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国的那一天

无心镜 2024-08-21 23:44:11

01

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三月十九日。

已是春天,细雨夹杂着雪花撒在了北京城。

太监曹化淳打开了北彰义门,北京的外城陷落。

大明276年的历史,终于走到尽头。

三月十九日,大明的最后一天。

焦躁不安的崇祯得知北京城已经失陷,而内侍们劝他赶紧走。崇祯将信将疑:李自成三月十七日才到北京城外,两天时间就已经攻下外城和内城?

须知北京城尚有10万守军,加上坚固的城墙,无论如何都是可以抵挡一下的。负责城防的总指挥李邦华曾火急火燎地来见崇祯帝,原来城墙上面的士兵都躺在地上不起来,即便用鞭子狠狠地抽打,也无人迎敌。这其实也不能怪士兵们,几个月没有发饷银,连饭都没有吃,饥肠辘辘之下,谁愿意充当大明的炮灰呢?

李邦华想找崇祯皇帝商量对策,却被太监拦住了,李邦华大怒,说这都什么时候了,我们君臣还能见几面?

李邦华赶紧跑到内阁,首辅魏藻德说:“暂且等等看吧。”等什么呢?等着投降啊!这个魏藻德早就想好了投降了,李邦华只好叹着气出来了。李邦华万般无奈之下,决心最后一搏,带着御史们想登城参战,但此时一群宦官挡住他们,不让上城墙去,因为宦官们也想好了投降了,自然不准他们上城墙作战。

这就是大明亡国之时的荒唐局面,城防总指挥,连城墙都上不去。

02

崇祯带着心腹太监王承恩跑到北京城最高点的煤山上瞭望,见到整个北京城火光冲天,确信北京城已陷落。

崇祯明白,自己最后的日子要来了。

他先是跑回了宫里,让周皇后自尽。

周皇后说:“妾随陛下十八年,卒不听一语,今日同死社稷,亦复何恨?”说完就与三个儿子诀别,在坤宁宫上吊自尽。

崇祯连饮十几杯酒,然后又下令让后宫嫔妃和懿安张太后自尽。

张太后是崇祯哥哥天启帝的皇后,天启帝死后,就将其托付给崇祯。天启帝临死前是这样说的:“中宫配朕七年,常正言匡谏,获益颇多。今后年少寡居,良可怜悯,善事中宫。”

崇祯看来是不能善事张太后了。

懿安张太后,一生个性严正,甚有威望。

张太后见到外面火光冲天,想要用剑自刎,但无法下手,就选择了悬梁,宫女们不忍,将其救下,送到侧室休息。张太后苏醒过来之后,又在侧室自缢。而此时,李自成的部队已经冲进了皇宫之内,又把她救了下来。

到了晚上,张太后再次上吊自杀,这一次终于得偿所愿。

03

崇祯又赶紧让人将三个儿子:太子、定王、永王叫了过来。崇祯亲自为他们三人换上了旧衣服,并告诫他们说:“王城破,即小民也,各自逃生去吧!”

崇祯又叮嘱三人:“万一得全,来报父母仇,无忘我今日戒也。”

情况紧急,崇祯也来不及说太多,就让人赶紧送他们走,并喊了一句:“尔三人何不幸而生我家”,说完这句,崇祯哽咽不能出声,在场人员无不痛哭。

三位皇子往哪里逃呢?除了父母,最亲的就是外公周奎家了,但他们来到周奎家时,周奎却闭门不纳。

三名皇子也被太监栗宗周、王之俊出卖而成了俘虏。

送走三个儿子,崇祯回到看到坤宁宫查看周后自尽的情况,见周后已死,连说:“好、好!”。

此时,15岁的长平公主在周后尸体旁边,因为母亲的死,伤心痛哭。见到父亲过来,失魂落魄且无助的长平公主拉着崇祯的衣服,继续痛哭不止。

崇祯长叹一声:“汝何故生我家!”竟然挥剑来砍公主,长平公主左臂被砍断,当即昏死过去。崇祯以为长平公主已死,匆匆离去。

长平公主并没有死,五日之后方才苏醒过来。大清建国之后,她请求顺治让其出家,未得到允许,过后两年,因为过度思念父母而死,年仅18岁。

崇祯砍完长平公主,来到昭仁公主所在的昭仁殿。

此时的昭仁公主,年仅6岁,正是天真烂漫的年龄,却被父亲一剑杀死。

04

做完这些,已是十八日深夜,崇祯在王承恩的陪同下,来到了煤山。

明初,朝廷在景山堆煤,以防元朝残部围困北京引起燃料短缺,因此该山又称“煤山”。

每到重阳节时,皇帝必到此登高远眺,以求长生。崇祯现在来这里是处理后事,长生就不用想了,这一生就到这里了。

煤山上也并不是光秃秃的,建有楼台亭阁,崇祯就在寿星亭附近的一棵大树下上吊自杀。

王承恩也随之上吊,后人把王承恩陪葬在崇祯思陵内,以追其忠。

崇祯死的时候,头发散乱,上身穿的是一件蓝白袍子,下身是一条白锦丝绸裤子,一只脚鞋没了,一只脚穿着一只红色木鞋。

崇祯的尸体直到二十日,才被发现。

崇祯的遗体被运至东华门外,与周皇后的遗体放在一起,前来哭拜者约30来人,只拜不哭的约有60人,其余人都看了两眼就离开了。

李自成用棺材收殓朱由检夫妇的遗体,于四月初三日埋在田贵妃墓中。

大明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大明亡。

0 阅读:57

无心镜

简介:走一走,看一看,说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