愿。”

听到这句话,溥杰愣了一下,心里直犯嘀咕,他还琢磨着周总理会提啥高难度要求呢,没想到周总理就让他帮嵯峨浩改改想法。

那时候,中日还没建交呢,这事儿挺棘手的。溥杰心里清楚,开口求人可能会被拒绝,但他还是鼓起勇气提了。没想到,周总理不光没拒绝,还痛快地答应让他们夫妻俩团聚。这一下子,溥杰都有点懵了,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等了好久都没见溥杰吭声,周总理就开玩笑似的说:“怎么着,有难处?那这事儿可就棘手了哈!”

一听这话,溥杰赶紧回应:“总理,您就别操心了,这事儿我一定给您办得妥妥的。”

周总理点头同意后,当地就告诉溥杰兄妹,说他们可以一块儿给嵯峨浩写封信,邀请她来北京大家聚一聚。

可是,一个多月都过去了,溥杰那封信还是没见动静。周总理一问才明白,原来是溥杰怕溥仪知道了会不高兴,所以才一直拖着没寄。

1961年2月12号那天,周总理特地设宴,把溥仪、溥杰他们请到西花厅来一块儿吃晚饭。

饭桌上,周总理直截了当地讲:“叫大家来呢,主要是想聊聊溥杰媳妇回国团圆的事儿。在座的各位有啥想法尽管说,别有啥顾虑。”

周总理的一番言语,让原本喧闹的场景瞬间安静了不少。大家面面相觑,可谁也没那个胆子站出来说话。

这时候,周总理又一次挺身而出,打破了沉默,直接叫了年长的溥仪,让他也来聊聊自己的看法。

果然没错,溥仪一说话就明确表示不赞成嵯峨浩来中国这事儿。尽管他试着不让自己的火冒出来,但话里话外还是能感觉到他对日本人的不满,以及对嵯峨浩的猜疑和责怪。

关于是否邀请嵯峨浩来中国,大家意见不统一,争论了好久。最后还是周总理一句话,让大家突然都明白了过来。

嵯峨浩来咱中国没问题,咱们可以试着帮她转变想法。到时候大伙儿都伸把手,能帮就帮,要是她能跟溥杰过上美满日子,那可就太好了。要是嵯峨浩真不适应咱们这儿的制度,那到时候再送她回去呗。

我觉得吧,人家愿意来咱就热烈欢迎,不愿意来咱也不勉强,毕竟来去自如嘛!咱们泱泱大国,难道还容不下一个日本姑娘?

周总理讲完话后,在场的人都点头赞成让嵯峨浩来中国,就连之前死活不同意的溥仪,这回也不再硬顶了,他松了口,说同意嵯峨浩来中国。

回到家后,溥杰马上拿起笔,跟嵯峨浩讲起了今天的事儿,特别是周总理怎么帮他们的那些细节。

1961年春天5月份,嵯峨浩漂洋过海来到了中国。这对分开了十多年的夫妻,只能远远地看着对方,眼里含着泪,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那天晚上,组织给安排了广州的一家旅馆,溥杰和嵯峨浩就在那儿,一五一十地聊起了这些年各自的经历,一直聊到三天后,两人才返回北京。

后来,周总理专门安排了时间会见溥杰夫妇,他特别热情地欢迎了嵯峨浩,还真心实意地祝愿他们以后的日子能过得幸福美满。

打那以后,溥杰和嵯峨浩就留在了中国,一起度过了他们的后半辈子。为了表达对党和组织的感激之情,嵯峨浩自个儿申请加入了中国国籍,跟溥杰一样,作为中国人,为国家的事业出一份力。

0 阅读:12
过隙弹指间

过隙弹指间

白马过隙弹指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