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铁们应该有印象,去年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买房选央企国企准没错」。
信心相当重要。国企、央企有「国家队」的底子,怎么样都「稳」。在行业的洗牌下,国央企成了市场主旋律,曾经如日中天的民企,一度遇冷。
但2025年的南宁楼市,一夕之间风向突变。大量优质民企崛起,占据楼市半壁江山,重新定义了市场格局。
新一轮周期的大幕拉开了。

稳健民企重掌局面
2025楼市再开新局
算一下时间,从2021年至2024年,房地产经历了震荡洗牌的四年。在这之前,市场只关注热盘,几乎很少有人会关注房企性质。
经过这一漫长的深度调整期,千亿房企数量缩减至11家,百强房企上榜门槛持续降低。
打开百强房企榜单不难发现,排行前列的几乎清一色国企、央企,民企阵营中唯有滨江、龙湖等表现相对较好。
南宁楼市开始急转直下,从高峰降至低谷。
2019年1151万㎡的成交面积,是近15年来南宁楼市最高光的一年。巅峰过后逐年回落,2022年、2023年、2024年南宁商品住宅供应面积、成交面积挣扎在300万㎡上下,连2019年的1/3都不到。

▲2010-2024年南宁楼市(数据来源克而瑞)
同一期间,南宁房企亦跌宕起伏。
调整初期,民营房企仍高居行业榜首。直到2021年年中行业巨头恒大爆雷,对整个行业来说是一记重创。

▲2018-2024年南宁销售金额TOP20房企名单(克而瑞)
同一年,本土民企彰泰先与旭辉「联姻」,而后「分手」,继而「再嫁」融创。仅过了3年,双方就「和平分手」,彰泰重掌 40 个项目开发权,再度归来。
调整中后期,以北投产城、轨道、交投为主的国、央企阵营房企主导南宁市场,兜底楼市信心。
民营房企从曾经的主力军,沦为了边缘化。
那几年,南宁的民企该出清的出清,活下来的更多是蛰伏数年,伺机而动。毫不夸张地说,市场上几乎看不到民企的身影。
比较典型的代表是荣和、广西恒大等本土优质民企,默默坚守阵地,扛鼎楼市。
荣和就始终低调保持实力,待局势趋稳后,一举持续发力,拿下2023年、2024年南宁房企全口径销售TOP1。
直到2024年,信心持续修复,整体局面趋稳,经济实力深厚的民企纷纷开始冒头,土拍市场抢地,扩大战略版图。
民企集中拿地可以说是一个积极信号。相对国企,它们更市场化,更利润化,在灵活和创新上更有优势,市场的好转给它们带来了信心。
2025年,蓄势已久的民企谋定而动,大有要大干一场的架势。
今年南宁楼市,是一个气象一新的楼市。

拿地踊跃
民企跑步加入战局
2024年,在多重政策利好的加持下,楼市渐稳,土拍市场回暖,我发现各大城市都出现了民企返场拿地的现象。
先来感受一下南宁民企的积极。
据统计,2024年南宁有18幅涉住宅用地成交,均为民企拿地。本土民企悦恒、盛邦等踊跃入场,外来民企邦泰则更猛,一年拿下3幅靓地。

▲2024年拿地房企一览
2024的土拍市场几乎达到了民企100%拿地,都是真金白银,甚至拍出唯二的「万元地」,均出自邦泰之手。
邦泰这个南宁优秀外来民企,可以说是一个典型代表。
克而瑞发布数据,邦泰凭借邦泰璟和拿下今年1月南宁商品房项目销售金额、面积、套数TOP1,是仅有的销售破亿元的项目。
此外,金额榜TOP10中有5个民企项目,与国、央企「五五开」。民企在市场端的表现同样不俗。
我还发现一个趋势,广西其他城市的本土民企也开始蠢蠢欲动。
例如马山县的悦恒、桂林的合创、柳州的星昇等广西本土房企在坚守大本营之外,也想进军南宁市场,扩大战略版图,表现活跃。
本土房企凯誉汇是近几年冉冉升起的新星,亦是新一代西乡塘霸主,它自2022年首次入邕,已在南宁布局8盘。
土拍市场是楼市行情走向的风向标。
2022年29幅涉宅用地成交,民企拿地12幅,国、央企(含联合)拿地17幅,基本平分秋色。
2023年21幅涉宅用地成交,民企仅拿地5幅,数量占比约24%,其余均为国、央企兜底市场。
从2022年的平分秋色,到2023年的蛰伏蓄势,再到2024年的大举进攻,民企拿地态度的转变,是南宁楼市走向良性的信号。

第四代住宅涌现
楼市「鲶鱼」发力
我发现这些拿地的民企,一些自身实力、开发和销售情况很稳健,子弹充裕,此时低价斩获靓地,为今后创下弯道超车的契机。
另一部分有政策端支持,地方政府下场帮扶,和丰富融资渠道,也积极投入到市场的开发中。
民企的入局对市场来说是个好事。相较于国、央企,民企对政策、环境敏感度更高,像是一条灵活的「鲶鱼」,刺激市场迈入良性循环, 在产品力打造上更有诚意。
抢先亮出了第四代住宅大杀器。
譬如邦泰入邕首盘邦泰璟和,产品力突出,产品理念较新颖,270°全景舱户型等引发广泛讨论,加之售价美丽,成为当红楼盘。

▲邦泰璟和外立面
华宏云墅、盛邦五象湖新项目等则推出第四代住宅。大露台、大庭院、超高挑空客厅,垂直绿化搬上高楼,开启产品力新篇章。

▲华宏云墅第四代住宅(仅供参考)
为了博取购房者青睐,历经波折后崛起的民企,姿态相对摆得更低,会做出较大的让利。
我年前写的文《大涨大跌?2025南宁楼市大地震,正面开撕!》中提到,2025年南宁预计有29个新盘入市,其中超20盘为民企打造,大部分都很有看点。接下来还有什么惊喜,我很期待。

这段算送的
去年,还有不少老铁对房地产回稳持怀疑态度。
市场给出了最积极的反馈。
去年10月房地产市场迎来「三个首次」:全国新建商品房网签成交量连续15个月下降后首次实现增长;全国二手房网签成交量连续8个月下降后首次实现增长;「银十」17年来首次超越「金九」。
稳健,从来都不是一纸文件,一句口号,而是决心,是动作,是势如破竹的力量。
整整4年的深度调整,产品力强且价格实在的楼盘屡屡面市,南宁楼市在更新换代。那些跟不上步伐的楼盘,难逃被市场遗忘的命运。
民企的重新入局,是楼市一股全新的血液。国、央企兜底信心固然重要,但创新才是最根本的市场竞争力。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才是春。国企央企稳健前行,民企大胆、踊跃参与市场,才是健康的市场。
过去几年,我们常聊起楼市春天何时回来,大家都不敢断言。但我相信,2025年的楼市,将会迎来真正的筑底回升,春天在一步一步走近。
而那些优秀的民企,值得被看见,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