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后房企利好再来袭谁将受益,能激活房地产市场吗?

环环有房 2022-11-30 14:07:14

11月28日晚间,证监会发布了房企股权融资5项优化措施,“新5条”的内容不再赘述。其代表继信贷、债券之后,被称为“第三支箭”的股权融资也已落地。而且,其速度和力度超过了预期。

众所周知,房企之所以频繁暴雷,是由于出现流动性危机,遇到了资金掣肘。如今,通过稳融资进而稳楼市的三箭已经全部发出。

久旱逢甘霖,地产股昨天的全线飘红,算是用行动向政策致意。

睽违数载,为什么非要救房企?

梳理政策,2010年4月,国务院发布的《通知》明确要求,商业银行不得对存在土地闲置及炒地行为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发放新开发项目贷款,证监部门暂停批准其上市、再融资和重大资产重组。

同年10月,证监会再出政策限制房地产上市公司兼并重组,暂缓受理房地产开发企业重组申请,对已受理的将征求国土资源部意见。

直到“第三支箭”落地,标志着已经终止12年的房企再融资通道重新开启。

近段时间针对房企的利好政策我们在之前也已经多次梳理过,可为什么政府一再要救房企?

见过了太多买房致富的案例,按照普通民众的理解和认知,房地产的畸形繁荣已经在很大程度上稀释了民众的奋斗价值和创新动力,调控应该一撸到底,让房价降到普通人都能买得起的地步。

可为什么每次调控持续没多长时间,救市的戏码就开始频繁上演呢?

这个问题,可以用2022年金融街论坛年会上央行行长易纲的话来解释,“房地产业关联很多上下游行业,其良性循环对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房地产行业究竟关联多少行业?从上游到下游,房地产行业同钢材、水泥、化工、家用装饰建材、工程机械、家具和家电等行业休戚与共。更不用说,土地财政是政府财政收入中重要支撑。

在2021年,全国土地出让金收入占一般预算内财政收入43%。

政府有了钱,包括保障性住房、教育、水利等基建在内的基础设施才能顺利推进,目前大力提倡的新基建才能落地。

所以,调控的总基调一直是“房住不炒”,是防止房子的投资属性过于膨胀,背离了其原本的居住属性,而不是把房地产彻底打入冷宫。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今年1—10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22.3%,销售额同比下降26.1%,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同比下降24.7%,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8.8%。

直接输血,并不是普降甘霖

房地产行业已经够惨了,再这样下去,硬性的着陆就会进一步阻碍经济的长足发展。

也正是基于这样的逻辑,当救市政策在需求端没有起到预期的作用之际,救房企的政策开始密集出台,“第二支箭”,“金融16条”,“保函置换”,银行的1.275万亿授信额度等等,如今更是重新开启了已经终止了12年的房企再融资。

当股权融资这个直接的融资工具发挥作用,毫无疑问会缓解房企紧绷的资金链,堪称直接输血。

这次政策涉及到符合条件的房地产企业、上市公司及上下游企业。然而,这场甘霖看上去是毫无差别地覆盖了房地产及其相关产业,但事实上呢?

关于这点,业界公认,这次政策的出台在市场信心和预期方面具有积极的信号意义,但和以往的政策一样,在实际操作中,能从再融资通道开启中受益的仍是央企国企和极少数优质的民营企业。

浙报传媒地产研究院院长丁建刚认为,房企如果还有优质和坚实的底层资产,早就通过其他途径融资了。因而实际上,已经陷入流动性危机的房企,股价和市值都很难支撑其通过股权融资。

用大白话来说,能撑到现在的房企有着其他的融资渠道,不指望股权融资,而把股权融资当作最后的救命稻草的那批房企,也没能撑到现在。

请对号入座。

而要求募集资金用于存量涉房项目和支付交易对价、补充流动资金、偿还债务等,不能用于拿地拍地、开发新楼盘等的规定,则使资金不能用于扩张,此举在国泰君安首席地产分析师谢皓宇看来,更多的是有利于中小市值央国企。

申万宏源分析师甚至列举出了部分受益房企的名单,包括保利、招商蛇口、建发和华发股份等房企。

在频繁给房企输血之后,房企的资金饥渴症有望得以缓解,但也只限于背靠大树的央企和国企,以及那些美誉度较高的民企。政策的目的是给这类房企助力,而不是对有问题的房企普降甘霖。从现在的市场表现来看,多重政策发力给市场打开了充分想象的空间,但很多房企的暴雷严重阻碍了购房者入市的步伐,而楼市回暖链条上的各个环节的表现不佳,也重创了购房者的信心。

0 阅读:18

环环有房

简介:个性角度解读地产,不一样的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