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首“花影重”诗词,花影重,心思动,人生中最美、最浪漫的时刻

快乐鉴骚词 2024-05-25 10:38:37

所谓,“花影重”,乃是“花影重重”的简写,因为诗词有字数限制,因此,很多诗词中“花影重重”就被简写为“花影重”了。

记得有一部美国大片叫《谍影重重》,就让人称赞译者的传统文化水平。因为一看题目,让人想到,无数影子,一个叠一个,也不知道到底哪一个是真正的间谍,就直接给人一个复杂、迷茫的氛围,让人忍不住要一探究竟,到底谁是真正的间谍。

而“花影重重”,则刻画了一个仙境。你想啊,一枝花,就让人有美不胜收的感受了,如果是无数的花儿,重重叠叠,那不是仙境是什么?如果你还未见到花儿,只看到了花儿的影子,而且是重重叠叠的花影,你将会是怎样的心情荡漾,光“花影重重”就已经是在梦境了,如果再看到“花儿重重”,那将会是怎么的旖旎?

花影重重

1.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杜荀鹤

这首《春宫怨》,是唐末诗人杜荀鹤的代表作,它表达的是诗人怀才不遇的境遇。把自己的才能,映射成一位“美人”或“佳人”,这是诗人惯用的手法。比如,诗圣杜甫就写过《佳人》,“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就是以“佳人”自况。这首《春宫怨》,也需要作这样的理解:

早被婵娟误,欲妆临镜慵。

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

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

“早被婵娟误,欲妆临镜慵”,早年因为容貌美丽被误选入宫中,想要对镜梳妆打扮却又意态懒慵。“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承蒙君王宠爱不在于美丽的容貌,那教我如何还有心思去梳妆饰容。

这里的“婵娟”,当然是指诗人的才华,当年因为才华得到了机会;但现在已经是“承恩不在貌”,才华已经没有用了。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春风和煦温暖鸟儿啼声清脆悦耳,正午艳阳高照使得春花的影子叠叠重重,春光是那么怡人。“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每年此时我都会想起乡间的女伴,怀念当年自由欢快地采撷着芙蓉。

既然诗人的才华得不到施展,那么诗人就不由得想起了归隐,想起了江湖的美好,“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是“鸟声碎”,还是诗人的心醉?是“花影重”,还是诗人心情的重重欣喜?

多说一句,所谓“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映射的是归隐江湖的自由自在。

2. 金谷晓凝花影重,章华春映柳阴浓,徐夤

同样属于唐末五代的诗人徐夤,他的经历也一如杜荀鹤,因为不愿意在朝上阿谀奉承,最后归隐。在归隐之后,诗人回顾这梦幻的半生,这破败的山河,不由得感慨万千。这首《苔》,是诗人以一个小小的“苔”作为载体,回顾了大唐从崛起到衰败的过程,这里的“苔”,就像《红楼梦》里那个“顽石”一样,经历了世间种种,都刻记在了身上:

印留麋鹿野禽踪,岩壁渔矶几处逢。

金谷晓凝花影重,章华春映柳阴浓。

石桥羽客遗前迹,陈阁才人没旧容。

归去扫除阶砌下,藓痕残绿一重重。

金谷晓凝花影重,章华春映柳阴浓

“印留麋鹿野禽踪,岩壁渔矶几处逢”,在“苔”的身上,留下了麋鹿等野禽的印记和踪迹;在山岩壁上,在渔船渡矶上,也能看到“苔”的身影。

野禽何其多,诗人却选择了“麋鹿”,因为“麋鹿”有其象征意义,《史记》上说,“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可以想象,这里是通过“苔”,记录了大唐崛起的过程。

“金谷晓凝花影重,章华春映柳阴浓”,“金谷”,指石崇的金谷园。“章华”,春秋時代楚灵王所建的高台。想当年,金谷园早上,“苔”的身上露珠凝结,花影重重,倒映在“苔”上;章华台在春天里,“苔”上更是柳树浓荫,惬意无比。

当然了,这句是映射的大唐盛世,那“花影重”,指的是大唐牡丹之盛世。不管是“金谷”,还是“章华”,映射的是大明宫和芙蓉园,那都是大唐盛世的象征。

“石桥羽客遗前迹,陈阁才人没旧容”,“羽客”,指侠客。在石桥的“苔”上,再也没有留下大唐侠客的踪迹;而那些贵妃、才人所在的宫殿,也是苔藓遍布,再也没有往日繁华的容貌。

“归去扫除阶砌下,藓痕残绿一重重”,当诗人从衰败的诸侯朝中归隐时,打扫完台阶、石砌上的枯败树枝、落叶、尘土后,迎接诗人的还是遍布的苔藓,显得绿意重重。

一句,“金谷晓凝花影重,章华春映柳阴浓”,可以想象大唐盛世的风华!

