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发现神秘大墓,女墓主脑洞大开随葬巨额黄金,有人推测墓主是西王母

瑞知道讲故事 2024-10-19 13:42:52

1976年,为了配合三线建设,铁道兵修建南疆铁路,而在天山腹地的阿拉沟与鱼儿沟,铁道兵发现了80多座墓葬,其中一座规模之大,黄金之多,前所未有,被人们称为“黄金大墓”。但相比墓主的黄金,“脑洞大开”的女墓主更令人瞩目,她身份成谜,有人推测她是“西王母”。

天山深处阿拉沟曾经是古丝绸之路的天山道,也是新疆三线建设的主区域,是南疆铁路的必经之地。这里曾是中国军事核工业的摇篮,军工基地,中国西部最大的原子铀矿也在附近。

60年代,因战备需要,按照“靠山、分散、隐蔽”的方针, 1968年,新疆筹建的第一批“小三线”军工厂新疆东风机器厂、新疆胜利机器厂在阿拉沟落户;1969年11月,新疆军区国防工办又在此抢建了“大三线”的国营星火、燎原、曙光机器厂。

阿拉沟横亘于天山中部,位于天格尔峰东侧,全长90多公里,最宽处约500米,最窄处不足10米。沟内有大量古墓葬及石构遗址分布,如祖鲁阿门墓地、夏尔沟戍堡、德代萨拉墓地以及遗址和岩画等。在动工修建铁路时,考古部门为了配合作业,进行了大量工作,这座黄金大墓,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现的。

当时,考古人员正在忙着发掘阿拉沟、鱼儿沟的古代车师墓地,考古队每天来去经过一片建筑工地。平展空地的一块台地,受到了考古队的注意。

其他地段卵石与黄土相杂,这台地却的纯净细沙。难道这是工程堆放的细沙?但工人们都一口否认。

如果不是工程中特意堆放的细沙,那就奇怪了。考古工作者直觉地层深处埋着古人的秘密。

于是,针对这黄沙台地的发掘开始了。而怪象也轮番出现了。

首先,是黄沙与巨石数量惊人。

在长近7米、宽约5米的范围内,纯净细沙铺陈得整整齐齐,厚达1米多。紧接着,细沙下出现了卵石,费力清理完卵石,下方的巨型块石又显露出来。

经过清理,这些卵石层层叠叠,厚近6米。下面的石块随便一块,长、宽就在1米以上,有的巨石厚度也能达到一米。这样的巨石,五六个壮实的小伙也撬不起来,最后,还是调动了铁路工程的起重机,才把那些石块一块块吊出了地穴。结果,在巨石之下,又有细沙,这四层不同材质的封堆,虽然让古墓清理的工程量不断加大,但也吊起了众人的胃口,这种情况在新疆古墓挖掘中非常罕见,这古墓中到底有何秘密?

其次,是墓中黄金数量惊人。

因为黄沙与石块数量惊人,清理工作足足进行了一个月,墓穴才露出了真面目。墓穴长6.56米、宽4.22米、深7.1米,是一处巨大的长方形竖穴。竖穴底部是最大直径达30厘米的圆形松木构成的木椁。

在清理最后一层细沙时,考古队找到一截带状金箔,长26.5厘米、宽3.5厘米的金箔上面刻着一对造型独特、栩栩如生老虎。此外,人们还在墓室外的石台上,发现了8面圆形的虎纹金牌。而这些金灿灿的黄金,只是“序章”。

等人们打开棺椁后,人们发现了虎纹金牌、虎纹金带、金狮牌以及金珠、金花等大量黄金制品,合计200多件,其中的金狮牌重量惊人。除了大量金饰,墓穴底部还见到了银牌、珍珠、玛瑙等,墓室西头的壁龛中,还有铜、铁、陶、木、丝、漆器。这些无论是当年还是今天,都是非常惊人的财富……

最后,是这女墓主身上的疑团惊人。

经过清理,人们发现,墓主人头向西方,平展的仰卧在墓穴中。从盆骨形状判断,墓主人是个女子,头骨复原后,可以看出她的轮廓清秀,是一位美人。考古队员们在墓主颅骨和颈椎,分别发现了相当明显的圆孔,通过光滑的边缘推断,这不是普通击打产生的,而是用利器钻磨而成。这种圆孔,很可能是古人的一种疾病治疗技术。

