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接纳了孩子,他肯定会更加没动力或放肆躺平!

内驱力谈家教 2025-04-09 04:43:10
孩子获得“好感觉”,变得内心有能量,自主自律-心热有力! 家长把握好“分寸”,做到既给孩子接纳关爱,又给孩子引导挑战。 这是一部分人内心的担心,背后关键有两个心理。 第一,内心存在一个“误解” ——把“接纳”当了的“放任”!也就是接纳孩子就等于什么都不管了。 那样的话,他原本喜欢打游戏,现在就会更加放肆地打,原本不做作业,现在更加不想做,原本睡觉就有点玩,现在就更加晚睡…… 想想都觉得恐慌! 事实上,这两者行为相似,但内核全然不同! 真正的接纳是心态上的接受,但依旧需要进行关注,也可以进行引导(具体请参考往期文章)。 这是一个微妙的关键点!也是你首要清晰的地方。 第二,自以为是的“推理”! 因为你觉得孩子被接纳了,就没有压力了,就更加没有动力了,对吧。 事实上,如果孩子真的被接纳,他的发展一般会更好。只不过,注意过程中有个趋势的变化和节奏的把握:可能会呈现“U”型路线——前期会有下滑,后面再上升。 这是另一个微妙的关键点! 其实压力可以有,但最好满足两个前提:一是不能太大,二是不要持续太长。 一,为什么不能太大? 因为太大的压力会让人焦虑不安,产生精神问题。 但毫无压力可能让人产生世俗意义上“安于现状”或“不思进取”。 所以,压力需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 二,什么叫持续太长? 不论做任何一项事,尤其是有挑战的事,过程中都会有压力,只不过相对是短暂的,这种短暂的压力在一定程度可以帮助孩子炼就心理韧性。 但如果让孩子感受到不被接纳,产生的是恐惧,这种恐惧产生的压力是持续的,让孩子时刻紧绷不能放松,畏手畏脚,做事情的时候就会显得“胆小”和“自卑”,根本无法真正发挥实际水平。 所以真正的接纳,其实会让孩子越来越勇敢,内心越来越有动力! - 真正好的动力之源就是“好感觉”……要想从根上解决孩子不自主和没动力问题,或想跨越“知”“行”鸿沟,请私信,针对性帮你“落地” / END / 原创 | 一点老师 内驱力咨询师、健心教练、半个修行人。爱看本质、喜讲系统、力求实效
0 阅读:68
内驱力谈家教

内驱力谈家教

感谢大家的关注