3. 粉墙丹柱柳丝中。帘箔轻明花影重,陈克

一年四季,最惬意的午睡,是在春末夏初。这个时候,天气晴朗,气温不高不低,柳叶更加绿油油了,鲜花虽然没有了仲春的旺盛,但也还有,而且初夏的花卉更加鲜艳。人在这个时节午睡醒来,人的精神是饱满的,一切都是美好的。这首北宋诗人陈克的《豆叶黄/忆王孙 其一》,便描写了这种惬意:

粉墙丹柱柳丝中。帘箔轻明花影重。

午醉醒来一面风。

绿匆匆。几颗樱桃叶底红。

粉墙丹柱柳丝中。帘箔轻明花影重

“粉墙丹柱柳丝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粉红色的围墙,艳红色的立柱,柳丝在空中飘荡。

“帘箔轻明花影重”,透过幕帘锡箔向外望去,只见一片光明,鲜花的影子,重重叠叠,一片美好!

“午醉醒来一面风”,我刚刚从微醉后的午睡中醒来,迎面就吹来了一阵熏风,让人懒洋洋的。

“绿匆匆。几颗樱桃叶底红”,走到院子中,到处是一片绿葱葱,还有几颗樱桃在绿叶底下红彤彤。

在这首词中,诗人没有任何“伤春”,“粉墙丹柱”,带来的是积极的心态,“花影重”,带来的是惬意的心情,再加上“一面风”,初夏的熏风,让人更加惬意。而“几颗樱桃叶底红”,也没有“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的那种遗恨。

4. 唤起碧窗春睡浓。日高花影重,李石

南宋词人李石的这首《长相思 其三 佳人》,描写的是仲春美女午睡的情形,这个时候的“花影重”,可能更加旖旎,更加空灵,再配上午睡初醒的美女,那风景则更加如梦似幻,如在仙境:

花深红。花浅红。

桃杏浅深花不同。年年吹暖风。

莺语中。燕语中。

唤起碧窗春睡浓。日高花影重。

唤起碧窗春睡浓。日高花影重

“花深红。花浅红。桃杏浅深花不同”,在仲春时节,是百花盛开最为茂盛的时候。所以,有深红色的花儿,有稍微浅一些的红花。桃花、杏花,因为花儿的品种不同,因而颜色深浅也不同,但都一样迷人。

“莺语中。燕语中。唤起碧窗春睡浓”,外面叽叽喳喳,又是莺歌,又是燕语,把在碧窗下睡意浓浓,正在春睡的人儿唤醒。

“日高花影重”,她睁开眼睛看了看,却是太阳高高挂起,春和日丽,各种春花的影儿,重重叠叠,美不胜收!

其实,“日高花影重”,这里的“花影”,除了鲜花儿的影子,还有这位美女主角的影儿吧!

5. 睡起鬓云松。日高花影重,袁去华

宋代词人寄情于青楼,柳三变带了一个好头。等到了南宋,大量的文人,因为只在收复中原受阻而才华得不到施展,寄情于青楼的词人就更多了。词人袁去华就是这样一位,除了表现自己壮烈怀抱和报国无门的愤世之作,其他就是描写青楼和歌女的婉约词,这首《菩萨蛮 其一》,就是这样:

流苏宝帐沈烟馥。寒林小景银屏曲。

睡起鬓云松。日高花影重。

沈吟思昨梦。闲抱琵琶弄。

破拨错成声。春愁著莫人。

睡起鬓云松。日高花影重

“流苏宝帐沈烟馥。寒林小景银屏曲”,“馥”,气味芳香。她从挂着流苏的帐中醒来,因为还是早春,树林还有些小寒,但景色已经清新了,面前银色的屏风曲曲折折。“睡起鬓云松”,她从帐中起来,发鬓还是蓬松的,像云朵一样。

“日高花影重”,这个时候,太阳已经高高挂起了,风和日丽,鲜花儿的影子重重叠叠,美好极了。

“沈吟思昨梦。闲抱琵琶弄”,她还在沉吟中,似乎是在回想昨夜的梦。她就这样悠闲的抱着琵琶调弄起来。“破拨错成声。春愁著莫人”,但明显不在状态,错拨了匹配,弄成了破声,应该是她还沉浸在春愁之中吧!