在潮湿的地穴中沉睡千年,使她随葬的衣物已朽烂,但附着在衣服上的黄金装饰却依旧璀璨。圆的、柳叶的、菱形、螺旋形的……散落在墓主人头部周围。

从饰片零乱的状况推测,在衣服尚未朽坏时,就曾有人侵扰了女主人的地下宁静。华丽的衣物被扰乱,让衣服上的饰片堆集在头两侧,而本应是在腰带上的虎纹金牌,也散落在椁室内外。可见,即便是墓葬中用上了如此巨量的细沙、石块用来防盗,也没有避开人们对财富的贪婪。

但相比惊人的财富,墓主人身上的疑团还在于身份。要知道,即便在今天,建筑这样的墓穴也十分困难,而在没有大型设备的几千年前,挖出如此整齐的地穴,切合如此巨大且规整的巨石,伐得如此粗重的棺椁木材,还准备如此纯净的沙,堪称奇迹!

能埋在如此巨大规模的墓葬之下,随葬如此巨额的财富,墓主人到底是谁?将这座墓葬的地理位置与其他已发掘的古墓葬对比,这墓葬如众星捧月。

根据墓穴葬制以及墓中的随葬品的特点,有学者推测,这美丽的女墓主应该是2500年前的塞种人部落里的贵族女性。

“塞种人”又称“塞人”,公元前7世纪末曾生活在“塞地”(伊犁河与楚河流域)。塞人民族以游牧经济为主体,他们崇尚以野兽纹图案为主体的艺术形象。 古塞人有保存死者尸体的习惯,在邻近的南阿勒泰地区,也有在头颅上钻孔的葬俗。此外,墓中出土的一件铜盘,也被认定为袄教(拜火教)祭祀盘。

墓中因为没有切确的文字资料,人们推测,这美丽的女墓主很可能是公主,她是国王的爱女或妹妹,因病早夭后,被安葬在鱼儿沟古墓群中。

但相比这种西域公主的“父权”推断,也有学者提出了更大胆的猜测,这很可能是“西王母”。而这种推测,提起来荒诞不经,但细细推算,竟也有一定的道理。

阿拉沟段是当地人眼中的“神仙沟”,是古丝绸之路的“天山道”,又称“四季沟”,因为从阿拉沟口到奎先大坂一路能领略到春、夏、秋、冬的四季风光。既有气温高达45度的戈壁沙漠,也有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的大冰板,还有常年刮着七八级强风的大风口。这样的条件下长眠,葬在此地且众星捧月的,不是“神仙”又是谁呢?

而西王母是昆仑神话中的核心人物,在民间她还有一个更有人气的称呼——王母娘娘。但相比缥缈的神话,《山海经-大荒西经》与《穆天子传》中的记录,更令人深感意趣。

《山海经-大荒西经》中记载, 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处之。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辄然。有人戴胜,虎齿,有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

《山海经》里西王母是令人恐怖的“兽人形态”。但在《穆天子传》中,西王母却与周天子,有了一段缱绻的爱情。

《穆天子传》详细记载,公元前989年,“周穆王驾八骏巡游天下,逾太行,涉滹沱,出雁门,走天山,行程三万五千里,会见西王母。”

“天子至西王母之邦,吉日甲子,执白圭玄璧宾于西王母,觞瑶池唱和。西王母为天子谣曰:白云在天,丘陵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能复来。天子答之:予归东土,和治诸夏。万民平均,吾顾见汝。比及三年,将复而野。”

就连后世的司马迁,也充满八卦之心地写下,“穆王使造父(秦国始祖)御,西巡狩,见西王母,乐之忘归。”

《穆天子传》中的一部分来自史官的真实记录,另先秦时期的古籍也有周穆王西征犬戎的记载。有学者考证,周穆王应该真的与西王母相见过。不过,也有人猜测,两人之间不是爱情而是战争,等我三年。也不是团聚的期盼,而是下达的战书……

但无论西王母到底和周天子是不是曾经爱过,都不能改变,西王母作为女性氏族部落首领的特点十分明显。

西王母很可能是史书中对于远古时期我国西北地区某位少数民族首领的称呼,并没有具体所指,如果这么说,文中的女墓主有大量虎形文物随葬,这与《山海经》中的兽人形象也有呼应。推测墓主人是一位“西王母”,也是大胆且不乏浪漫的推测了。

0 阅读:174

瑞知道讲故事

简介:欢迎大家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