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良知:追随内心的光明,探索真正的自我!
“致良知”是阳明心学中的一个重要核心概念,它是指通过自省和反思,发掘并遵循内心的良知。良知是每个人内心深处的道德感知和判
心学之知行合一的文章
“致良知”是阳明心学中的一个重要核心概念,它是指通过自省和反思,发掘并遵循内心的良知。良知是每个人内心深处的道德感知和判
信如土,良知为土之德阳明先生说:“人者,天地万物之心也;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这是一切生命的归宿,所谓“返土归藏”:“
智如水,良知为水之源阳明先生坐在水塘边,旁有一水井,遂以之向大家劝说修学的道理:“ 与其为数顷无源之塘水,不若为数尺有源
义如金,良知为金之明所谓鉴,水盆也;镜,铜面也;皆可照人。唐太宗说:“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
仁如木,良知为木之本阳明先生一日出游禹穴,顾田间禾曰:“能几同时,又如此长了!”范兆期在旁曰:“此只是有根。学问能自植根
周国平说:“人生任何美好的享受,都有赖于一颗澄明的心,唯有内心富有充盈,方能从容抵抗世间所有的不安与躁动。”人这一生,过
二十八、贵阳讲学随着正德三年(1508年)冬季的离去,王阳明度过了龙场最艰难的岁月。第二年开春,贵州提学副使席书来到龙冈
哲学家罗素说:“在一切道德品质之中,善良的本性在世界上是最需要的。”生活不易,每个人都在进行着一场你一无所知的战斗。目光
二十七、知行合一在江西吉安的青原山讲学时,王阳明对自己独创的 “心学”,已经到了如痴如醉的程度。在山中的竹林边上,某一天
所有过往皆是序章。岁月不居,匆匆一载,无论苦乐,无论笑泪,所有经历都已随风。只要回首,有“成长”二字立于风中,便无愧流年
二十六、南镇观花一年春天,王阳明和弟子登山游玩。此时,正当万物生长之际,山间随处可见盛开的鲜花。一位弟子指着岩中的一朵花
王阳明认为,人心本有的良知就能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良知只是一个分别对错的心,而所谓的对跟错,只不过就是你人心的喜
二十五、智斗山匪明正德年间,王阳明来到江西庐陵任知县期间,当地棺材岭有一帮上百人的山匪,经常下山骚扰百姓。前几任知县对山
如何让自己的内心变得强大起来?当有人问起这个问题时,我一般都不会让他去读心理学方面的书,而是介绍他去读王阳明的书,比如《
二十四、治理庐陵明正德五年(公元1510年),王阳明38岁,他三年的贬谪(biǎnzhé)期满,升为庐陵县知县。这庐陵县
心解缘起《传习录》是阳明心学最为重要的典籍,读《传习录》犹如亲临先生之课堂。但它对背景知识的要求却非常高。学者若是对于传
二十三、惩戒盗贼在赣南任职的时候,王阳明在路上遇到了一伙强盗,领头的说:“你在宣扬人人都有良知,但我们杀人放火,什么都做
01#知行合一:循序渐进《荀子·劝学》中说:“学习,从哪儿开始呢?到哪儿终结呢?”答曰:“依其顺序来说,就是从《尚书》开
二十二、剿灭仲容王阳明用计诱降了土匪头子池仲容,承诺不杀。正德十二年(1517年)年底,江西赣州城里张灯结彩。王阳明终于
说起王阳明,想起一句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他一生真实写照。一直以来对王阳明先生都
热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