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凤评健康的文章

妇人产后病第二十二之17

妇人产后病第二十二之17

17.妇人腹中诸疾痛,当归芍药散主之。妇人腹痛,固多当芍散证,然但云腹中诸疾痛,则汗漫无归矣。徐氏云:此言妇人之病大概由

妇人产后病第二十二之16

妇人产后病第二十二之16

16.妇人六十二种风,及腹中血气刺痛,红蓝花酒主之。尤氏云:妇人经尽产后,风邪最易袭入腹中,与血气相搏,而作刺痛。刺痛,

妇人产后病第二十二之15

妇人产后病第二十二之15

15.妇人经水闭不利,脏坚癖不止,中有干血,下白物,矾石丸主之。沈氏云:脏即子宫也。坚癖不止,“止”当作“散”字,坚癖不

妇人产后病第二十二之14

妇人产后病第二十二之14

14.妇人经水不利下,抵当汤主之。(亦治男子膀胱满急有瘀血者)《金鉴》云:妇人经水不利下,言经行不通利快畅下也。乃妇人恒

妇人产后病第二十二之13

妇人产后病第二十二之13

13.妇人少腹满如敦状,小便微难而不渴,生后者,此为水与血倶结在血室也,大黄甘遂汤主之。《脉经》有两“敦”字,作叠语形容

妇人产后病第二十二之12

妇人产后病第二十二之12

12.妇人陷经,漏下黑不解,胶姜汤主之。(臣亿等校诸本,无胶姜汤方,想是前妊娠中胶艾汤)尤氏云:陷经,下而不止之谓。黑则

妇人产后病第二十二之11

妇人产后病第二十二之11

11.寸口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寒虚相搏,此名曰革,妇人则半产漏下,旋覆花汤主之。魏氏云:此

妇人产后病第二十二之10

妇人产后病第二十二之10

10.带下经水不利,少腹满痛,经一月再见者,土瓜根散主之。丹波氏云:《本草纲目》土瓜条,经下补“或”字,义尤明。《金鉴》

妇人产后病第二十二之9

妇人产后病第二十二之9

9.问曰:妇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数十日不止,暮即发热,少腹里急,腹满,手掌烦热,唇口干燥,何也?师曰:此病属带下。何以故?

妇人产后病第二十二之8

妇人产后病第二十二之8

8.妇人之病,因虚积冷结气,为诸经水断绝,至有历年血寒。积结胞门,寒伤经络。凝坚在上,呕吐涎唾。久成肺痈,形体损分。在中

妇人产后病第二十二之7

妇人产后病第二十二之7

7.妇人吐涎沫,医反下之,心下即痞,当先治其吐涎沫,小青龙汤主之。涎沫止,乃治痞,泻心汤主之。《千金》妇人下有霍乱呕逆四

妇人产后病第二十二之6

妇人产后病第二十二之6

6.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躁,俗刻或作“燥”,《脉经》及徐、沈、尤、朱诸注本同,误

妇人产后病第二十二之5

妇人产后病第二十二之5

5.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金鉴》云:咽中如有炙脔,谓咽中有痰涎,如同炙肉,咯之不出,咽之不下者,即今之梅核

妇人杂病第二十二之4

妇人杂病第二十二之4

4.阳明病,下血、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但头汗出,当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濈然汗出者愈。此条见《伤寒论》阳明篇。当作“者

妇人产后病第二十二之3

妇人产后病第二十二之3

3.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得七八日,热除脉迟,身凉和,胸胁满,如结胸状,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也,当刺期门,随其

妇人产后病第二十二之2

妇人产后病第二十二之2

2.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适来,昼日明了,暮则谵语,如见鬼状者,此为热入血室,治之无犯胃气及上二焦,必自愈。本条亦见太阳下

妇人产后病第二十二之1

妇人产后病第二十二之1

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论一首,脉证合十四条,方十四首。方十四首,赵刻本作十六首,俞桥本作十三首,今据徐镕本改。篇中所用

妇人产后病第二十一之11余论

妇人产后病第二十一之11余论

余论徐氏云:近来肾气丸、十全大补汤俱用肉桂,盖杂温暖于滋阴药中,故无碍。至桂枝汤,因作伤寒首方,又因有春夏禁用桂枝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