一句,“睡起鬓云松。日高花影重”,这样的美景,哪怕是歌女最后调错了琵琶,词人也不在乎了。

6. 南窗睡起日将午,庭院无人花影重,李湜

明代诗人李湜应该是一位中医,古代中医不但外出采药,也在自家园子种药,并将这种园子称为“药圃”。如果中医医生建立起了一个比较有规模的“药圃”,那将是相当大的一个成就。李湜的这首《次韵君度寄赠 二绝 其一》,便带了这样的成就感,自然是心情大好:

药圃初成一苑中,雨馀溪水小池通。

南窗睡起日将午,庭院无人花影重。

南窗睡起日将午,庭院无人花影重

“药圃初成一苑中,雨馀溪水小池通”,在这个苑中,我初步建成了这个药圃。因为刚刚下过雨,山上的溪水和药圃中的小池也通了,溪水和雨水,注满了小池。

“南窗睡起日将午,庭院无人花影重”,我刚刚在南窗睡醒,可能是昨天累坏了吧,起来的时候,太阳已经到了中天,快要到中午了。 我起来看了看,庭院四周寂寂无人,风和日丽,鲜花儿的影子,重重叠叠,让人惬意到了极致。

一句,“南窗睡起日将午,庭院无人花影重”,这里的“花影重”,不是普通的花儿,而是诗人“药圃初成”而盛开的花儿,也喻示着诗人药材的丰收,这难免让诗人惬意无比,踌躇满志了。

7. 醉忘花影重,却疑月影碎,余继登

明代诗人余继登的这首《独酌》,写得颇有新意。诗仙李白有一首著名的《月下独酌》,写尽了诗人的孤独和豪放。而这首《独酌》,却写得十分旖旎,十分空灵,是一首难得的佳作:

花下倒新篘,明月来相对。

醉忘花影重,却疑月影碎。

醉忘花影重,却疑月影碎

“花下倒新篘,明月来相对”,“篘”,音“chōu”,酒的意思。我在花下倒了一杯新酿的美酒,明月出来和我相对,似乎是要和我对饮。

一句,“明月来相对”,让人想起了大诗人王维的“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是一种满满的孤独感。而这句,“花下倒新篘,明月来相对”,让人感觉不到孤独,只觉得新奇。诗仙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也充满了孤独感。

“醉忘花影重,却疑月影碎”,不知不觉,我喝醉了,忘记了现在是春天,正值春花烂漫,在明月的照耀下,花儿的影子,重重叠叠,非常迤逦。却以为是明月的影子碎了,正在疑惑,又没有风,月影怎么会碎了呢?

唐代诗人于良史有名句,“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一直以来,被称为是“绝唱”,但于的这句,月和花是并列关系,诗人只是把两个美好的事物并列在一起而已。但这句,“醉忘花影重,却疑月影碎”,诗人却把这两个美好的事物,无缝的关联到一起。“月影碎”,无疑是空灵的,而“花影重”,无疑是浪漫的,这两件美好的事物,初看是无法分辨的,这也让诗人把“花影重”看作了“月影碎”,毫不违和感。

8. 春气鸟鸣细,溪流花影重,陈廷敬

文字的美,在于不同声色间,就把作者的思想,灌输其中。如果是直抒胸臆,就太过直白了,也就没有了文字的美感。看看古人的游记,现代人的游记和他们比起来,简直是没法看。这首清代名臣,诗人陈廷敬的《游慈慧寺》,就是游记诗的最高境界:

春气鸟鸣细,溪流花影重。

双林在何许,烟际闻微钟。

春气鸟鸣细,溪流花影重

“春气鸟鸣细,溪流花影重”,这里充满了春天的气息,鸟儿的鸣叫也显得柔柔细细;小溪流水潺潺,最迷人的是溪上春花烂漫,花儿的影子重重叠叠。

说一个地方好,需要直接大叫一声,“真美呀”吗?不,不动声色的列举一下,“春气”、“鸟鸣”、“溪流”和“花影”就够了;如果你觉得还不够,再多加两个字,鸟鸣,“细”,花影,“重”,就美到极致了。

“双林在何许,烟际闻微钟”,“双林”,借指寺院。走了这么久,“慈慧寺”呢?这时候,我向炊烟袅袅的方向望去,刚好听到了轻微的钟声。

需要说,“啊!这里就是慈慧寺”吗?不,一句,“烟际闻微钟”就足够了。“钟声”就代表了寺院,无需多说。而“烟际”、“微钟”,无不说明了寺院似乎远在天上,表达了诗人对慈慧寺的崇敬之情。

0 阅读:71

快乐鉴骚词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