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临床十年后重读《伤寒杂病论》的新心得(7.46~7.48)

梁老的笔记 2024-02-24 01:28:11

7.49~7.54都是栀子汤系,所以在下一篇合起來一起写。

7.46未持脈時,病人叉手自冒心。師因試教令欬,而不欬者,此必兩耳聾無所聞也。所以然者,以重發汗,虛故也。

患者來就診還沒號脈,看見病人有“叉手自冒心”的動作,氣上衝的厲害,心跳也厲害,按著比較舒服,不用脈診就可以看出是津液喪失太多導致的血不足以養心,7.33條就講了是桂枝甘草湯證。

“師因試教令咳”目的是要看津液喪失的程度,如果津液喪失太多就會出現耳聾的情況,所以讓患者咳嗽來聽聽,但是患者耳聾聽不到聲音了,自然也就不咳嗽了,這裡的咳並沒有臨床上的意義,目的是判斷患者是否耳聾,反正能證明他聽不見聲音就可以了。

所以,此條主要是由於發汗過多,亡血亡津液,心陽虛,陽氣不能到頭,導致五官機能變遲鈍。所以不一定是耳聾,還可以是嗅覺減退、味覺喪失、視力下降等情況。

臨床上可以這樣利用這一條,在津液喪失太多,加上氣逆、心悸的情況下出現五官機能遲鈍,就可選用桂枝甘草湯為基礎方加該遲鈍器官的引經藥。例如:耳聾就是肺的津液喪失,需加補肺津之類的藥;眼睛模糊就是肝的津液喪失,需加養肝血之類的藥;嗅覺喪失就是心臟的津液喪失,需加養心液之類的藥;味覺喪失就是脾的津液喪失,需加補脾陽之類的藥等等。

7.47發汗後,飲水多,必喘;以水灌之,亦喘。

這裡根據7.42條來的,發汗後,消化系統乾了,胃附近有停水,此時喝水只能少少與之,喝多了、喝太快都會導致橫膈膜受到壓迫而喘。這裡的“灌”不單指喝水、灌水,還代表古代往身上潑冷水(這與現代西醫用冰袋退燒同樣的道理),頗冷水導致毛口急速收縮,熱悶在裏面,同樣會導致喘(肺主皮毛),所以在我們中醫看來,這樣的強制性退熱方法是不可取的,屬於一種誤治。這種情況導致的喘,可以用五苓散來解。

結合前文,可以大概總結為:無汗風寒而喘者為麻黃湯證;下後微喘者為桂枝加厚朴杏仁湯證;喘而汗出者為葛根黃芩黃連湯證;津液不足,飲水多而喘為五苓散證。

有時候我們可以反過來思考,此條還可用作氣喘病的日常保養,即不要在出汗後狂喝冷水。

7.48發汗後,水藥不得入口為逆。若更發汗,必吐下不止。

本來就小便不利、裏有停水的人得到表證只能通過利小便的方式解表,發汗屬於誤治。裏有停水的人發汗後就會得到這種五苓散的水逆證,就是微熱、口渴、不能喝液體,液體的東西到胃裏就會不舒服。

這種消化系統缺失津液的情況下,如果不停的用發汗法,只會激蕩裏水,導致消化系統功能紊亂而上吐下瀉。所以這種水逆證,水代謝異常的疾病只能用五苓散治療。

這條在臨床上還能這樣應用:發汗後,通過注意患者胃口有無變差作為身體恢復和受損程度的指標。

2 阅读:14
评论列表
  • 2024-08-29 13:56

    说耳聋的这段,最是精彩,自己读了不下十遍,都没看懂,因为不求甚解,都是一遍而过,只看头看尾[汗],今天可算是看懂了![作揖][点赞]

梁老的笔记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